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故事裏,俄國國王尼古拉二世一家七口人全被槍決於地下室,無一倖免。作為當時大英帝國的國王,也就是尼古拉二世的表哥喬治五世為什麼會袖手旁觀呢?這一做法令人十分不解,其實尼古拉二世和喬治五世不僅是表兄弟的關係,兩人還是兒時的好友,有着非常親密的關係。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喬治見死不救呢?
為什麼喬治五世見死不救?
其實說喬治五世見死不救完全是一種誤解,因為喬治五世已經竭盡全力地想要解救表弟尼古拉二世一家。
甚至是當時在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喬治五世也想為尼古拉二世提供庇護,但是在政治顧問的一再建議之下他不得不撤回了這項提議。
因為當時的英國國王已經不沒有了任何權力,他只是一個象徵性的元首,因此,他也只能袖手旁觀。
什麼原因阻礙了喬治五世挽救尼古拉二世的性命?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阻礙了喬治五世挽救尼古拉二世一家的性命呢?當時正值一戰期間,英國國內有着嚴重的反德情緒,而尼古拉二世出生於德國,而他的妻子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又是一位德國公主。
作為反德情緒高漲的英國人難免將罪責遷怒於尼古拉二世,在此期間,為了平息民眾的憤怒之情,喬治五世還將自己的德國姓氏改為「溫莎」。
假若喬治五世執意要將尼古拉二世一家接到英國來的話,或許倒台的就不止是尼古拉二世而已了。
在尼古拉二世去世前一年他就已經被迫退位,而就當時的環境來說,英國政府是需要和俄羅斯政府搞好關係,假若不能做盟友至少不能成為敵人。
因為英國政府已經在一戰中忙得焦頭爛額,而英國人也不想再拉上一個對立的敵人,所以當喬治五世提出想要庇護尼古拉二世的時候,英國政府便以國家利益為由拒絕了這個建議。
亞歷山德拉王后不得人心
從情感上面講,尼古拉二世在各國皇親國戚中的口碑還是不錯的,但是,尼古拉二世的妻子亞歷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卻並不是一位討喜的人物。
很多人認為亞歷山德拉皇后為人勢利,不厚道,且行為古怪。為了將自己兒子的血友病治好,她還信任一位禍國殃民的「妖僧」,人們認為亞歷山德拉皇后已經走火入魔無可救藥。
歐洲王室也曾想過挽救尼古拉二世的辦法
不過在歐洲諸多的皇親國戚中,西班牙、丹麥、瑞典和挪威也曾考慮過解救尼古拉二世的辦法,但是他們擔心與蘇聯對抗沒好結果,所以由此放棄。在尼古拉二世被處決之後,人們以為他們的孩子至少還存活在這個世界上。
於是英國王室便希望即使救不了尼古拉二世也可以拯救他們的孩子,在1919年,英國特地派遣了一艘船抵達克里米亞,帶走了剩下的俄國皇族,這也讓尼古拉二世的兩個姐妹奧爾加以及亞歷山德拉的後代得以倖存。
命運總是在捉弄人
命運總是捉弄人的,在1917年3月革命發生時,當時喬治五世也曾提議讓尼古拉二世來到英國避難。但是,不幸的是,尼古拉二世五個孩子中,有三個患上嚴重的麻疹,本來打算讓他們恢復健康時再移居到英格蘭。
就在這時,另兩個也感染上了麻疹,而其中一個孩子病情嚴重,並發展為肺炎,所以他們不得不將這個移居計劃擱淺。
而與此同時,隨着英國廢除君主制的呼聲不斷,為了保全自己,喬治五世也放棄了這個堅持已久的計劃。
可以肯定的是,假若說亞歷山德拉王后能聽從喬治五世的建議,將自己的孩子撤離到英格蘭的話或許他們也不會遭遇滅門的悲劇。
但是她卻一再堅持等尼古拉二世回來再一起撤離到英國,因為那時的尼古拉二世還沒有被逼退位,所以亞歷山德拉錯誤的判斷了當初的形勢。
但是,隨着革命的浪潮越來越洶湧,尼古拉二世連做出反應的判斷都沒有,最後一家五口人相擁而亡。或許從某些角度來說,其實這也是尼古拉二世夫婦自取滅亡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