新一輪醫改後 醫務人員的「鐵飯碗」終於穩了

2024年06月25日18:40:35 國際 6408

◎智谷趨勢(ID:zgtrend) | 暴雨 竹芒 黃獅虎

被稱為「史上最強」的醫藥反腐風暴,仍在繼續。

再過一個月,為期一年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就要到期收官了。但地方衛健委主任、醫保局局長、葯監局局長、醫院院長、葯企高管們恐怕仍「戰戰兢兢」。

因為,今年反腐力度絲毫不松,已有超150醫藥衛生系統「關鍵少數」被查,其中至少有19名廳官。

為何國家要在醫藥領域「雷霆反腐」,絕不手軟?

近日,國務院最新發佈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揭開重要原因。一場影響14億人的重大改革,向醫藥衛生體制的「頑疾」開刀了。

這次大動作,不僅涉及全國400多萬醫師、563萬護士的工資條,也關乎我們每一個人。

新一輪醫改後 醫務人員的「鐵飯碗」終於穩了 - 天天要聞

過去一年反腐最嚴的是什麼行業?毫無疑問是醫藥。

最高檢消息顯示,在2023年的三大重點反腐領域——醫藥、糧食購銷、金融,檢察機關一共起訴了1313人。

其中最多的,正是醫藥——580人,佔比達到44%!

你看看,查得有多嚴。

今年高壓繼續。根據中新健康的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8日,今年已有超150人被查,其中至少19名廳官!

新一輪醫改後 醫務人員的「鐵飯碗」終於穩了 - 天天要聞

這一次,醫藥反腐絕對是「史上最強」的雷霆手段。參與部門的「大擴容」,從9個增加到14個,跟醫藥教育、培訓、科研有關的教育部,和國有醫藥企業相關的國資委等都被納入進來。高校、醫藥企業、醫藥協會學會,也被納入重點考察範圍。

看看那些隱秘的貪腐行為:

在沒有攝像頭的地方碰面;

每次聯繫使用不同的號碼;

交易地點選擇兩區交接的公路;

交易全程不說話、不下車、收錢即走……

這不是《狂飆》的劇情,而是發生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人民醫院院長賀憲偉身上的真人真事。

這個平日穿戴普通、開二手車的院長,上任半年就大肆收受回扣,主動聯繫葯企索要,「不給回扣不用藥」

藏得再深,也躲不過反腐的鐵拳。事實上,就算這一場風暴過去,醫藥反腐也不可能就此止步。

因為,反腐是刮骨療毒,本身根本不是目的,醫藥事業發展還有更大、更重要的目標。

新一輪醫改後 醫務人員的「鐵飯碗」終於穩了 - 天天要聞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大動作已經來了!

6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指出了改革的方向。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

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被放在了最為醒目的位置上。

文件第一點是「加強醫改組織領導」,第二點就開門見山,直接列上了「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這在公文中是極為罕見的。全文22個要點,「三明經驗」就足足佔了5點。

每一位醫療衛生系統官員、醫院院長,都應該好好讀一讀這份文件,改革的迫切感撲面而來。

新一輪醫改後 醫務人員的「鐵飯碗」終於穩了 - 天天要聞

這裡頭,非常關鍵的一條要求是:

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

文件指出:

嚴禁向科室和醫務人員下達創收指標,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藥品、衛生材料、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鈎

也就是說,醫生不允許既當白衣天使又當「金牌銷售」了,收入必須和業務脫鉤。

身穿白大褂的基層醫護,想必會輕鬆不少。

為什麼這一條如此重要,甚至可能是「破局」大招呢?因為收入分配製度,關係醫改全局。

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權威醫改專家李玲就曾表示,「醫療腐敗其實是創收連在一起」。公立醫院90%以上的收入都來自業務營收,來自財政的部分大概10%都不到。

這樣一來,現實中就容易出現這種情形:

醫院成了企業,院長成了老闆,醫生成了打工人,都盯着創收。

基層醫護,反而成為了壓力最大的一頭。為什麼有的醫生,動不動就讓病人去拍B超、做CT?

因為醫學影像、醫學檢驗科,這些都是醫院最「吸金」的項目。HIA《中國醫院成本報告》中提到,超聲診斷以高達130%的成本收益率位居前三,已然成為了醫療機構「最賺錢」的收費項目之一。

如果體制不改革,像這樣的現象就很難從根子上,完全杜絕。

新一輪醫改後 醫務人員的「鐵飯碗」終於穩了 - 天天要聞

那麼,如果改革繼續深入推進,以後醫務人員工資可能會有怎樣的變化?

