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名副其實的中東「富豪」,沙特阿拉伯的投資,不免吸引了各國的目光。但對於沙特來說,在經歷過種種考驗後,中國無疑是最其值得信賴的夥伴。於是,沙特近期又找上中國,且開口就是大手筆的石油合作。
(阿美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納賽爾)
一、 中國廣闊市場,吸引了沙特關注
近日,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再次對中國的石油市場表達了殷切的期待。按照阿美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納賽爾的話來說,就是阿美公司正在尋求進一步與中國合作的機會。
要知道,「頭頂一片不,全球我最富」,就是外界對於沙特的普遍印象。因此,無論是基於沙特在中東的重要地緣政治因素,還是豐富的油氣資源因素,中美俄三國的目光都看向了沙特,想加強與沙特的關係。
尤其是美國,近些年來隨着其在中東影響力的縮小,「重返中東」或者是強化中東部署,很可能是下一步走向。那麼,在此背景下,沙特為何獨獨看好我國的投資市場呢?想來,這絕不是偶然,背後的緣由大概可以分為兩點。
(沙特國家石油公司)
第一點,去年3月份,在中方積極斡旋伊沙世界大和解後,沙特對我國的回報,主要體現在中沙合作上。具體來說,就是沙特通過以溢價近九成入股中企、以及與多家中企設立合資公司等方式,對華豪擲千金,總投資額增加了1000億人民幣以上。
那過去了一年後,沙特如何看待中國市場呢?換句話來說,「在商言商」,沙特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得到了回報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如果沒有收益,那沙特不可能會繼續全面押注中國。因此,沙特此次尋找進一步與我國合作的機會,就是因為清楚當前的國際形勢,以及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
(沙特石油)
二、 中沙合作,是合則兩利
第二點原因,即是源於沙特國家的現狀。對於沙特而言,隨着美國岩頁氣,以及美國原油不斷擴大市場,加之新能源產業的崛起,可以說在未來可再生能源和綠色能源,取消化石能源,只是時間問題。
換言之,以原油為國家主要經濟命脈的沙特,在未來很難確保不會發生不利的預測。在此背景下,沙特「居安思危、提前布局」,提出了「2030年願景」經濟多元化計劃的支柱,其中第一個目標,就是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實現能源轉型。
但目標明確後,這一願景如何達成呢?沙特剛開始並不明確,但是可以確定的一點是美國幫不上什麼忙,且在持續消耗沙特原有的利益,而與之相反,中國則給沙特打開了合作的大門。
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和沙特的合作,絕不僅限於直接的資金投入,而是更注重通過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推動雙方務實合作。因此,沙特的目光,停留在了中國身上。
(沙特石油產業面臨轉型)
對於中國來說,沙特的巨額投資,起碼有三重利好。第一,在全球經濟前景處於下行階段時,中方一直在尋找擴大外資,這時候沙特的大手筆投資,無疑會起到一個正向作用,促使更多國家前往中國投資。
第二,沙特順利投資,就相當於沙特每天對華提供了近50萬桶石油,這對我國的能源安全保障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要知道,前不久,美國方面還在叫囂稱,要對華實施戰略石油禁令。
第三,沙特對華投資,可以促進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帶動先關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基於以上三重好處,可以說中國與沙特的投資,即是「雙向奔赴」,也是「合則兩利」。
(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三、 事成之日,美國退場之時
那說完了中沙合作的一系列好處後,再來看一看這背後又釋放出什麼重大信號?沙特阿美去年與中國企業簽訂合作時,不僅時間上長達20年,而且合作雙方的交易採用的是人民幣結算。
要知道,美國霸權之所以能維持這麼多年,就是因為美元在全球經濟頂端的位置。那沒有了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那美國的霸權也就失去了它的培養基地。而在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放棄使用人民幣,改用人民幣結算國際貿易。
因此,中沙之間的合作如果能繼續使用人民幣結算,就進一步促進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所以,這次沙特和中國的合作,不僅是中沙雙贏,而是「天下苦美久矣」的國家取得勝利。
(一管洗衣粉,入侵伊拉克)
更重要的是,沙特繼續加碼對中國的投資,也是對美國霸權的又一挑戰,事主動出擊,塑造中東格局的大手筆。從二戰後到現在,無論是一管洗衣粉引發的「伊拉克戰爭」,還是現在硝煙瀰漫的巴以衝突,台前幕後都少不了美國的身影。
之前中東地區的國家都是敢怒不敢言,而現在儘管美國一在施壓下,沙特仍然看準時機,選擇出手投資中國。顯然,這是塑造中東格局的手段之一。
這也意味着,當中國和沙特的貿易再次擴大,能給中東國家帶來不斷榜樣作用,其不斷效仿時,也是美國在中東的霸權地位,土崩瓦解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