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噴漆廢水處理案例:汽車配件與傢具家私,方法一樣嗎?
在工業生產領域,噴漆工序是眾多產品製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從日常接觸的金屬製品、傢具、家電,到大型的汽車製造,都離不開這道關鍵工序。由於不同產品的使用需求和設計風格各異,所採用的漆料也各不相同,這就導致汽車配件和傢具家私產生的噴漆廢水在成分和性質上存在差異。那麼,針對這兩種不同來源的噴漆廢水,處理方法是否相同呢?
噴漆廢水主要源於噴漆過程產生的噴霧,通過水簾櫃等收集裝置匯聚而成,是典型的工業廢水。這類廢水因漆料成分、生產工藝的不同,呈現出複雜的污染特性。
汽車配件生產中的噴漆廢水,雖然有機污染物濃度不算極高,化學需氧量(COD)大致處於中等水平,但含有大量懸浮物,並且存在生物難以降解的物質,可生化性指標(B/C 值)較低。這意味着微生物難以直接對其中的污染物進行分解代謝,處理時必須着重考慮懸浮物去除以及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
傢具家私生產產生的噴漆廢水,COD 濃度相對更高,同時存在大量懸浮物與可溶性有機物。高濃度的污染物和懸浮物,不僅增加了處理難度,也使得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差,同樣需要有效的預處理手段來降低污染物濃度、改善水質。
儘管汽車配件和傢具家私噴漆廢水在污染物濃度等細節上有區別,但核心特點一致:懸浮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且普遍缺乏微生物生化處理所需的營養物質。基於這些共性,「混凝氣浮 + 生化處理」 成為常用的處理組合。
在噴漆廢水處理流程中,預處理環節的混凝氣浮工藝起着關鍵作用。
該工藝通過向廢水中投加特定藥劑,藥劑水解產生的物質能中和懸浮物與膠體表面的電荷,使原本相互排斥的顆粒失去穩定性。同時,藥劑還能在顆粒之間形成 「橋樑」,將它們連接聚集,形成較大的絮體。此時,氣浮設備產生大量微小氣泡,這些氣泡附着在絮體上,使絮體的浮力增大,快速上浮至水面。最後,利用刮渣機將水面的浮渣刮除,收集後的浮渣排入污泥池進行後續處理。經過混凝氣浮處理,廢水中的大量懸浮物被有效去除,出水 COD 濃度顯著降低,懸浮物(SS)濃度也大幅下降,為後續生化處理創造了有利條件。
生化處理階段採用水解酸化法與接觸氧化法相結合的工藝。
水解酸化過程利用兼性微生物的作用,將廢水中的非溶解態有機物截留,並逐步轉化為溶解態有機物。一些難以被微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在這一過程中被分解為易於降解的小分子物質,如有機酸等。通過水解酸化,廢水的可生化性得到大幅提升,污染物降解速度加快,更適合後續的好氧生物處理。
接觸氧化法是在處理池中設置填料,微生物在填料表面附着生長,形成生物膜。當廢水流經生物膜時,其中的有機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附、分解。微生物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將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等無害物質。在好氧環境下,微生物的活性得到充分發揮,對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深度降解。經過二沉池的沉澱分離,去除生物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活性污泥等物質後,出水 COD 濃度可降至較低水平,懸浮物濃度也符合排放要求,達到當地規定的排放標準。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儘管汽車配件和傢具家私噴漆廢水存在一定差異,但基於共同的污染特性,採用 「混凝氣浮 + 生化處理」 的組合工藝,能夠有效實現廢水凈化。在實際工業廢水處理中,針對不同來源、不同特性的廢水,需深入分析其特點,合理選擇處理工藝,才能確保廢水達標排放,實現工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