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3月19日訪問印度,並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你認為,岸田這次訪問印度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看點?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注意到,日方表示,岸田將主要與莫迪共同探討如何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這一議題。我認為,這些東西只不過是老調重彈。
岸田這次訪問印度真正的看點是這麼兩個。第一個是,由於接下來日本將會是七國集團會議的輪值主席國,而印度則是二十國集團會議的主席國,因此岸田將與莫迪探討如何加強G7與G20合作的議題。也就是要打通G7與G20這兩個集團之間的分歧與隔閡。或者說,要讓G20最終「G7化」。
我們知道,G7與G20的區別,不僅僅在於前者是一個純粹的富國俱樂部,後者納入了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而且更為關鍵性的是,從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上來說,前者具有高度的趨同性,同時都是美國的盟友,是不折不扣的西方集團。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幾乎所有重大國際問題上,尤其是在俄烏衝突問題上,G7的立場幾乎都跟美國保持了一致,而G20內部則存在着明顯的分歧。所以,岸田這次訪印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想勸說印度利用印度輪值主席國身份,在俄烏衝突問題上,讓G20的立場跟G7保持一致。
第二個看點是,岸田將親自邀請莫迪出席G7會議。在所有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包括金磚國家領導人中,只有莫迪享有這一待遇。我認為,這意味着,接下來不排除美日在拉攏印度上會放大招,也就是在「印太戰略」與「四方安全對話會」都沒有辦法打動印度的情況下,有可能會以讓印度加入G7集團的方式來賄賂印度。
直新聞:據報道,岸田有意在與莫迪的會談中,主張「基於法治的國際秩序」重要性,並在應對烏克蘭危機等領域呼籲合作。對此,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首先岸田這一說法,有含蓄地批評印度的意味在裏面。也就是批評印度沒有旗幟鮮明地站在西方國家一邊,尤其是在俄烏衝突問題上,沒有跟隨西方一道制裁俄羅斯,反而大肆購買俄羅斯的廉價石油,導致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大大地打了折扣。
其次我認為,岸田同時也是在含蓄地提醒莫迪,告訴印度在俄烏衝突結束之後,接下來在二戰後與冷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將會迎來重大的重組,舊有的國際秩序與權力結構將會被打破,一個由西方國家主導的新的國際秩序與權力結構將會被建立。在這種情況下,假如在俄烏衝突問題上,印度仍然不倒向西方,那將來新的國際秩序建立重新分蛋糕的時候,印度就將會被邊緣化。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