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王德福:避免「創新內卷」成為社區新型負擔

2024年06月25日12:40:27 國際 8656

在全國各地貫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熱潮中,如何建設人民城市,成為居於其間的人們共同關心的話題。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王德福長期關注中國基層治理,他在最近出版的新書《群眾的時代:社會轉型期的城市基層治理》(東方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中聚焦社區群眾工作的實踐,涉及社區治理中的老舊小區改造、綠化、停車位、高空拋物、垃圾分類、青年返鄉等現實問題。

他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認為,如今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已發生關鍵變化,社區建設的思路和工作方式需要更加務實,識別出群眾的真需求,避免「創新內卷」成為新型負擔,與此相關,社區工作考核制度也應有助於服務這一變化,而不是相反。

專訪|王德福:避免「創新內卷」成為社區新型負擔 - 天天要聞

《群眾的時代:社會轉型期的城市基層治理》書封

澎湃新聞:《群眾的時代》一書主要探討了社區建設與群眾工作的密切關係,在你看來,動員群眾為什麼難? 

王德福: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社會發生了巨變。都市社會的個體化趨勢明顯,高度自我化,生存競爭日益殘酷,工作生活邊界漸模糊,都市人的精神倦怠與社交逃避越來越普遍,居住和生活空間中不被打擾的「休息權」就成為壓倒一切的需求。同時,即使是小區事務也越來越複雜化、專業化,也形成了一定的參與門檻。主客觀條件都不利於普通人關注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

另一方面,社區基層組織的群眾動員方式不夠與時俱進。動員方式仍延續比較傳統的做法,如搞居民活動、送溫暖等,顯得過於機械化,並不完全適應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很多社區活動和社區服務,看起來做了不少,大多只是滿足了居民的個體需求,難以轉化為社區公共精神。

澎湃新聞:有效地動員和組織群眾力量的關鍵是什麼?

王德福:要改變群眾參與越多越好的執念,接受群體分化和參與不平衡這個基本現實。日常狀態下,大多數人低度參與或弱參與即可,比如按時繳納物業費、遵守業主公共規約。這是大多數人可及的參與底線。重點是識別和動員關鍵群體、積極分子,他們深度參與或強參與,代表大多數人管好社區公共事務。在少數重大公共事件上,比如選舉積極分子集團等,動員大多數人參與。這或許是都市社會的群眾動員辯證法。

澎湃新聞:居民的工作生活好像很少跟社區居委會產生交集,那麼,社區如何才能獲得居民的信任呢?

王德福:我認為這方面存在一個不等式:100次社區活動產生的群眾動員效果,不如解決1個群眾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要從過去上門入戶噓寒問暖的互動型信任建立方式,轉變為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事件型信任建立方式。當然,這裡所說的解決問題,並不是說社區單槍匹馬直接去解決,有的需要組織群眾一起,有的需要政府相關部門支持,形成合力。

澎湃新聞:你在書中提到,有的小區業主積極搞小區自治,至今仍被有些地方看作「添亂」;有些地方的政府搞活動,搞小區改造,多數群眾冷眼旁觀。在社區工作中,如何處理好政府主導和群眾自治的關係,實現良性互動?

王德福:小區會「出事」,業主要自治,我們要用積極和辯證的心態看待和迎接它。每一次事件,都是群眾公共意識覺醒的機遇,也是社區動員和教育群眾的機遇。社區治理和群眾動員不怕「有事」,就怕「無事」。

政府生怕社會「出事」,其結果就是,有時候政府「做事」,群眾冷眼旁觀。因為這些事務與群眾的實際需求有距離,也沒有真正將這些事務轉變成群眾的責任。

比如,我們搞「創城」,小區是重點。說到底,小區環境衛生等是居民付費形成的「俱樂部產品」,小區環境狀況理應由付費情況和物業管理水平決定。但是,「創城」試圖抹殺這種內在差異性,於是就會出現政府親自「下場」,整治「落後」小區的情況,居民自然樂見其成,反正他們不需要額外付費卻能享受更好的環境。即使他們「擺爛」,政府也會來收拾爛攤子。

