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2022年07月01日02:33:13 國際 1067

糧食危機下的舉動

如今糧食危機再一次出現在人們眼前,全球正陷入新的糧食困境,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全球糧食供應方面我們就能看出,供應受阻、價格飆升是主要的問題。

根據聯合國相關數據顯示,從2020年至2022年3月,全球穀物價格上漲幅度超過65%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全球開始實行糧食出口限制,實行限制的國家新增35個,多國囤糧自保、限制糧食出口是主要對策。

然而印度卻不同,印度此時宣稱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將會開放自己的糧倉對世界進行救濟。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作為全球最大糧食生產國之一,印度的大米小麥一直是主要出口糧食,並且位居世界第二。

據2022年4月的統計,這兩種主要農作物在印度的庫存量約在7400萬噸,其中有35%左右被用作戰略儲備和公共分配。

而在出口記錄方面,2021年全年的大米出口印度打破,同比增長46%,創下歷史新高,位列世界第一。

但不少人都知道的一點在於,印度的糧食產量實際上不足中國一半,並且其質量也只能說一般。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印度每年雖然會產出許多小麥,但絕大多數都用於國內消費,全球小麥出口市場不足本國消耗比重的1%。

儘管如此,印度還是有近一半的人在餓肚子。

根據2009年農業部統計的相關數據來看,小麥生產前五個國家中,中國和印度是主要生產國。

其中中國耕地面積在29.88萬公頃,產量在196.68百萬噸,生產力達到了6.5

反觀印度,印度的耕地比中國面積更多,但是總產量卻比中國少,而生產力更是不足我國的一半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另外在印度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的書面報告中指出,2011年印度每公頃稻穀產量為3590公斤,而中國的為6686公斤

即使與孟加拉國緬甸相比,印度的產量也比較低。

我們在了解到這樣一個基本的狀況後便會出現一個疑問,印度既然在生產力方面達不到中國或者周邊國家,為什麼印度還要做出這樣的舉動?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印度農業的局限

先來說說印度的農業發展以及相關歷程,印度農業從2009年便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讚譽。

無論是水果還是糧食出口,世界佔比非常高,並且遠超過中國、西班牙、美國等國家。

印度的農業生產方式主要在於農業合作社,自從1947年印度從英國政府獨立以來,農業合作社便成為了印度糧食生產的主要機構。

其中糖業、乳業是主要的附屬行業,並且在營銷模式上,印度也主要採用合作社的方式。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而在後來的發展,印度大量人口多從事農業工作,並且農業成為了印度的主要產業。

不過長期以來,農業增長緩慢一直是印度農業的主要問題。

在印度,有三分之二的人從事農業工作,並且印度農業在做法上顯得很不經濟,而且在環境方面也不具備可持續性。

一方面是基礎設施落後,印度農村的道路十分落後,這會影響投入品的及時供應和農場的出口轉移。

而且灌溉系統也過時老舊,不少地區經常會因缺水而歉收。

其他地區還存在區域性洪水、種子質量差和耕作效率低。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印度農業主要以有機農業為主,不使用農藥和現代化肥是不少農民的選擇。

另外在生產模式方面,部分地區仍然使用傳統的牛耕方式,因此傳統農場的人均生產力和收入非常低。

這種問題隨之帶來的便是農民的積極性不高,由於缺乏積極正面的反饋,同時還要遭受洪水的襲擊,不少農民在農業生產上選擇得過且過。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儘管印度在主食方面實現了自給自足,但是農場的生產力仍然低於巴西、美國等其他國家。

一個非常顯著的例子便是,印度農場每年每公頃的小麥產量只有他們的三分之一,與中國相比更是寒磣,水稻年產量不足一半

中印之間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也是中國最高,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印度大多採用小農作業生產的方式才帶來的結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國也有不少小農戶。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混亂的農業狀態

相關的研究調查顯示,印度農業的生產率低主要受到多方面的影響。

首先是土地持有量的平均規模小,印度土地管理通常會受到地主影響,從而縮減人均土地面積。

中國小農雖然佔據農業人口的97%,但是小農可以將土地租給大農,另外我國在相關的零售業和基礎設施方面也比印度優秀。

因此對於中國來講,維護基礎建設提升運輸轉移的能力仍然不能放鬆。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灌溉設施不足也是印度農業生產的一個較大問題,事實表明,印度在過去只有一半的土地得到了有效灌溉,這導致大部分農民過於依賴降雨

尤其是季風季節,靠天吃飯是印度農業生產力不足的主要因素。

隨着印度經濟的多元化,農業在GDP的貢獻從1951年到2011年期間出現穩步下降。

印度在實現糧食自給自足的情況下,飢餓人口仍然佔據世界飢餓人口的四分之一。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仍然是氣候問題,如今全球氣候出現各種異常,並且在世界範圍內都有升溫,科學家預計到2030年,世界氣溫將上升1~2.5攝氏度。

由此帶來的問題可能會有高溫縮短作物持續時間,光合作用發生變化。

氣候變化還會導致土壤養分礦化,阻礙肥料利用效率,並加速土壤的蒸散。

而印度農業由於集約化種植,不少土地已經開始出現肥力降低。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另一個比較細微的地方在於,印度受教育人口並不多,特別是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人們,在使用農業化肥的時候,不少農戶經常會過量使用氮肥

氮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土地缺乏氮肥是印度農業的較為突出的矛盾。

隨着日益加劇的問題,如今印度要面對的不僅是國內的糧食危機,未來長遠的計劃更需要仔細決定。

考慮到這些挑戰,印度政府和農業農民福利部正在開展新的積極措施。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化肥使用不合理也是一個問題

糧食生產帶來的思考

對於中國來講,糧食危機是世界性的,我們不能忽略相關問題帶來的影響。

從集約化種植來講,我國也採取了這種種植模式,但是相比之下,我國集約化種植的程度並不高。

化肥方面也很少會有像印度這樣不合理的使用,因此我們需要做到的是維持好當前的生產狀態。

一個不起眼的改變在於,過去幾十年里,中國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將不少地區進行綠化,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然環境。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不過在飲食文化方面,國內存在不少糧食浪費的問題,每年餐桌上浪費的糧食數量十分驚人,截止2016年時,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在1700~1800萬噸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糧食危機的影響下,這種問題應該得到有力的改變。

儘管光盤行動開展多年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浪費問題仍然存在,或許這在未來仍然需要一定時間。

印度糧食產量不足中國一半,卻選擇大量出口,這對中國有何啟示? - 天天要聞

對於印度來講,小麥的出口將會導致庫存減少,這必然將提升國內穀物的價格。

對於那些原本就為物價上漲而掙扎的家庭來講,無異於雪上加霜。或許未來的農業之路對於全人類來講,這需要長期努力才能得到改變。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佈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