我詳細讀完這份文件,並結合三明醫改經驗,綜合分析的結論是:

如果改革順利推進,那麼醫生群體可能要逐步實行全員崗位年薪制,甚至要年年漲工資了!

這應該是一個明確的改革方向。

為什麼呢?答案同樣在「三明醫改經驗」上。

2013年起,三明市就在22家縣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醫師(技師、臨床藥師)實行了目標年薪制,當時醫師年薪按照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2~3倍來確定,並不算很高。

但是,三明在推動年薪制改革之後,醫護群體很快就開始工資穩步增長,效果立竿見影。2021年,三明市就曾曬過一次全市醫務人員年薪,展示改革成果。

數據顯示,2019年三明全市12家總醫院:

工資總額14.06億,是改革前2011年的3.68倍

院長平均年薪39.84萬,是2011年的4.04倍

醫師平均年薪16.5萬,是2011年的2.92倍

在崗職工平均年薪12.52萬,是2011年的2.97倍

新一輪醫改後 醫務人員的「鐵飯碗」終於穩了 - 天天要聞

就在最近,《三明日報》又披露,全市2022年的醫院工資總額已經提高到了20.44 億,平均年薪提高到了20.11萬!醫生最高年薪達到 58.28 萬。

才短短三年時間啊,工資總額又提高了45.4%,在崗職工平均年薪躍升60.6%,一舉突破20萬。

這樣的工資漲幅,簡直秒殺互聯網大廠、高科技企業!

要知道,三明市只是福建的一個普通地級市,經濟總量不過3千億,放在全國城市中連前100名都進不了。通過醫改,卻能實現這樣的工資增長「奇蹟」,那麼長三角、珠三角的大城市,該有多大的潛能呢?

像這樣惠及廣大醫護群體的改革,哪個醫生、護士、藥師、技師、行政後勤會反對?

肯定是舉雙手贊成啊。

新一輪醫改後 醫務人員的「鐵飯碗」終於穩了 - 天天要聞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新的醫改方向如此有吸引力,為什麼遲遲沒有推廣?

中國為什麼沒有出現更多的三明市?還要逐步試點、慢慢吸收,自上而下地大力推進呢?

毫無疑問,有阻力。

要知道,三明市醫改後,醫護人員的工資是怎麼漲上去的?用一句話概括,是——「騰籠換鳥」。

三明醫改的本質,就是:

把藥品耗材的虛高價格打下去,為合理提高醫療服務價格騰出空間

其基本原則是,將藥品耗材降價騰出總額的70%~80%轉化為醫院的服務性收入,20%~30%用於惠及百姓。

簡單地說,就是不斷地降低葯價、耗材費用,同時有原則、有計劃地提升醫療服務價格,同步調整醫保政策,不能增加患者負擔:

藥品降低的費用,大部分逐漸轉移到手術費、護理費、挂號費等醫療服務費,從「以葯養醫」變成「以技養醫」。

到2021年,三明市足足搞了8次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幾乎年均調一次。醫藥價格砍下來,加成慢慢取消,而醫療服務價格逐步提上去了。

表面上看,醫院收入平穩,變化不大,但背後的收入結構,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醫務性收入佔比從18.37%,提高到41.46%

藥品耗材收入佔比從60.08%,下降到32.51%

醫務人員收入增加了,患者個人負擔減輕了。甚至連醫保基金都扭虧為盈了!從改革前的虧損,變成連續8年保持盈餘。

誰的利益受損了呢?藥品和醫療耗材企業。

改革前,三明市的藥品耗材收入(也就是患者的藥品耗材支出)為10.15億,到了9年後的2020年,這一收入仍然僅有10.23億元,漲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意味着,那一群在三明市醫院之間奔走忙碌的醫藥代表、銷售員們,這9年業績就是「零增長」啊。

說到這,大家應該明白,醫改動了誰的蛋糕?

主要就是葯企、醫療耗材企業,尤其是某些不走正道、鑽營苟且的企業和銷售群體——通過不公平、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拚命將藥品和耗材推銷給醫院,推高不合理治療費用的「寄生蟲」們。

而他們牢固的同盟軍,正是醫療衛生系統內大大小小的腐敗分子。

看看在這一場轟轟烈烈的醫療反腐進程中,那一個個被陽關照亮的隱秘角落吧:

——有貪官收下100套房子、100個車位,總價值高達八千多萬元。

——有貪官一台器械就吃下1600萬元的回扣,而這台直線加速器原本的進口價才1500萬元,相當於是買一台「吃」一台。

——有貪官買房找葯企,開咖啡廳找葯企,女兒結婚找葯企,打牌欠了債也找葯企,慾望成了「無底洞」……

你能指望他們支持醫改,打掉葯企的利益?你能指望他們來推動改革?

