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的風向真的變了,伊拉克主動找上中國,啟動了一個戰略項目

2022年10月15日08:52:27 國際 1517

日前,伊拉克政府表示,要將更多重要的戰略項目納入此前與中國簽訂的「石油換重建」協議中。值得一提的是,相關提案在6月份就已擺上檯面,時隔4個月,伊拉克政府終於下定決心,找上中國將其落實。

根據伊拉克總理辦公室發言人海德爾·馬吉德的說法,新增的戰略項目涵蓋了絕大多數基礎設施,包括但不限於道路、橋樑等交通工程,以及污水處理工廠、海水淡化廠,以及一系列與石油電力等能源掛鈎的大型項目。至於如何吸引更多中企參與,伊拉克的相關部門正在積極協調。

中東的風向真的變了,伊拉克主動找上中國,啟動了一個戰略項目 - 天天要聞

【在「石油換重建」協議下,中企在伊拉克建造了很多學校】

4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在這個過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影響,最終促成了中國與伊拉克「石油換重建」協議框架的進一步深化。

一方面,是中國與伊拉克持續發展的合作關係。伊拉克戰爭以來,中國迅速改善與伊拉克的關係。2018年中國與伊拉克的雙邊貿易額超過300億美元,從此取代印度成為伊拉克最大的貿易夥伴。隨後,伊拉克總理於2019年訪華,與中方簽署「石油換重建」協議,兩國關係得到進一步鞏固。2021年,伊拉克已經成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投資項目最大的受益國。

而在伊拉克重建經濟的過程中,中企發揮的作用也有目共睹。從重油工廠的落成、再到道路和學校的建設,以及綠色能源項目在當地的推進,中企都充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東的風向真的變了,伊拉克主動找上中國,啟動了一個戰略項目 - 天天要聞

【伊拉克戰爭後,中國與伊拉克的關係持續發展】

上述種種都證明,中國絕對是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伊拉克方面自然想趁熱打鐵,通過把更多戰略項目帶進「石油換重建」的合作框架中,加快走向現代化。

除了伊拉克本身的內部因素。中東地緣環境的外因也不能忽視。要知道,美國撤軍阿富汗後,對中東影響力大減。而中國在這裡的地緣影響力,則不斷增長。目前,海灣國家是中國重要的石油合作夥伴,而前者也在積極拓展與中國的關係,並善加利用來自中國的技術。

可以說,不僅僅是伊拉克,中國與其他中東國家,也都保持着穩定友好的關係。伊朗就是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例子。去年三月,中國與伊朗簽訂了25年全面合作協議,其中一項條款就是,伊朗以優惠價格向中方出口石油,而中方則在伊朗的基建領域投資4000億美元。

中東的風向真的變了,伊拉克主動找上中國,啟動了一個戰略項目 - 天天要聞

【伊拉克有心效仿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協議】

中伊這份合作協議,也算是在中東地區開了個好頭。因為類似的「石油換基建」的合作模式,在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的關係中,也有所體現。考慮到沙特與伊朗在中東都是頗具影響力的地區大國,兩者與中國深化合作,一定程度上對伊拉克政府下定決心,進一步拓展「石油換重建」協議,起到了助推作用。

因為在框架上,伊拉克的「石油換重建」協議,跟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協議,以及中國與沙特的一系列合作項目,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只是規模上有所不如而已。

中東的風向真的變了,伊拉克主動找上中國,啟動了一個戰略項目 - 天天要聞

【中國與中東的關係,「石油換基建」是一大特色】

伊朗的例子,值得拓展開來講。跟伊拉克還有沙特不同,伊朗跟美國的關係非常緊張,長期受到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的制裁,國內石油產業因此遭到嚴重打擊。明明是石油大國,卻一度找不到出口的渠道。

直到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協議簽訂,伊朗的石油產能才逐漸恢復。有了中方的支持,伊朗才得以有底氣繼續與美國叫板。而石油方面的合作,而這只是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協議的一個環節而已,還不是全部。作為伊朗的鄰居,伊拉克對此想必多少有點眼熱。

但是,伊拉克跟伊朗的情況,還是有區別。因為美國在伊拉克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所以伊拉克想要與中國深化合作,可能會出現很多阻力,這就需要兩國拿出戰略定力,認真應對。

