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建川博物館聚落 發文稱,據獸醫表示,該博物館飼養管理的14歲母豬「豬堅強」已經進入彌留狀態,「只在須臾」。
消息發佈後,引發不少網友感慨。
「豬堅強」今年14歲
相當於人類近百歲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成都彭州市龍門山鎮團山村村民萬興明家的一頭母豬被埋入廢墟。當時1歲多的它靠吃木炭和水頑強維持生命,被困36天後終於得救,體重從原來的300斤減到僅100斤。從此,這頭豬獲名「豬堅強」,後被建川博物館收藏飼養,至今已有13年。
5月10日下午,建川博物館副館長何菊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如今「豬堅強」已經14歲了,「豬的一歲相當於人類的6至7年,現在的『豬堅強』已經接近人類的百歲。」
「豬堅強」來到建川博物館後,很受遊客關注。何菊說:「它的圈舍門口常常有遊客排隊參觀,我們也會組織人負責維持秩序,讓它過好自己的生活。」
據介紹,目前「豬堅強」每天都會吃兩頓飯,「這些飯都是飼養員特製的,它現在吃飯還比較好,但是壽命大了,膝蓋關節大不如前,需要我們的飼養員扶着才能起來。」
何菊說,以往「豬堅強」非常愛乾淨,每天都要出圈舍「遛彎」,到指定的地方排泄,「雖然飼養員現在每天都會給它的圈舍打掃好幾次衛生,但最近我去看它的時候,還是能聞出來圈舍內的味道比以前大,這說明它的狀態大不如前了。」
「豬堅強」未來會被製成標本
「一般來說,豬的壽命在13到15年之間,『豬堅強』在豬里已經是高壽了。早在去年春節的時候,我們就擔心『豬堅強』能否撐過那個冬天,當時我們給圈舍添上了稻草和棉花,但因為天氣冷,我們能明顯看到它在發抖。就是這樣,它還是一直撐到了現在。」何菊說,博物館將盡全力,照顧好「豬堅強」的生活,直到它生命的最後一刻。
不過何菊坦言,目前博物館方面已經在為「豬堅強」的離開做準備。「我們此前為它修建了新的圈舍,計劃未來將它做成標本,放在這座圈舍內,讓它作為汶川地震的一段歷史記憶,繼續展現給遊客。」
據介紹,目前博物館在和一些標本製作單位接觸,希望找到最合適的標本陳列方式,比如較先進的樹脂、塑化標本等。
何菊說:「我們訂購了冰櫃等,並請獸醫來為它做檢驗檢疫。就是在這次檢驗檢疫時,獸醫確認『豬堅強』已經進入彌留狀態了。」
「豬堅強」曾經被克隆過
何菊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豬堅強」在1歲多時曾做過手術,因此喪失了生育能力。
據了解,曾有企業為「豬堅強」做過克隆實驗。何菊表示,當時有兩頭克隆的「豬堅強」被送到博物館,「這兩頭克隆豬長得很像『豬堅強』,就連背上的斑點都很像,遺憾的是,因為種種原因,這些克隆豬的壽命沒能追上母體的『豬堅強』。」
「『豬堅強』是汶川地震留給我們的一段珍貴歷史記憶,我們希望它能活得更久一些。」何菊表示,還有兩天就是「5·12」汶川地震13周年,「希望『豬堅強』能夠堅持到那一天。」
網友評論
葉綺綺吃西瓜不削皮皮:2018年去看過它,那時候在陽光下躺着,胖胖的,可可愛愛,沒想到三年後
歐拉拉是個好孩子:去過三次建川博物館,第一次是2008年的5月11日,票根還存着,第二天就大地震了……後兩次去都有看到豬堅強,聽導遊一遍又一遍的講解,真的好感動。這一生,用力地活過,很棒哦
全是狗糧呀:二師兄,馬上就「5·12」十三周年了,堅持住啊!
陳相2010:我個人關注的並非是一隻豬,而是那段記憶。它確實是個奇蹟,是生命的延續,加油天蓬元帥。
Minoz_彤寶貝:是的……它並非只是一隻豬,而是關於那段共同記憶的緬懷深思。它是一個奇蹟,生命的奇蹟。它是一個符號,堅強的符號
我不想讓它走……也不想讓它難受
來源:北青-北京頭條
瀋陽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瀋陽網)編輯:逄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