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失策了?剛剛和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歐盟的反制就到了!

據看看新聞報道,英國和美國已經就關稅貿易協議條款達成一致。英國政府同意進口美國食品和農業產品方面作出讓步,以換取美方降低對英國汽車出口的關稅。兩國沒有簽署實體文件。特朗普表示,美英協議的最終細節尚未成文。斯塔默表示,協議細節仍需「敲定」。同一天,歐盟委員會反制美國關稅的商品清單啟動公眾諮詢,涉及從美國進口的價值950億歐元產品。

作為同屬「五眼聯盟」的緊密盟友,美國和英國長期以來一直標榜着兩國之間的「特殊關係」,而這在貿易領域也不例外……在特朗普總統宣布達成他所謂的「全面」貿易協議後,英國成為了首個與美國簽訂貿易協定的國家。那麼,這份協議是否能成為特朗普政府與其他國家談判的「範本」呢?對此,荷蘭國際集團(ING)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表示,該協議「顯然不會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框架,因為英國的處境非常特殊——它是少數幾個貿易狀況相當中立的國家之一。」

特朗普和斯塔默(資料圖)

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全球大多數國家或地區徵收10%的基準關稅,同時,還對許多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關稅。隨後,特朗普政府又宣布,就關稅實施暫停90天。還對汽車、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25%的關稅。作為美國親密盟友,英國並沒有得到特殊關照,除了要繳納10%的基準關稅,還要繳納25%的鋼鐵、鋁和汽車的進口稅。在那之後,英國斯塔默政府一直在尋求降低關稅的協議。有媒體透露,在談判過程中,英國官員一度認為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混亂不堪」。

美國對英國保持商品貿易順差,2024年順差達119億美元。這意味着在談判桌上,美國天然佔據優勢。更關鍵的是,英國脫歐後經濟持續疲軟——2025年GDP增長預期僅1%,財政緩衝空間不足百億美元,而汽車、鋼鐵等核心產業又被美國25%的關稅死死壓制。對此,荷蘭國際ING首席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就分析評論稱:「英國處境特殊,它是美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唯一順差國,這讓特朗普找到了突破口。」所以:為了保住每年97億美元的汽車出口和3.7億英鎊的鋼鐵出口,英國不得不妥協。

英國政府(資料圖)

與此同時,針對美國的所謂「對等關稅」以及對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的關稅政策,歐盟將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歐盟委員會就反制美國關稅的商品清單啟動公眾諮詢。針對美國的「對等關稅」以及對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的關稅政策,歐盟將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歐盟指出,如果與美國進行的談判未能達成互利結果、促使美方取消關稅,歐盟可能對這些美國進口商品採取反制措施。歐盟公布的新聞公告顯示,此次諮詢旨在應對美國徵收的「普遍性關稅」以及針對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關稅。諮詢將開放至6月10日,涉及從美國進口的價值950億歐元產品,主要涵蓋工業和農產品領域。

北京外國語大學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崔洪建表示:歐盟這次的反制措施,體現了目前其在處理和美國關稅問題上的一個基本態度。一方面,歐盟最終希望和美國達成相互的妥協來解決關稅問題。現在從歐盟方面開出的條件來看,歐盟可以擴大部分美國產品進口,包括農產品、能源;歐盟也承諾可能會增加對美投資,以此來滿足美國方面實現再工業化的政策目標。但是,儘管有這樣的表態,現在歐美之間圍繞關稅問題的分歧仍然很大。

歐盟(資料圖)

自二戰以來,歐美在經濟、政治和地緣戰略領域合作密切,但美國單邊主義行為令歐盟強烈不滿。歐盟選擇通過反制措施捍衛自身利益,表明其在國際貿易規則問題上的強硬立場。這場關稅戰還對地緣政治產生潛在威脅。除了直接影響歐美經濟合作外,貿易摩擦可能進一步削弱雙方在其他領域的協作,例如北約軍事聯盟、氣候變化協議等。與此同時,歐盟是否會轉向亞洲市場,尤其是與中國深化經濟合作,也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