中東的風向真的變了,伊拉克主動找上中國,啟動了一個戰略項目 - 天天要聞

【美國在伊拉克的影響力很大】

不過話又說回來,伊拉克決定將更多戰略項目引入與中國的「石油換重建」協議,其實是中東整體風向的一個縮影:那就是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正在不斷增長,在美國影響力下降的背景下,在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當中,中國開始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國在中東一家獨大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岑浩輝:澳門將打造更包容、便利、高效的國際交流舞台 - 天天要聞

岑浩輝:澳門將打造更包容、便利、高效的國際交流舞台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23日晚在外國駐港澳總領事代表團招待會上致辭時表示,澳門將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以制度創新與政策優化為動力,以政府與市場、澳門與世界協同共進為基石,打造更加包容、更加便利、更加高效的國際交流舞台。
巴以衝突:以色列沒有打醒阿拉伯人,反而讓中國人更清醒了! - 天天要聞

巴以衝突:以色列沒有打醒阿拉伯人,反而讓中國人更清醒了!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財聯社】【環球網】【光明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文|麥子編輯|麥子「以色列活生生地將加沙地帶變成了人間煉獄」。5月22日,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發佈了聲明。這場
美國知名雜誌指責特朗普正在「殺掉下金蛋的鵝」 - 天天要聞

美國知名雜誌指責特朗普正在「殺掉下金蛋的鵝」

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並強制在校留學生轉學,使聯邦政府與哈佛大學的爭鬥再度升級。對此,美國《財富》雜誌23日發文稱,「特朗普正在殺掉美國下金蛋的鵝」。「這不是修剪,這是放火」《財富》雜誌表示,和美國政府一樣,大學也存在臃腫、浪費的問題,但特朗普削減研究經費...
200條鐵軌被連夜拆除!惹怒中國後,立陶宛的代價來了 - 天天要聞

200條鐵軌被連夜拆除!惹怒中國後,立陶宛的代價來了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咱們是善良,不是沒有底線。惹怒我們是什麼下場?看看立陶宛就知道了。2025年春,立陶宛成了歐洲議會的「常駐議題」。克萊佩達港堆場如山,碼頭工人排隊領遣散費,1300家企業關停,470億美元債務壓頂。
「用陽光兌現情誼!」贊比亞最大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 天天要聞

「用陽光兌現情誼!」贊比亞最大光伏電站併網發電

日前,中國電建承建的贊比亞最大光伏電站卡布韋100兆瓦緊急太陽能項目正式併網發電將有助於贊比亞優化能源結構提高旱季電力保障贊比亞卡布韋100兆瓦緊急太陽能項目位於卡布韋中央省齊桑巴區,是中贊能源合作的標誌性項目。
寧夏平羅縣總工會送法進樓宇、商圈 - 天天要聞

寧夏平羅縣總工會送法進樓宇、商圈

原標題:寧夏平羅縣總工會送法進樓宇、商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馬學禮 李靜楠 通訊員孫婷 蔣娜5月23日下午,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總工會聯合匯融商場、佰德隆樓宇工會在匯融商圈舉辦了思政教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專題講座,吸引了40
特朗普政府叫停國際生:「哈佛難民」的去與留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政府叫停國際生:「哈佛難民」的去與留

「我已經是可被驅逐出境(deportable)的狀態了。」劉若彤說話時,帶着一絲黑色幽默,她將自己形容為被美國總統特朗普送去美墨邊境的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s)。此時,更有不少哈佛的中國留學生在小紅書上吐槽,自稱己是「哈佛難民」。正值美國高校的畢業季,哈佛大學與特朗普政府的抗爭,進入了另一輪高峰。2025年5...
經貿磋商機制初建,輕言速勝並不可取 - 天天要聞

經貿磋商機制初建,輕言速勝並不可取

中美在瑞士達成重要共識,大幅降低雙邊貿易關稅,建立經貿磋商機制,彰顯了雙方希望以對話方式解決各自關切的強烈意願。「貿易戰」沒有贏家,關稅是把雙刃劍,在傷人同時不可避免造成自身的傷害。反之亦然,避免關稅和貿易衝突的持續升級對雙方都有着重要意義
理性看待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 - 天天要聞

理性看待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

近日,中美雙方團隊在瑞士日內瓦就美國對全球濫施「對等關稅」政策及對我加征非理性高額關稅展開對等磋商。中方有理有據地批駁了美國濫施關稅對全球經濟貿易帶來的破壞性影響,並堅持美方應全面取消無理加征的所有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