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羅伊案」,保守化是美國最高法院必然趨勢 | 新京報專欄

2022年06月25日21:55:02 國際 1486
推翻「羅伊案」,保守化是美國最高法院必然趨勢 | 新京報專欄 - 天天要聞

6月24日,墮胎權支持者在美國紐約街頭抗議。圖/新華社

當地時間6月24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正式作出判決,推翻了在美國墮胎權問題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羅伊訴韋德案」(以下簡稱「羅伊案」)。

「羅伊案」判決於1973年通過,然而,近半個世紀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了這項判決。

最高法院將墮胎權下放各州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此次判決,不會終結美國社會關於墮胎權的爭論,但會加劇美國保守派與自由派之間的鬥爭。特朗普任內非常「幸運」任命了三位大法官,一舉改變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格局。未來,在墮胎、同性戀、持槍權等核心議題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保守化是必然的趨勢,而推翻羅伊案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判決一出,密蘇里州聞風而動,成為第一個禁止墮胎的州。此前,有13個州通過「觸發法案」,也就是「羅伊案」被推翻之後,該州就自動通過禁止墮胎法案。另有分析稱,至少有26個州將禁止或者限制墮胎,也就是全美一半以上的州會限制或者禁止墮胎。

這是不是意味着美國婦女失去了墮胎權呢?也未必如此。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的是聯邦層面的合法墮胎權,也就是說,如何規定墮胎已經變成了各州的事務。而這一判決影響最大的還是貧困女性,因為有錢的女性可以到美國任何一個安全的地方去墮胎,但貧困女性卻受限於各種因素而不能。

事實上,「羅伊案」的背後,並不僅僅涉及美國女性是否擁有合法墮胎的權利,而是涉及個體權利與聯邦權力之間的關係,甚至涉及如何定義「人」的問題。也因此,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羅伊案」判決之後,不僅美國國內輿情沸騰,也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法國總統馬克龍就表示,墮胎是所有女性的一項基本權利,女性墮胎必須受到保護。與此同時,英國首相約翰遜、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等外國政要,也對此發表了類似的看法。

當然,在美國國內,拜登奧巴馬等民主黨總統和前總統都站出來表達了反對。拜登在6月24日的講話中稱,「今天對於最高法院、對於整個美國都是悲傷的一天」「美國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在都受到了威脅」。奧巴馬認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攻擊了數百萬美國婦女的基本自由。毫無疑問,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判決將會影響到中期選舉,甚至未來相當長時間的美國選舉政治。

就此去看,「羅伊案」已經被高度政治化,成為了保守派與自由派角力的焦點,而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方都會將其誇大。更重要的是,極端的保守派和激進的自由派對「羅伊案」都不滿。

推翻「羅伊案」,保守化是美國最高法院必然趨勢 | 新京報專欄 - 天天要聞

6月24日,墮胎權支持者在美國紐約街頭抗議。圖/新華社

「羅伊案」加劇美國社會分化

1973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布萊克門撰寫的判詞主要在三方面論證婦女墮胎權:第一,胎兒不享有憲法規定的各項公民權利;第二,墮胎屬於隱私權重要組成部分;第三,將婦女孕期分為三個階段,在最初三個月,婦女有充分的自由決定是否墮胎;中間三個月,墮胎應該由婦女和醫生協商;最後三個月,各州可以禁止墮胎。

這一判決意味着在懷孕前六個月,婦女具有接受墮胎手術的權利。但對於保守派來說,胎兒也是生命,生命是神聖的。小布殊就認為,"胚胎尚不能開口說話,不能充當自己的代言人,所以社會更要承擔起保護他們的責任」。

而在自由派看來,墮胎與否只是女性自主生育權的一部分,不能被政府干預和強制。已故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則從平等權而非隱私權角度來看「羅伊案」,為什麼最後三個月女性就失去了墮胎權呢?

此前「羅伊案」的判決在美國社會引發了一場推翻「羅伊案」的保守主義運動。從1973年以來,已經出現了多次挑戰「羅伊案」的判決。現在美國聯邦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有6名是保守派,其中3名是特朗普提名的。從這一格局來說,如果這次不能推翻「羅伊案」,可能意味着「反羅伊案運動」的重大挫敗。

「羅伊案」判詞中涉及幾個核心的議題。首先是胎兒是否受到美國憲法的保護,婦女的權利與胎兒的生命權如何權衡,個體的權利與社會的公共道德空間如何權衡,如果將「人」只是界定為出生的人,那怎麼去看生命的起源?

