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將趙雲死後葬哪了?千年後此地建學校引軒然大波

提起三國的名將,趙雲是個不得不提的牛人。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他有三大特點。

一是長得帥。趙子龍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是一位美男子。二是本領高。趙雲武藝超群,手擼一桿長槍,無人能掠其纓,被後世尊為蜀漢五虎上將之一。三是為人忠。他起初是公孫瓚的部將,建安五年,遇到明主劉備後,選擇了不離不棄。他首戰便在新野生擒夏侯蘭,並勸降之。建安十三年,趙雲在長坂坡一人獨闖曹軍,連戳曹營五十餘將,保護了後主劉禪和劉備的甘夫人,威震華夏。建安十六年,截江奪阿斗,捏爆東吳陰謀,力保劉備長子沒有落入虎口。

四是品行好。趙云為人正直,品行端正。平定桂陽郡時,拒絕趙范的美人計;劉備佔領益州後,欲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力諫應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使百姓安居樂業;箕谷退兵時,謝絕諸葛亮賞賜,將賞賜的物資納入府庫,寒冬的時再賞賜給將士們使用。

勇猛、英俊、忠誠,正直,也正是因為這樣,趙雲成了百姓心目中最喜愛的英雄人物。他的「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也成了三國的曠世之言。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病逝,蜀漢有「賜葬大臣於生地或主要活動地」的葬制,後主劉禪便「敕葬趙雲於成都錦屏山之東」, 也就是四川省大邑縣東郊的錦屏山,

同時追封其為「順平侯」。據悉,趙雲不但有很多陪葬品,而且還有他的貼身兵器——「龍膽槍」。

因為趙雲是知名人物,其墓地一直香火不斷,直到明朝末年時,因為戰亂而導致了趙雲墓被毀。趙雲墓雖然曾多次被毀,但是據後世考古學家研究,趙雲墓並沒有被盜過墓的跡象。一直沉睡於地下。

為什麼趙雲墓沒有人盜過呢?

民間曾留下了一個詭異的傳說。當年有人曾打趙雲墓地的主意,認為裏面肯定有價值連城的陪葬品,然而盜墓賊剛想動手發掘墓地時,突然出現了許多蛇,嚇得他們落荒而逃。此後民間便流傳趙雲墓有靈蛇守護的傳說。此後,就再也沒有人來挖趙雲的墳墓。

上世紀50年代,百廢待興的新中國為了教育的需要,在這裡建了一所中學,到了80年代改為大邑縣職業高級中學。而在辦學的過程中也拆除一些老建築,當時人們就想把趙雲的墳墓一併給挖出來。然而,就在大家圍繞着趙雲墓附近大肆挖掘時,天空突然下起磅礴大雨,剛挖出的土很快就又被衝到地下,就這樣,挖了三天三夜也沒挖出什麼來。第四天,當眾人選擇放棄時,大雨也停了,這個現象令人驚嘆不已。

其實,現在之所以沒有對趙雲墓進行開發,主要是其距離現在年代太過久遠,考古難度巨大。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考古學家不會隨便對其進行挖掘,怕造成影響和損失。因此,趙雲墓中究竟是什麼情況也不得而知,其「龍膽槍」在不在墓也成了謎團。

現如今,新修復趙雲墓位於四川省大邑縣東郊的錦屏山。其墓前建有一座子龍廟,正中豎有高2.5米、寬1米的墓碑。上面刻有「漢順平侯趙雲墓」七個篆體大字,兩側刻有填金對聯「赤膽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猶壯蜀國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