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一位花友的留言,他詢問:「花盆裡的土壤發生了板結,聽說蚯蚓能給土壤鬆土,能不能買幾條蚯蚓丟到花盆裡,讓蚯蚓給花盆鬆土呢?」
花盆裡有蚯蚓,究竟好不好?要不要把蚯蚓清理掉呢?相信不少花友都有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蚯蚓的利弊
在人們的印象中,蚯蚓一直是益蟲。在自然界中,只要蚯蚓比較多的土壤,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一定是非常肥沃的優質土壤。而在劣質土壤中,蚯蚓就繁殖得很少甚至一條都見不到。有時候為了發酵肥料,有經驗的老農還會特意往肥料堆里放些蚯蚓,肥料發酵的速度會更快,肥力也會增強。
蚯蚓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昆蟲。它會像蛇一樣不停地在地下活動,以腐爛的樹葉、樹皮等植物的殘骸為食。植物殘骸被蚯蚓吃下,經過消化再排出來就是蚯蚓糞。蚯蚓糞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有機肥,可以使堅硬的土壤變得疏鬆,增加土壤肥料,增強土壤里各種益生菌的繁殖,促進各種植物的生長。因此,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有一句名言:「世界上除了蚯蚓糞之外沒有沃土。」從這個方面來看,蚯蚓絕對是益蟲無疑。
可是,蚯蚓在花盆的土壤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花盆的空間特別小,土壤很有限。將蚯蚓放入花盆裡,哪怕只有一兩條,土壤的空間也是不夠的。蚯蚓與根系一起擠在狹小的盆土中,蚯蚓的天性就是在土壤里不斷竄動,活動得多了,就會對植物的根系帶來傷害。
下面這張是蚯蚓在花盆裡活動的對比圖:
我們可以看到,蚯蚓竄動過後,會在土壤內部留下很多空洞。這些空洞,如果是在自然界的野外,能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發生在花盆裡,狹小的盆土裡出現大量的空洞,會嚴重阻礙植物的根系的生長。
我們要養花,自然少不了要給花草澆水。倘若是沒有蚯蚓的花盆,土壤是一整塊的,澆水之後,水分會慢慢在整個土壤中擴散,最後整個土壤都是濕潤的。但如果土壤里有了蚯蚓,澆水之後,大量的水分會從蚯蚓留下的空洞中流走。而且因為空洞的存在,水分也不能完全在土壤中擴散。花盆裡的土壤會變得一些地方濕潤,一些地方乾燥。長在乾燥的土壤里植物根系會慢慢因脫水而枯萎,最後導致花草的根系大量死亡。
所以,儘管在自然界,蚯蚓確實是益蟲,花園的地里有蚯蚓,對地栽植物是非常好的。但如果把它放在花盆裡,反而弊大於利,害處多多。盆栽的花卉植物,盡量不要讓蚯蚓留在土裡。
花盆裡有蚯蚓該如何清理?
既然我們知道了花盆裡有蚯蚓對花草不好,那麼那些土裡已經有蚯蚓的花卉,應該如何把蚯蚓清理掉呢?
花盆的空間比較小,蚯蚓能吃的東西有限,所以一般來說是不會有太多蚯蚓的,通常也就2~3條。我們可以直接給花草翻盆,把土壤中的蚯蚓用手挑出丟掉,再用新土栽種花草。
倘若花盆裡蚯蚓太多或是實在不想換土,花友們也可以使用一些殺蟲劑殺死蚯蚓,常有的藥劑有茶枯、小白葯。
將茶枯粉撒在土壤表面,每次澆水的時候,茶枯粉的成分會隨水滲入土壤里,將蚯蚓殺死。(茶枯是油茶籽榨油後的殘渣,在農產品店能買到)除茶枯外,也可以使用小白葯。將小白葯按說明書比例埋入土壤,(小白葯是一種殺蟲劑,可以在網上買到)小白葯會很快釋放藥效,將土裡的蚯蚓以及其他昆蟲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