再比如,老舊小區改造問題。涉及市政管網系統和技術化專業化程度高的環節,可以標準化解決。但是,像「綠改停」(綠化改停車位)、公共設施優化等涉及空間利用的事務,還是應該讓居民自己商討決定。改與不改,改多改少,如何改,讓居民去討論、爭論,甚至吵得不歡而散、無果而終,過程甚至比結果更重要,即便最後達不成共識也不要強制改造。如果一個小區達不成共識,就暫時不改,其他小區達成共識後改造成功,會形成示範效應,刺激他們重新討論,最終達成共識。這個過程可能比較漫長,需要有耐心。

然而,老舊小區改造通常通過整體打包招投標的方式進行,有工期要求,限制了群眾的討論時間。招投標方式要求幾個月內完成工期,無法給群眾足夠的討論時間。老舊小區改造方式需要改變,要給群眾動員和參與更多時間和空間。

澎湃新聞:其實這是政府服務和群眾需求之間的一種錯位,社區裏面的需求可能沒有被管理者識別出來。這種錯位其實已經存在了很久了,這是什麼原因?

王德福:主要是自下而上的需求識別和信息反饋通道不夠暢通,許多「好事」只是自上而下的一廂情願,並不是真正貫徹群眾路線產生的決策。

如何改變?還是要從政府自身做起。「為人民服務」的政治倫理與具體服務的政策措施之間,必須增加社區化的需求識別和信息反饋環節。需求的正當性、服務供給方式和效果等都應該通過社區組織群眾充分討論決定,而不是由第三方來決定。缺少中間環節,將政治倫理直接具體化為政策措施,就容易出現政府責任泛化、供給低效甚至錯位等問題。

澎湃新聞:近年來,由愛好、興趣等趣緣關係組建的社群日益興起,你如何評價這種「趣緣性組織」對於社區建設的影響?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注意,有時社區可能會注意到這些興趣愛好組織的存在,並試圖迅速將其納入社區治理的過程,有時會適得其反。

王德福:我非常樂見於各種趣緣組織的蓬勃興起。在我看來,趣緣社交可能是都市人最主要的社交方式,它可能不僅限於小區或社區,還可以面向整個城市。趣緣社交當然不是完美的,尤其從社會整合角度來看的話。但必須正視的是,它正在重塑中國社會傳統的以血緣、地緣或者業緣聯結和整合起來的基層社會形態。

趣緣社群對社區治理的意義是什麼呢?它實際上是一種社會識別機制,識別我們身邊的積極分子。在小區內的趣緣社群中,人們通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可以發現某個人是否有某些專長,是否公道正派,是否有公共精神。積極分子的識別機制還有其他形式,趣緣社群不是唯一的,不過比較有效率。

但是,正如你提到的,有時候社區對趣緣組織期望過高,總想過度利用,希望建立一種互惠甚至交換關係。我覺得,社區還是持相對超越的心態比較好,不要太功利。在《治城》一書中,我曾分析過一個趣緣組織被社區「收編」後出現意外後果的案例。趣緣組織的生命力就在於其群眾性和自發性,這是根本。

澎湃新聞: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大城市的街道都開設了微信賬號,但運營效果參差不齊。據你觀察,互聯網時代的社區工作需要注意哪些變化?

王德福:我同意你的評價。面向居民的基層政務公號運營效果不佳,主要在於承擔了過多宣傳功能,其信息價值有限,導致那些有價值的活動信息、安全提示等傳播效果也不好。有些政務公號背後的運營部門還向基層攤派閱讀點贊等任務,極大損害了其作為信息媒介的嚴肅性和公信力。

疫情發生後,社區普遍建立起網格群、樓棟群等各種居民微信群,但活躍度大多無法同業主自發形成的微信群相比。為什麼?因為這些群大多淪為通知群,成了新型的「大喇叭」。業主群則不同,它是表達和互動的平台,是意見廣場。社區工作者在管理居民群時,還普遍存在怕麻煩心理,自由發言受限,缺乏回應和互動。業主群是個嘈雜的意見廣場,看起來比較亂,免不了有過激言語,但其意義正在於意見的真實自由表達。

在這個面對面互動稀缺的陌生人社區中,線上平台不能只是「大喇叭」,它更應該是線上的「街頭巷尾」、「議事大廳」。訴求在這裡真實表達,真理在這裡愈辯愈明,社區在這裡直面群眾,群眾在這裡認識彼此。這是互聯網時代社區工作者踐行群眾路線的好機會。

當然,線上平台也有其局限性。自由表達往往伴隨着不負責任、意氣之爭,甚至並不利於達成共識。在這一點上,線下面對面互動的優勢是難以被取代的。 

澎湃新聞:針對城鄉結合部的社區,你把它們歸為「城郊社會」,既不同於鄉土社會,也不同於都市社會。人們印象中,中國郊區的景觀沒有城市裡那麼整潔洋氣,城郊社會有什麼主要特點?

