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裝修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全包,也就是說,所有的事項都包給裝修公司,包括裝修材料的採購、施工等等。
還有一種是半包,就是自己負責採買東西,施工方面交給裝修公司。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裝修形式,有一個環節一定要重視,一旦完工,想要改動就會非常麻煩,那就是瓷磚的選擇。
大家去逛瓷磚市場的時候就會發現,瓷磚的種類多到讓人眼花繚亂,並且不同種類的瓷磚價格也差別很大。
最便宜的瓷磚一片只要一二十元,但是貴的卻要五六百塊錢一片。外行人肯定要問了,差價這麼大,到底區別是什麼?30塊的瓷磚難道一定比300塊的差么?
下面我就以一個裝過3套房子的業主身份,從4個方面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兩種瓷磚的區別在哪兒?
1、尺寸不同價格也不一樣
瓷磚的差別那麼多,最容易看出來的一個區別就是尺寸了。就拿大磚來說,市面上的主要有以下兩種,一種是800*800規格的瓷磚,另外一種是750*1500規格的瓷磚。
所有的品牌在定價的時候,一定會參考尺寸的大小,基本上750*1500規格的瓷磚要比800*800規格的瓷磚貴不少。
這種尺寸上的價格區別,我們作為業主還是很容易理解它們之間的差價原因。
因為大規格的瓷磚貼在地面上,所需要的數量更少不說,完工後的縫隙也更少,清潔起來也更加方便,最重要的是大規格的瓷磚鋪設出來的效果也會更高級一點兒。
2、種類不同價格也有區別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去採購瓷磚或者是其他的物品的時候,銷售上來就告訴我們一堆不理解的專有名詞。
當時,小編簡直被銷售的各種銷售術語搞得暈頭轉向,什麼瓷片、什麼拋釉磚、還有通體大理石瓷磚、岩板什麼的,不過我也做了很多的功課。
首先是拋光磚和拋釉磚,這兩種常見的瓷磚比通體磚的價格肯定是要低一點點兒的,岩板的價格比前三個都高。
還有一種叫作「微水泥」的材質,也是眼下比較流行的,它的價格比岩板還要高。
但是有一點值得肯定,這些瓷磚雖然聽起來高大上,其實本質還是瓷磚。大家知道了不同種類瓷磚的製作過程就知道我說的是什麼意思了。
所謂通體大理石瓷磚,就是在拋釉磚在製作的過程中,仿製了大理石的紋路,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在瓷磚的坯體裏面加入一些色料。
岩板聽起來也是挺高大上,做法就是把石粉、石英石等東西加到黏土裏面,然後用萬噸級的壓機壓制,之後再用超高溫燒制而已,原料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總而言之,瓷磚的種類雖多,但都是鋪在地上的東西,千萬不要被商家的噱頭忽悠,按照自己的預算選擇喜歡的款式就可以,反正買回來的都是「瓷磚」。
3、吸水度的差別
吸水度的高低是判斷瓷磚品質的一個標準,吸水度越低的瓷磚,品質越好;相反吸水度高的瓷磚容易滲色,品質就要差一點兒。
但是其實我們也不用過分追求低吸水度,畢竟這個標準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這是因為壓制岩板的壓機級別在2—3萬噸,製作出來的瓷磚自然有更高的密度,吸水率低、不容易滲色等優點自然就來了。
岩板的吸水度在0.02%以下,一般的瓷磚在0.3%左右,普通的瓷磚根本不需要那麼高噸位的壓機,密度自然就差一點兒。
所以瓷磚和岩板的區別主要在於壓制的過程,普通的瓷磚也可以用於地面鋪設,而高密度的岩板一般廣泛應用於廚房的檯面,可以有效避免一些髒東西把檯面弄髒。
4、品牌溢價問題
眾所周知,裝修行業的水很深,特別在品牌溢價方面,大品牌的瓷磚在廣告方面投入更多,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品牌的瓷磚溢價自然要高一點兒。
在裝修領域,不管是選擇大品牌還是小品牌,其實都是可以的,如果你更喜歡品牌的話,自然也可以考慮更貴一點兒的。
但是,無容置疑的是越貴的瓷磚,包含的品牌溢價肯定也更多,並不是說品牌越有名,瓷磚的質量就越好。
對於一般的普通家庭來說,不想交這個智商稅的話,幾十塊一片的瓷磚已經足夠了,畢竟是踩在腳底下的東西,如果太貴的話,有點兒浪費。
【寫在文末】
建議大家裝修時瓷磚選800×800的拋釉磚,每片的價格大約在60元左右即可。一般家庭就不要太追求高端瓷磚了,例如岩板、微水泥、微晶石等等,完全沒必要投入。
因為等你入住後就會發現,在客廳里的瓷磚,有很大一部分會被茶几和沙發擋住,而卧室的會被大床擋住,所以選擇普通瓷磚足矣。
另外,建議大家盡量選擇產地是廣東的,那裡的瓷磚質量更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