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2021年08月27日22:49:08 寵物 1545

新華社蘭州8月27日電乾旱少雨,荒涼壯美的戈壁、沙漠,這是許多人對我國西北地區的印象。但這裡一直是這樣嗎?把時間倒退回數千萬年前,這裡也曾水草豐茂、森林密布,巨犀鏟齒象等熱帶、亞熱帶動物先後在這裡棲息繁衍。

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 天天要聞

(海報圖片由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提供)

西北地區為何會變為今天的模樣?在數千萬年的時間緯度中,這種變化又是如何發生的?

在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的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專家從史前動物的化石遺迹中找到了答案。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主要從事晚新生代哺乳動物、陸相地層和環境演變研究,他經常往返於甘肅省臨夏州與北京之間。臨夏地區因為特殊的盆地地形,保存了大量完整的遠古哺乳動物化石。如今,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館藏化石標本已超過3萬件。

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 天天要聞

和政地區地層剖面(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供圖)

這些數量龐大的化石標本是解開西北氣候變遷「密碼」的重要線索。

鄧濤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臨夏盆地不同年代地質沉積層中的化石,先後指向了存在於本地區的4個不同的動物群,按照時間順序,分別是巨犀動物群、鏟齒象動物群、三趾馬動物群和真馬動物群。每個動物群又對應着不同的自然環境。「適者生存,每個時期的主導動物群都能適應當時的環境。」鄧濤說。

由此,我們可以「解密」以臨夏地區為代表的中國西北,乃至中亞內陸地區,在過去數千萬年中,氣候環境發生了怎樣興衰往複的變遷。

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 天天要聞

這是復原後的三趾馬骨架(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走進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左側一個史前動物的巨大復原塑像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它有長長的脖頸,站立時肩高可達5米。這就是巨犀,生活在距今4200萬年至2100萬年前,是一種體型高大的哺乳動物,以取食樹冠頂部的樹葉為生。「巨犀在茂密的森林裏沒法行動,可以推測,當時西北是以疏林為主的自然環境。」鄧濤認為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濕潤,甚至有點炎熱。

和政地區出土了大量鏟齒象骨骼化石,博物館擁有從三四個月到40多歲的鏟齒象頭骨,甚至還復原了一具鏟齒象的骨架。專家介紹,鏟齒象是繼巨犀後在臨夏地區發現的第二個大型動物群,它們生活的時代是全球暖期,溫度比現在的平均溫度至少高4攝氏度至5攝氏度。鏟齒象以鏟食水草為生,說明當時中國北方遍布湖泊、河流與茂密的森林。

而隨着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暖期結束,鏟齒象動物群迅速被三趾馬動物群替代。在博物館內,記者看到一具三趾馬復原骨架。與現代馬不同,它的每條腿上有3個腳趾,擅長在開闊地帶奔跑。據介紹,當時西北地區森林退化、草原興起,特別適合三趾馬種群生存。「那時候有點類似於現在的東非大草原,乾旱而炎熱。」鄧濤說。

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 天天要聞

這是復原的三趾馬生活場景(新華社記者 馬莎 攝)

時間推移到距今250萬年前,一種名為真馬的種群出現,這也是第四個在臨夏盆地出現的主導動物群。由於全球進入冰期,西北氣候更趨乾旱寒冷。「這一時期有大量食肉動物存在,它們是食草動物的天敵,奔跑、進食速度不如真馬的三趾馬動物群已不適應當時的環境。」鄧濤解釋,真馬更類似於現代馬,每隻腳只有一個腳趾,這使得真馬的奔跑速度更快。

遠古發現|西北一直乾旱少雨?聽聽史前動物怎麼「說」 - 天天要聞

這是埃氏馬(真馬的一種)復原骨架(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供圖)

