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爾濱的郭先生髮現自家魚塘不太對勁,原本養了三四千斤的魚塘竟然看不到幾條魚。沒轍,他只能把魚塘抽干找原因。
魚塘快抽干時,草叢裡發出嘶嘶聲,郭先生一看嚇了一大跳,只見一條重約百斤的巨蟒伏在草叢裡。
最後,巨蟒被成功抓住。經鑒定,這是一條「紅尾蚺」,那麼,紅尾蚺是什麼來頭?
01 形態特徵
紅尾蚺,最大的特點是尾巴呈紅色。成年紅尾蚺體長1.8-3米,重20-30斤。迄今為止,蘇里南共和國發現最長的紅尾蚺,體長達到4.27米,體重超百斤。
它們的皮膚呈紅棕色,背部由褐黃色斑紋構成,因為人類的養殖,現已孵化出白色、鮭色的紅尾蚺。
02 分佈範圍
紅尾蚺主要分佈在墨西哥北部、中美洲和南美洲,屬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的物種。
03 生活習性
紅尾蚺主要生活在熱帶雨林地區,善於攀爬樹木,它們食譜廣泛,包括哺乳動物、鼠類、鳥類、蜥蜴,它們甚至會捕殺大型貓科動物,比如虎貓。
04 為何會出現在哈爾濱?
從紅尾蚺的分佈範圍和生活習性來看,它只分佈在國外,國內也只有在我南方地區才會有巨蟒出沒,而郭先生的魚塘為何會出現紅尾蚺呢?
紅尾蚺出現在魚塘,大概率是人為養殖,之後人為放生或者逃跑,然後溜進魚塘的,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野生的紅尾蚺,體重多在50斤以內,這這隻已經達到了百斤,很顯然不屬於自然界的物種;
二,我國北方沒有出現過野生的巨型巨蟒,因為最適合巨蟒生存的溫度在30度以上,低於30度,它們將停止生長,甚至可能死亡。
所以,這隻紅尾蚺大概率是人為放生的。
05 作為寵物的紅尾蚺,國內可以養殖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紅尾蚺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雖然我國沒有紅尾蚺,但是紅尾蚺被阿根廷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我國也在公約內。
2020年6月,在江蘇吳中區,男子馮某非法養殖32隻紅尾蚺,並非法在網上售賣,被取保候審。
結語
俗話說:長得越怪,判得越快;長得越丑,判得越久。隨着我國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還有人為發生的一些未知物種,當我們發現時,在確保自身安全時,記得第一時間報警,交給人民警察處理。#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