王德福:中國的城市郊區與西方有很大差異。歐美國家的城市郊區是逆城市化的產物,中產精英從內城逃離,追求更舒適的居住環境。中國的城市郊區,主要是城市化的產物。在城市近郊區,形成了一個環繞中心城區的過渡地帶,其社會特點是活力強、流動性高。

城郊社會有兩大社會群體。一個群體是原住民,即原來的村民,洗腳上樓。原住民的城市化通過代際傳遞完成:中老年一代居住在安置小區,年輕一代則多半會前往中心城區。通過家庭這個微觀社會支持網絡,城郊社會與中心城區的都市社會建立起緊密聯結。另一個群體是剛需群體,大多是「新市民」。一部分是外來農民,另一部分是剛進入城市的年輕人。新市民群體通常流動性高,暫時在郊區落腳,積累足夠經濟資本後可能會遷往中心城區,實現更高質量城市化。

近年來政府開發的郊區新城略有不同,有些郊區新城以改善型居住功能為主,有些則是新興產業為主,吸引的大多是有實力享受高質量城市化的群體,他們與中心城區也存在密切的經濟社會互動。

中國的城郊社會不是階層分化甚至社會隔離的產物,而是社會流動譜繫上的一環。在這裡,各類群體同樣可以基於生活需求結成一種區域性生態系統。中產搬到郊區後需要生活服務,而住在郊區的外來農民和本地原住民可以提供這些服務,形成經濟和社會的良性互動。不同社會階層和群體之間有差異但無隔離。

澎湃新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小鎮、城郊作為生活工作場所。你如何看待這一群體的發展空間和需求訴求?社區如何與他們更好對接互動?

王德福:我將這種選擇稱為「戰術退卻」和「戰略進取」。在戰術上,年輕人暫時從生活壓力大、競爭激烈的大城市退卻一下,但並不意味着戰略上放棄了向上流動的目標。

無論是「內卷」還是「躺平」,都會形成一種社會結構和生態。選擇戰術退卻的年輕人回到小城市或郊區後,也會形成一種相應的秩序和生態。他們有特定的生活消費需求,市場會自發地形成面向這些需求的經濟模式。這種「退卻」和「進取」還是應該交由社會與市場自發去調節,有句話叫「北上廣放不下肉身,小城市放不下靈魂」,年輕人需要試探和摸索,政府不宜直接干預,比如鼓勵和引導年輕人返鄉創業。小地方經濟機會有限,且產業生態有局限性,盲目湧入存在很多風險。比如高度同質化的創業潮,都去開的網紅奶茶店或咖啡館,導致大多數創業失敗。

至於說社區可以為這些年輕人做什麼,我覺得能做的可能有限。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政府和社區往往見不到他們,搞就業培訓或其他什麼服務,不能說完全沒效果,效果終究有限。一定要做點什麼的話,那就「兜好底」吧,在社區層面盡量為他們增加一些趣緣社交機會,當生活出現問題得不到保障時,及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

澎湃新聞:社區工作隊伍是社區建設的基礎,你在書中記載了很多社區工作者的困惑。你對於社工人員的選拔和培養有何建議?

王德福:社區工作者不僅僅是政策執行者,還承擔組織、教育、改造群眾的功能。400多萬社區工作者是黨和政府在群眾身邊的人格化代表,是群眾生活的組織者,是小巷裡的政治家。

社區工作者的選拔應注重專業性與社會性的結合。專業性方面,社區工作者需要了解法律和政策,具備一定的學歷和學習能力,掌握辦公技能和新技術操作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與群眾打交道的能力,這與學歷、年齡關係不大,更需要一定的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因此,選拔社區工作者時,應注重選拔具有這些特點的人。

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理想結構是「老中青結合」。資深社區工作者經驗豐富,更擅長解決問題,做群眾工作得心應手。年輕社區工作者是現在的招聘重點,他們專業能力相對突出,但缺乏生活經驗與社會閱歷,群眾工作能力薄弱。目前,最缺乏的是中年工作者,他們的入職渠道不夠順暢。一些社區出現幹部隊伍斷層,老的老,小的小,缺乏中間層。