「在我國西北地區,動物群的變遷不僅與全球氣候密切相關,更受到青藏高原隆升這一地理因素的影響。」鄧濤和他的團隊發現,在青藏高原南北兩側,都有巨犀化石出土,說明當時高原遠未隆升到現在的高度,巨犀動物群還能自由穿行。「我們推測當時隆升的高度在2000米以下。」鄧濤說,而到鏟齒象時代,高原南側已無該種群分佈的蹤跡,表明高原已經隆升到阻礙鏟齒象自由遷徙的高度,「可能在3000米以上」。

據了解,科學家通常根據動物的分佈、身體結構、牙齒齒冠高低、食物類型等來判斷當時的氣候環境。而一些植物的花粉化石、孢子化石等則可佐證這一判斷。

「臨夏盆地是一個很特殊的地區,這裡就像一部『高原史書』,完整記錄下西北地區的氣候變遷與青藏高原隆起過程。」鄧濤說。(完)

新華社記者 胡偉傑、楊雅婷、馬莎

寵物分類資訊推薦

暴打美國農場主,中國狂買巴西大豆! - 天天要聞

暴打美國農場主,中國狂買巴西大豆!

關稅戰第一棒,打痛美國農場主! 美國關稅一下來,中國轉頭就向巴西訂購了40船大豆,至少240萬噸! 在這場中美關稅戰中,美國農場主已經成為第一批最大受害者。為什麼?因為農業才是最....
寵物狗也能上學堂!「00後」店長開了家「寵物託兒所」 - 天天要聞

寵物狗也能上學堂!「00後」店長開了家「寵物託兒所」

「豆包坐好,來,轉圈,站好。」「你們都坐好,來,握手,你也握手。」4月11日,長江雲新聞記者走進位於武漢江岸區的這家「寵物託兒所」,「00後」店長李韻正在對寵物狗們進行站定、握手、拒食、餐前等待等基本口令的教學。這家開在武漢鬧市區里的寵物託管店,是武漢首家中小型犬「寵物託兒所」,與其他寵物託管店不同的是...
到底有多少鸚鵡是活活嚇死的?答案你意想不到! - 天天要聞

到底有多少鸚鵡是活活嚇死的?答案你意想不到!

一位飼養者曝照被暴風雨嚇死的虎皮鸚鵡該飼養者發帖子哭訴提醒大家,在所有的鸚鵡里,玄鳳鸚鵡絕對是「膽小鬼」中的冠軍! 它們膽子小到什麼程度呢?誇張點說,它們甚至可能被自己嚇死! 只要有一丁點兒風吹草動,它們就會瞬間炸毛,二話不說直接起飛逃命,
湖北立法規定:烈性犬、大型犬不得進電梯 - 天天要聞

湖北立法規定:烈性犬、大型犬不得進電梯

極目新聞記者 呂銳 趙貝 極目新聞記者11日從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湖北省電梯安全條例》將從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一條例是湖北省首部關於電梯安全的綜合性法規,實施後將為加強電梯安全工作、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電梯故障及事故隱患等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武漢一小區加裝電梯(資料圖)近年來,湖北省電梯...
養狗久了才明白,狗狗經常嗚嗚叫,原來是在給你這些信號! - 天天要聞

養狗久了才明白,狗狗經常嗚嗚叫,原來是在給你這些信號!

「半夜,我家狗子突然趴在床邊嗚嗚叫,嚇得我一激靈,結果它淡定叼來空碗——原來這貨是餓到失眠了!」看到一位鏟屎官的吐槽讓我笑到肚子疼。狗狗的「嗚嗚叫」看似千篇一律,實則暗藏玄機!今天就來扒一扒狗子「哭唧唧」的7大潛台詞,讓你秒懂汪星人的內心O
寵物「坐」高鐵 首批「乘客」已經出發! - 天天要聞

寵物「坐」高鐵 首批「乘客」已經出發!

出示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現場稱重……4月10日上午,來自北京的兩隻寵物犬和一隻寵物貓成為高鐵託運寵物試點服務的首批「乘客」。它們和主人同乘G119次列車一同去往濟南西站。列車上,三隻寵物有着各自的座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