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曾被眾人視作「才女」的房琪人設崩塌。
當看過房琪在《浪姐》節目中的種種表現後,我愈發覺得,每個人都應找准自身擅長的領域去施展才華。
並非所有的工作機遇都能被穩穩拿捏,一旦選擇失誤,極有可能將自己多年積累的良好口碑徹底毀掉。

就拿房琪拒絕葉童組隊邀請的那段情節來說,看過之後便能深刻理解網友們為何紛紛吐槽她。
葉童老師在向房琪發出邀請時態度極為誠懇,言辭也充滿誠意。
葉童老師說道:「我感覺到你的創作能力很高,我想表演也和創作有關,如果你願意加入我們的話,這個創作我想會更升華」。
僅僅這簡單的一兩句話,既精準地肯定了房琪在創作領域的才華,又明確地表達了想要攜手合作的強烈意願。

從葉童老師的神情可以看出,她是真心實意地期望與房琪合作,共同打造出優秀的作品。
在說完這番話後,葉童老師滿懷期待地注視着房琪,眼神中充滿了渴望。
然而,房琪的反應卻異常淡定。
房琪最終拒絕了葉童老師的邀請,並且說了一長段話來解釋自己的決定。
她表示:「葉童老師的選擇非常非常有誘惑,但是我真的很想要一個唱跳的舞台,但是如果這樣選擇的話,我又會非常擔心葉童姐姐的精力問題,但是我特別謝謝」。


說完解釋的話語後,房琪還小步跑過去與葉童老師擁抱了一下,試圖以此緩和氣氛。
葉童老師作為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的資深前輩,經歷過無數的風雨和波折,自然不會因為一個後輩的拒絕就顯露出不悅之色,始終保持着微笑,展現出了良好的修養。
但就在此時,房琪說出的一句話,如同點燃了火藥桶,瞬間將自己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她對葉童老師說道:「我希望姐姐玩得開心,我希望你一直都玩得開心」。

葉童老師聽到這句話後,反應十分耐人尋味。
她先是輕輕閉上眼皮,像是在短暫地調整情緒,緊接着臉上的笑容也逐漸收起,隨即回懟房琪道:「我一直都玩得很開心,可你這般懷疑我的精力,我覺得你真的有問題」。
剎那間,現場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空氣中彷彿瀰漫著濃濃的火藥味。

其他姐姐們見狀,都在一旁饒有興緻地看着這場突如其來的「衝突」。
葉童老師連着微笑着擺擺手,接連說了兩次:「算了,我不喜歡糾結」。
隨後,葉童老師選擇了李晟,兩人愉快地組成了一隊,現場氣氛也逐漸恢復輕鬆。

爭議背後,原因剖析
這句「不喜歡糾結」,讓我仔細琢磨出了房琪的表現和說辭遭人厭煩的緣由。
房琪在拒絕邀請時,話語中反覆出現「我特別特別想……」「我真的真的……」這樣的表述。
她或許自認為這種表達方式以及所展現出的內心糾結,能夠向對方傳達出「我其實內心真的很認可您,只是由於某些原因……所以您應該能夠理解我並非故意拒絕您」的意思。
然而,恰恰是這種看似複雜的表達,讓房琪給大眾留下了一種「裝模作樣」的不良印象。

實際上,組隊本就是一個雙方相互選擇的過程,房琪當然擁有拒絕他人邀請的權利,並且相信以葉童老師的閱歷和胸懷也絕對不會因為一次拒絕就心生怨恨或情緒失控。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房琪在拒絕時的態度不夠乾脆果斷、清爽利落。
按照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直截了當地做出選擇,這才是真誠待人的表現。

像房琪這樣擺出一副極為為難的模樣,在言語和態度上反覆糾結,反而會讓他人覺得她缺乏應有的誠意。
房琪給出拒絕的理由是擔心葉童老師精力不足,乍一聽,似乎是在為他人考慮。
但大家仔細想想,葉童老師自己都毅然決然地選擇參加《浪姐》這檔充滿挑戰的節目,足以證明她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怕吃苦受累,不懼任何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房琪還以精力問題作為拒絕的理由,也難怪葉童老師會感覺自己被質疑了。

更為不妥的是,房琪在拒絕別人之後,還特意強調我希望你玩得開心。
如果房琪身處主持人的角色,在自己的主持主場說出這樣的話或許並無不妥之處。
但關鍵在於,在《浪姐》節目中,她與葉童老師的身份是完全平等的,兩人都是受節目組邀請前來參加表演的嘉賓。
在這種平等的情境下說出這樣的話語就顯得極不合適了。

況且葉童老師在一開始邀請房琪時,就已經明確表明是希望藉助房琪的創作能力,讓團隊的表演創作得到升華。
而房琪此時說出的這番話,聽起來就難免有陰陽怪氣之嫌,容易讓人產生誤解。
葉童老師回應說自己一直都很開心,其內在含義是表明自己本身心態良好,一直都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和工作,但對於表演和創作,自己始終秉持着認真嚴謹、務實負責的態度,絕非像房琪話語中所暗示的那樣,只是來節目中「隨意玩玩」。

葉童應對,盡顯風範
我將這個片段反覆觀看了許多次,不得不對葉童老師把控場面的能力表示由衷的欽佩。
她的應對方式堪稱巧妙,完美詮釋了「你若輕視於我,我定會適當表明態度;但在公開場合,我也不會讓氣氛陷入尷尬僵局,轉頭仍能與大家和諧相處、談笑風生」的處世智慧。
這才是真正見過大世面、閱歷豐富的資深藝人應有的表現啊。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承認,葉童老師如今已經62歲高齡。
無論是從在國內的知名度、觀眾對她的喜愛程度,還是人生經歷的豐富程度以及在娛樂圈積累的深厚經驗來看,葉童老師都堪稱行業內的佼佼者。
我們切不可小瞧任何一位在40歲之後依然能夠在娛樂圈站穩腳跟、持續發光發熱的女性。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其實存在着一個不太為人所熟知的潛在規則。
那就是在面對那些比自己優秀得多、厲害得多的人時,千萬不要試圖刻意賣弄自己所謂的高情商,炫耀自己說話做事如何滴水不漏、完美無缺。
對方或許不會當場拆穿你的這種行為,但在內心深處一定會默默地與你拉開距離。

在這種情況下,保持謙虛低調的姿態,展現出質樸實在的一面,秉持真誠待人的原則,往往才是更為有效的人際交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