中間層從哪來?我有個社區工作者群體的區分,一類是初次就業群體,主要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擁有學歷和知識優勢,但穩定性差,流失率高,許多人只是將社區工作作為職業過渡,缺乏長期職業認同自然就無法成長起來。另一類是職業轉型群體,這些人通常已有家庭,多在30-40歲之間,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和社會經驗。他們到了特定年齡段,需要重新考慮職業與家庭平衡時,可能選擇職業轉型,其特點是職業忠誠度更高,更容易適應群眾工作。我認為,職業轉型群體應成為中堅力量的主要來源,是「老中青結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要讓選拔標準更加靈活,應放寬年齡、學歷等硬性門檻。打破那些阻礙職業轉型群體加入社區工作者隊伍的制度壁壘。

我還想強調的是,要充分釋放社區工作者的價值激勵優勢。社區工作者的職業待遇固然重要,但這份職業更根本的優勢在於其可以提供勞動價值和意義。在勞動普遍異化、工作難以產生意義的時代,社區工作所具備的價值激勵就成了稀缺品。社區工作是與千家萬戶打交道,是與真實生活打交道,工作與生活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融的、相互成就的,是可以直接獲得來自群眾和社會的價值反饋的。許多社區工作者通過與群眾長期打交道,逐漸變得更為溫和有耐心,甚至提高了個人修養和處理家庭生活的能力。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係是現代職業群體面臨的普遍挑戰,社區工作這份職業卻具有平衡二者關係的天然優勢,關鍵在於釋放這種優勢,某種意義上,這比單純提高物質待遇更重要。

如何釋放?就是要把社區工作者從繁雜的無意義的形式主義工作中解放出來,從績效考核制度中解放出來,有不被考核的「無效空間」。考核指標之外的冗餘,是社區工作者可以兼顧家庭的職業福利、是社區工作者「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群眾工作時間。須知僅靠物質激勵是解決不了社區工作者獨有的職業問題的。

澎湃新聞:從2021年的《治城》到今年的《群眾的時代》和《中國式社區》,從研究者的角度看,你對中國社區的治理之道有哪些更深的體會?

王德福:《治城》描述的基本是2019年之前的情況,那時候到社區調研,社區工作者們也說很忙,也說資源不足,但相比現在,那時候的情況還是比較輕鬆的,事情沒有那麼多。

2020年的疫情確實是社區發展史上的轉折點。各方面對社區更重視,資源投入更多,最直觀的變化,社區工作者的待遇提高了。與此同時,社區工作確實更忙了,而社區工作者的職業成就感反而相對下降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資源投入,沒有帶來相匹配的治理效能提升,也沒有提升社區工作者的職業成就感?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這也正是中央正在大力推動的為基層減負所針對的「小馬拉大車」問題。其實,這些年,社區這匹「小馬」確實「肥」了一些,但小馬增肥的速度跟不上大車負重增加的速度。中央希望通過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讓「小馬」變得更「肥」一點,讓車子變輕一點。我建議,減負在精簡一些形式主義任務的同時,也能優化面向社區工作的考核制度。減負既要治標,更要治本。

我觀察到還有一個很大變化是創新內卷。這些年,政府各種創新要求和考核、各種民間機構搞的社區治理創新案例評選越來越多,然而,絕大多數創新都變成了「詞」的創新、概念的創新。創新異化成了包裝與策劃,與實際工作「兩張皮」。當創新變成話術以至詞窮,當創新成果無法助益於實際工作,就變成內卷而且懸浮,成了新型負擔。

相比之下,過去的創新儘管當時看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不少是有實質內容的。就像我在《治城》中提到的居站分設,儘管我對其並不贊成,但不能否認創新的勇氣。當然,這也與當時社區治理體系還處於成型階段有關。現在的所謂創新,拂去五光十色的概念外殼,實質上卻大同小異,也很少觸及我所認為的主要矛盾。現在的社區治理越來越失去地方性和差異性,變得千人一面。我不認為這是符合社區治理規律的好事。

更大的變化是黨建引領。將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同提升社區治理效能相融合,成為當前城市社區治理的重中之重,《群眾的時代》討論了很多這方面的實踐探索。我認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到了轉型升級階段,第一階段完成了組織體系和制度架構建設,下一階段就要將其轉化為治理效能,也就是群眾動員和組織能力。