因此,這個問題又與醫學研究聯繫在一起,為了延續已出生人的生命或者消除他們的苦痛,可以胚胎或者克隆人的研究嗎?美國憲法並沒有對「人」,或者受到憲法保護的「人」做出明確規定,保守派認為未出生的胎兒也是人,有了心跳的胎兒就應該受到保護。

其次,美國憲法中並沒有對「隱私權」的規定和說明,而是從憲法修正案中引申出來的,尤其是第一修正案,涉及宗教的問題。

政教分離的原則來看,政府不能干預墮胎。奧巴馬只是指責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了近50年的歷史先例,而沒有說別的理由,因為作為法律高材生的奧巴馬對「羅伊案」的複雜性也是有所了解的。

當然,「羅伊案」不僅是美國兩黨之爭的焦點,也是美國社會分化加深的體現。推翻「羅伊案」並不代表美國婦女不能墮胎了,只是這項權力下放由各州來決定。可以預測,墮胎權將進一步改變美國的政治地理版圖,紅州會限制或者禁止墮胎,藍州則會保護合法墮胎權。

說到底,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在保守與自由之間進行平衡,這才是秩序的基礎。「羅伊案」擾攘半個世紀,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判決推翻了「羅伊案」,但就美國複雜的國內情況看,或許很難將「羅伊案」變成歷史,而圍繞於此的更大社會衝突也才剛剛開始。

撰稿 / 孫興傑(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吳興發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結束 政治光譜向右傾斜 - 天天要聞

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結束 政治光譜向右傾斜

新華社布魯塞爾6月10日電(記者付一鳴 張兆卿)第十屆歐洲議會選舉投票於布魯塞爾時間9日晚落下帷幕。初步統計結果顯示,持中間立場的復興歐洲黨團以及綠黨和歐洲自由聯盟組成的黨團所獲議席減少幅度較大,歐洲議會向右傾斜明顯。本屆歐洲議會選舉於6日至9日在歐盟27個成員國舉行。9日,德國、法國、意大利等21個歐盟成員...
金邊:學校保安性侵3名未成年女孩被捕,最小才8歲 - 天天要聞

金邊:學校保安性侵3名未成年女孩被捕,最小才8歲

據高棉時報消息,近日,金邊初級法院決定暫時拘禁一名柬埔寨男子,該男子涉嫌性侵3名未成年女孩。據了解,該男子叫Soeun Lida,在金邊一所學校擔任保安,今年55歲。該男子被指控在2022年至2023年性侵3名未成年女孩,這三名女孩年齡分別為8歲、11歲、14歲。該男子在2022年,性侵了11歲及8歲的女孩。在2023年,性侵了14歲的女...
新加坡30億洗錢案的人物關係:多名被告之間是親戚關係! - 天天要聞

新加坡30億洗錢案的人物關係:多名被告之間是親戚關係!

6月7日,新加坡30億元洗錢案被告王德海在庭上認罪後被判坐牢16個月。此後,他與此案其他成員的關係,也被新加坡媒體披露出來。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的消息,被告王德海與其他涉案的四人皆有親戚關係,他在2012年加入非法線上賭博團伙後,還招蘇文強加入,其他人也陸續加入這筆非法生意。王德海(35歲,塞浦路斯籍)6月7日在新加...
外媒:拜登稱他與馬克龍已就利用被凍結俄資產幫助烏克蘭達成共識 - 天天要聞

外媒:拜登稱他與馬克龍已就利用被凍結俄資產幫助烏克蘭達成共識

【環球網報道】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9日表示,他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已就利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幫助烏克蘭問題達成共識。當地時間8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巴黎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據報道,當地時間6月8日,馬克龍在巴黎同到訪的拜登舉行會談。當被問及兩人是否討論過上述問題以及是否已達成共識時,拜登回答說:「...
佩斯科夫談「邀西方媒體代表參加與普京交流」:俄應解釋自身立場,像騎單車一樣不斷蹬踏板 - 天天要聞

佩斯科夫談「邀西方媒體代表參加與普京交流」:俄應解釋自身立場,像騎單車一樣不斷蹬踏板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綜合塔斯社、《共青團真理報》等多家俄媒9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接受俄記者帕維爾·扎魯賓採訪時,談及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期與多國媒體負責人交流,包括西方媒體的代表。對此,佩斯科夫稱,俄方應
嚴榮海任惠陽農水局局長 - 天天要聞

嚴榮海任惠陽農水局局長

南都訊  記者黎秀敏   近日,惠陽區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召開,並公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免信息,其中,嚴榮海被任命為惠陽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局長。嚴榮海歷任惠陽區衛計局副局長、惠陽區委農辦常務副主任、區鄉村振興局常務副局長等職位。公開信息顯示,任職惠陽區委農辦常務副主任、區鄉村振興局常務副局長期間,...
沈貴波任惠陽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局長 - 天天要聞

沈貴波任惠陽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局長

南都訊  記者黎秀敏   近日,惠陽區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召開,並公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免信息,其中,沈貴波被任命為惠州市惠陽區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局長。沈貴波歷任惠陽區委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督促檢查辦公室主任以及惠陽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局長等職位。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2月21日,惠陽召開的部門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