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內閣成員『最後通牒』或將刺激內塔尼亞胡『鋌而走險』」

2024年05月20日13:20:57 國際 8041

  當地時間18日晚間,以色列戰時內閣成員本尼·甘茨發表電視講話,要求總理內塔尼亞胡領導的現政府在6月8日之前就與加沙局勢相關的多項議題提出解決方案,否則他將帶領其政黨退出政府。

  甘茨在講話中要求內塔尼亞胡就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達成共識,明確加沙戰後治理、以色列遭扣押人員獲釋、以色列北部局勢緩和、與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戰時內閣成員『最後通牒』或將刺激內塔尼亞胡『鋌而走險』」 - 天天要聞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隨後回應稱,甘茨選擇「向總理髮出最後通牒,而不是向哈馬斯發出最後通牒」,甘茨方面提出的要求將損害以色列,他設定的條件「都是過時的話,其含義很明確:戰爭結束、以色列失敗、放棄大部分人質、哈馬斯完好無損、建立巴勒斯坦國」。

  以色列執政聯盟內部多位極右翼成員也指責甘茨正在分裂以色列政府。

「戰時內閣成員『最後通牒』或將刺激內塔尼亞胡『鋌而走險』」 - 天天要聞

  △《福布斯》雜誌網站報道截圖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子昕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分析指出,當前以色列戰時內閣內部還未對加沙戰後治理的具體方案形成共識,而總理內塔尼亞胡為了穩定執政聯盟,不斷對極右翼政治力量做出更多妥協,這導致了戰時內閣內部矛盾大爆發。

  以色列戰時內閣中三位關鍵人物,除了內塔尼亞胡,國家團結黨主席甘茨和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都主張從加沙有序撤出,不應長期在加沙實施軍事佔領。他們擔心在加沙的佔領會消耗以色列過多資源,招致國際社會的集體反對。更關鍵的是,這種做法不能真正實現以方預先設定的清剿哈馬斯的戰略目標,反而會引發更多的非傳統安全風險,以及來自周邊阿拉伯國家更多的敵意。

  內塔尼亞胡的立場更傾向於其執政聯盟中的極右翼勢力:不徹底清剿哈馬斯,絕不終止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這主要是因為當前執政聯盟十分脆弱,一旦失去極右翼的支持,內塔尼亞胡隨時可能失去總理的位置。

  李子昕認為,雖然政治分歧和矛盾是以色列政治格局中的「常態」,但在當前巴以衝突持續的背景下,如果戰時內閣破裂,將意味着以色列內部政治矛盾進一步公開化,或將導致以色列在加沙軍事行動的問題上「更激進」。

  以色列國內政壇長期震蕩。自2019年以來,4年內5次舉行大選,最終內塔尼亞胡勝出,憑藉與極右翼的聯盟再度出任以色列總理,但是這沒有平息以色列內部的分歧。從內塔尼亞胡上任伊始,針對他本人和執政聯盟的各種抗議示威活動從未停歇。

  如果甘茨領導的國家團結黨退出緊急聯合政府,就意味着以色列國內政治矛盾的進一步升級和公開化。

  以色列國內各方在加沙戰後安排問題上的分歧正越發嚴重,內塔尼亞胡不得不騰出更多精力加以應對。為了爭奪國內政治優勢,不排除內塔尼亞胡政府會加緊對拉法的軍事行動,力求儘早實現軍事目標,以此贏得國內民眾對其強硬路線的支持,而這將給加沙帶來更大的安全風險和不確定性。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陳濛 董晶晶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