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東漢末年與三國,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那是一個混戰的時代,那同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候。我們或許談起曹操、劉備、孫權、袁紹等人時能夠說出他們很多事故,但是,很多人或許會忽略一個人,那就是公孫瓚。
公孫瓚出身貴族,但是因為母親地位低下,他也受到了影響,只能在郡中小吏。不過因為長相出眾,加有辯才,被涿郡太守賞識,招為女婿,從此公孫瓚人生發生變化,在岳父的支持下,他慢慢建立功勛,成為中郎將,在與烏桓人、鮮卑人作戰時,他勇猛向前,威震邊疆,加之後來大敗黃巾軍,於是威名大震,當時有很多人都曾在他麾下效力,劉備三兄弟就在其中。
在《三國演義》中,公孫瓚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如果不是劉關張三人曾為他效力,估計很多人都會忽略他的存在,然而事實上他是河北一支不可小覷的勢力,是袁紹統一河北時一大阻力。雖然他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是在手下三大名將卻是在亂世中大顯身手,這三人分別是:趙雲、田豫、嚴綱。
首先說一說趙雲。趙雲投靠公孫瓚時籍籍無名,甚至被公孫瓚嘲笑,後來因緣巧合之下遇到劉備,逐漸受到劉備重用:長坂坡時,趙雲七進七出曹軍當中,一人護少主劉禪周全;劉備取得荊州之後,趙雲協同關羽守荊州,出任留營司馬、掌管內事;劉備奪取益州受阻時,趙雲率軍救援,攻下數個軍事要地;劉備安坐蜀地之後,趙雲名列五虎將之一。當然,以上既有《三國志》的記載,也有《三國演義》中的橋段,不管是趙雲成為五虎上將之一,還是劉備的貼身侍衛長,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趙雲投靠劉備,田豫也投靠了劉備,只是田豫是先投靠劉備,再投靠公孫瓚,只是沒過多久之後,公孫瓚敗於袁紹手中,田豫不願意為袁紹效力,轉而偷去袁紹的對頭曹操麾下。田豫一開始都是被曹操授予文職,後來他跟隨曹彰征伐烏桓時,利用計謀大破烏桓軍隊。
最後要說的是嚴綱。嚴綱不同於前兩人,他一直跟隨公孫瓚,其他兩人都是投奔他人之後成長為名將,而他本身就是名將。公孫瓚能在東漢末年佔有一席之地,可以說全靠他培養出了一支戰鬥力非常強的近衛軍。這支近衛軍人人皆配白馬,善騎射,機動性高,殺傷力強, 而嚴綱就是這支近衛軍的老大,是公孫瓚在與北方游牧民族作戰時就出名的猛將,很多北方游牧民族將士都害怕他。
只可惜公孫瓚與袁紹爭霸失敗,近衛軍全軍覆沒,嚴綱不願意投降袁紹慷慨赴死,成為公孫瓚麾下三大名將中死得最早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