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更難。

從這個角度來講,反腐和改革的協同推進,絕對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妙招。

如果不是這一場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醫療反腐、系統治理,恐怕還難以讓這些腐敗分子快速現出原形。

目前,隨着反腐的深入,中國醫改的步伐,也在穩步推進。

今年2月,國家衛健委發佈的信息顯示,近年來,公立醫院衛生材料收入、藥品收入占醫療收入比例正在降低,而醫療服務收入佔比則在提高。

圖源:《2022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家監測分析情況》

不過,變化幅度並不算大。

接下來,內蒙古、浙江、四川等3個省份,以及唐山、蘇州、廈門、贛州、樂山等5個城市,將開展醫療價格服務調整試點。

期待這樣的試點儘快鋪開,讓更廣大的醫護人員和患者享受到醫改成果。

新一輪醫改後 醫務人員的「鐵飯碗」終於穩了 - 天天要聞

醫改為什麼難?

也許難點就在於,政府是否有決心,真正重新建立公立醫院的投入機制、運行機制和分配製度。

此時此刻,我想起2013年陳竺卸任衛生部部長時,有人問他:醫改像不像在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他說不是,「因為戰爭總有結束的那天」。

我的理解是,醫改作為惠及14億國人的重大公共事業,追求更好,應當永無止境。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呼籲美國總統拜登辭職 - 天天要聞

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呼籲美國總統拜登辭職

6月28日消息,美國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呼籲政府成員罷免美國總統喬·拜登。白羅斯理想社對此進行了報道。 美國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表示,這需要援引憲法第25條修正案。它管轄國家元首喪失行....
真正的便民助農!博白物流做到了! - 天天要聞

真正的便民助農!博白物流做到了!

以前,村民們領取快遞的過程十分繁瑣且不便。他們需要先搭乘交通工具到鎮上,然後在快遞點排上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隊伍,只為拿到一家快遞公司的包裹。這樣的流程不僅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時常因天氣原因(如雨天)給村民帶來不便,有時甚至會讓衣物被淋濕。
通道隴城鎮紮實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 天天要聞

通道隴城鎮紮實做好防汛救災工作

懷化日報全媒體訊  連日來,通道侗族自治縣隴城鎮遭受了多輪強降雨侵襲,土壤含水接近飽和狀態,地質災害風險顯著上升,防汛救災形勢異常嚴峻。隴城鎮黨委政府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幹部群眾聚合力,全面摸清風險底數,紮實有序開展防汛救災工作,確保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堅持黨建引領,築牢組織防汛堡壘。嚴格落實領導、...
【「6·26」國際禁毒日】西充公安邀您共築禁毒防線 - 天天要聞

【「6·26」國際禁毒日】西充公安邀您共築禁毒防線

在第37個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為強化轄區群眾對毒品危害性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全民禁毒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抵制毒品的良好氛圍,6月26日上午,西充縣禁毒辦聯合縣公安局、縣檢察院、團縣委、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各社區禁毒專干在紀信廣場開展以「昂首奮進新征程 譜寫無毒新
河南法院典型案例在全國獲獎! - 天天要聞

河南法院典型案例在全國獲獎!

2019年9月,被告人王某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向陳某販賣三唑侖、咪達唑侖等。2021年3月至4月間,王某介紹徐某(已另案判刑)通過網絡,向李某育(已另案判刑)採取從境外郵寄的方式以1500元的價格購買三唑侖,以3000元的價格購買咪達唑侖針劑10支,重30
約旦黎巴嫩兩國外長就黎南部局勢問題通電話 - 天天要聞

約旦黎巴嫩兩國外長就黎南部局勢問題通電話

當地時間6月28日,約旦副首相兼外交與僑務大臣薩法迪與黎巴嫩外長哈比卜通電話,討論黎巴嫩南部局勢發展。薩法迪警告,以色列對加沙的襲擊可能擴展到約旦河西岸和黎巴嫩,危及整個中東地區。他強調國際社會應立即行動,在尊重黎巴嫩邊界和主權的基礎上,緩解黎以邊界的緊張局勢,並遵守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尤其是第1701...
美國白宮向國會提交額外40億美元資金申請用於災難需求 - 天天要聞

美國白宮向國會提交額外40億美元資金申請用於災難需求

據央視記者消息,當地時間6月28日,美國白宮向國會提交了一份緊急補充資金申請,尋求額外4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災難需求。美國白宮預算辦公室主任莎蘭達·揚(Shalanda Young)表示,其中將有3300萬美元用於補充陸軍工兵部隊在今年3月份「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倒塌後用於清除巴爾的摩港橋體殘骸的資金,還將有795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