這些年在各個城市調研,我深切感受到,居住小區的業主自治已成為基層群眾自治最活躍的領域,這是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轉型升級面臨的挑戰,更是時代機遇。這是一個需要群眾行動起來共同締造美好生活的時代。中國式社區治理之道最核心的一點,就是黨的群眾工作傳統。社區基層組織真正與群眾打成一片,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將分散的群眾組織起來,把小區管理好、維護好,建設成幸福家園。我在《中國式社區》里提出,社區將來的理想形態,或許就是這樣的一種社會治理共同體。對此,我充滿信心。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創新高! 「618」期間青島攬投快遞包裹超2.62億件 - 天天要聞

創新高! 「618」期間青島攬投快遞包裹超2.62億件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正拓 通訊員 丁超 記者從青島市郵政業安全中心獲悉,該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5月20日至6月20日,青島市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遞包裹2.62億件,攬收快遞包裹1.13億件,同比增長19.83%;投遞快遞包裹1.49億
以色列放行19名兒童離開加沙就醫 - 天天要聞

以色列放行19名兒童離開加沙就醫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以色列負責處理巴勒斯坦民事問題的軍方機構27日說,以方已同意19名兒童及其陪同人員共計68人離開巴勒斯坦加沙地帶,前往埃及就醫。這是自5月初以來,以方首次准許巴方人員撤離加沙地帶就醫。 5月8日,醫護人員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一處醫院轉移受傷的兒童。新華社發(里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
阜陽師範大學黨委原書記劉樹生一審獲刑10年零3個月 - 天天要聞

阜陽師範大學黨委原書記劉樹生一審獲刑10年零3個月

據安徽紀檢監察微信號消息,6月28日,宿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阜陽師範大學黨委原書記劉樹生受賄案作出一審公開宣判,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10年零3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65萬元;對其受賄犯罪所得及孳息予以追繳,上繳國庫。經審理查明:被告人劉樹生利用擔任太和縣倪邱鎮鎮長、太和縣副縣長,潁上縣縣長、縣委書記,阜陽市副...
西昌電力開展2024年應急保供電實戰演練 - 天天要聞

西昌電力開展2024年應急保供電實戰演練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重要論述,落實省、州防震減災專題會議精神,西昌電力立足地震防範和應對處置實際情況,於6月26日開展了「地震應急保供」無腳本實戰演練,進一步磨合指揮機制,鍛煉....
駐成都總領事館開館次日接受專訪 巴西駐華大使高望:選擇成都,是一個戰略性決定 - 天天要聞

駐成都總領事館開館次日接受專訪 巴西駐華大使高望:選擇成都,是一個戰略性決定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攝影報道6月27日,巴西駐成都總領事館開館,領區範圍包括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雲南省和陝西省,這是巴西在我國內地設立的第三家領事機構。為什麼選擇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未來合作重點是什麼?6月28日,開館儀式的第二日,巴西駐華大使高望和首任巴西駐成都總領事塞薩爾·阿馬拉在成都接受了記者采...
韓國最大在野黨黨首李在明宣布請辭,意在連任的他會有競爭對手嗎? - 天天要聞

韓國最大在野黨黨首李在明宣布請辭,意在連任的他會有競爭對手嗎?

近日,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辭去黨首職務。此後,共同民主黨宣布將於8月18日舉行全黨大會,選出新一任黨首。在新任黨首選出之前,該職務暫時將由共同民主黨黨鞭、院內代表朴贊大兼任。李在明的任期本應到今年8月。連任在野黨黨首幾無懸念宣布辭職後,當被問及是否參加新一任黨首競選時,李在明表示,在民眾和...
拜登特朗普首場總統辯論,兩人沒握手;中國追回青銅甬鍾等14件文物 - 天天要聞

拜登特朗普首場總統辯論,兩人沒握手;中國追回青銅甬鍾等14件文物

拜登和特朗普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6月27日,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在亞特蘭大參加2024年總統選舉第一場辯論。該辯論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主辦,辯論時間約為90分鐘。此前,拜登宣布不會參加由兩黨總統辯論委員會組織的傳統電視辯論,而是與特朗普一起參加由新聞機構主辦的兩場總統辯論。第二場辯論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