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被「出賣了」!德國前總理施羅德突然曝光,之所以會爆發俄烏戰爭,主要原因就是去年戰爭爆發前,美國不允許烏克蘭繼續與俄羅斯進行和談。烏克蘭被迫走上戰爭道路。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接受柏林報採訪時披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內幕,稱2022年3月烏克蘭與俄羅斯在伊斯坦布爾進行的和談中,烏克蘭本已準備放棄加入北約,並就克里米亞問題進行討論,但最終未能走上和平道路的重要原因,是因為美國不允許烏克蘭這麼做。
施羅德指出,在當時的談判中,烏克蘭代表團必須事先與華盛頓討論談判的各項細節,無法自主做出決定。
他批評美國的這種作為讓烏克蘭無法自主選擇走上和平道路。施羅德的這番言論無疑揭示了美國政府意圖製造戰爭、不希望烏克蘭與俄羅斯和解的真相,令外界對美國在這場戰爭中的立場和作用重新審視。
施羅德的發言震驚了歐洲輿論界,許多評論認為這可能泄露了一個不得了的內部機密。
畢竟,美國一直將這場戰爭描述為俄羅斯的侵略戰爭,稱自己是捍衛國際法和烏克蘭主權的正義一方。施羅德的言論無疑將美國推上了道德的對立面,使其難辭其咎。
但是,施羅德的揭密似乎也對現狀難以帶來實質性影響。即使美國製造了這場戰爭,但如今它已經持續了18個月,造成了難以計數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即使是德國現任總理朔爾茨,恐怕也無力逆轉美國的意志。更何況,就算烏克蘭此時有意尋求談判解決爭端,美國依然不會同意停火。正如美國總統拜登反覆表態,只要烏克蘭還有意願作戰,美國就會全力支持到底。
可以說,烏克蘭已經成為了美國達成地緣戰略目標的工具。通過不斷向烏克蘭提供巨額軍事援助,美國意圖削弱俄羅斯的實力,切斷歐洲對俄能源的依賴,從而鞏固自身在歐洲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而烏克蘭民眾的生命安全和國家利益則成為美國桌上的賭注。這場消耗戰對烏克蘭平民的生活造成了難以想像的苦難,他們才是這場戰爭的最大受害者。
面對美國與整個西方世界的聯手對抗,俄羅斯已明智地選擇不再正面硬拼,而是採取以戰消戰的策略。
俄軍固守前線陣地,藉助工事和地形優勢,讓烏克蘭軍隊不斷地自投羅網,以較小的代價消耗敵人有生力量。這無疑是當前俄羅斯的最佳選擇,可以有效避免更大的生命和經濟損失。
儘管施羅德的揭秘震驚國際輿論,但恐怕難以改變這場殘酷戰爭的進程和結果。美國的所作所為也許在歷史審判中難逃罪責,但它手握着現實中的主導權和資源。我們普通人,恐怕只能祈禱和平早日來臨,結束這場噩夢般的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