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以色列針對加沙地區的地面進攻持續進行,更多的聯合國難民救濟中心受到了戰火的波及。據環球網報道,短短24小時內,以軍空襲了加沙地區的4處聯合國避難所,造成數十人傷亡。
從以色列當著美國的面聲稱平民傷亡是「可以接受的代價」來看,很難說本輪空襲是不是有意為之,而這也再次反映出以色列當局已經犯下了踐踏人性底線的戰爭罪行。
以色列空襲加沙
就在前不久,以色列駐聯合國發言人埃爾丹還在聯合國大會上大放厥詞,一方面要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辭職謝罪,同時又當著國際社會的面指責「聯合國已經沒有合法性了」,公然藐視聯合國的權威。
事實上,以色列長期以來就對聯合國近東難民救濟和工程處持敵視態度,甚至指責從事人道主義救援的相關工作人員「勾結恐怖組織」,理由是聯合國的救援對象可能也包含哈馬斯成員。
但這顯然也不應該是以色列直接打擊難民營的借口,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惜向數萬名婦女兒童開火,這已經違背了最基本的人倫道德。
加沙地帶淪為廢墟
可以預見的是,以色列一定會為自己的無差別攻擊付出代價。儘管以色列得到了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的支持,但絕大多數國家已經對其暴行表現出極大的憤慨和譴責,尤其是「抵抗之弧」相關國家絕不會任由以色列胡作非為,一旦時機成熟,戰爭隨時可能擴大化。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以色列當前的進攻模式與當初制定的大規模地面進攻完全不同,而是以空襲為主,地面滲透為輔,這反映出以軍害怕與哈馬斯展開巷戰,所以只能通過轟炸這種高消耗、低效率、高平民傷亡的方式來打擊哈馬斯,這也意味着更多的平民將受到以軍炮火的波及。
而對以色列來說,想通過這種方式拿下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城市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同時還要負擔巨大的戰爭損耗,沒有美國的經濟和軍事援助一定撐不住,但問題是,美國能提供的支援也是有限的,戰事拉得越久,美國就會越發失去耐心,以色列自然也耗不起。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美國總統拜登
除此之外,還出現了一個美以都不願面對的情況,那就是俄羅斯可能打算出手了。據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親自下令派出兩架伊爾-76戰略運輸機向加沙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
俄羅斯出手的目的很明確,首先,俄羅斯在中東有着廣泛的利益,是敘利亞等國家背後的大哥,力挺巴勒斯坦有助於鞏固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其次,俄羅斯援助加沙是站在道義的制高點,無論是勸和促談還是開展人道主義救援行動都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力挺,這能有效打破西方國家的外交孤立;第三,敘利亞作為「抵抗之弧」的一員,是否參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俄羅斯的態度,俄方倘若入局,能夠迫使以色列在接下來的行動中更加收斂一些。
伊爾-76戰略運輸機
再加之中國在本月出任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接下來中俄可能會從兩個方面促使以色列停火止戰,而且手段都是建立統一戰線。
對中國來說,可以充分利用安理會的話語權來號召國際社會建立反戰的統一戰線,對以色列施加外交壓力;而俄羅斯則可以從軍事層面入手,促成「抵抗之弧」建立統一戰線,對以色列施加軍事壓力。
至於埃及、沙特等目前為止還按兵不動的中立國家,其中大部分又都與中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而且對美以的霸權行徑愈發沒有好感,這都是中俄可以爭取的合作對象。
俄羅斯總統普京
美以固然狂妄,但還不至於失智地四面樹敵。也相信在中俄的協力配合下,越來越多熱愛和平的國家能夠仗義執言,並作出對得起公道人心的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