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質一:有體系 —— 從 「螺絲釘」 到 「系統構建者」
1. 從「線性思維」到「系統思維」
真正厲害的人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穩定高效地輸出。因此,他所身懷的技能一定是成體系知識與能力。
萬維鋼解讀《系統思維的藝術》指出,系統包含「元素、關係、目的」三要素,系統思維的關鍵是理順元素間的關係,避免「頭痛醫頭」的片面思維。
正如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所說:「系統思考就是看見整體的修鍊,讓我們看見相互關聯而不是單一的事件,看見變化的形態,而不是轉瞬即逝的一幕。」
2. 從 「見過體系」 到 「建過體系」
高瓴資本干嘉偉提出,優秀人才需具備兩個層次:一是「見過好體系」,接受過系統訓練;二是「建過好體系」,即從零搭建過體系,掌握底層邏輯。「這類人不是完全基於經驗,而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二、特質二:堅韌 —— 在挫折中積累 「反脆弱」 能量
得力幹將的堅韌,是歷經打擊仍能保持內心穩定,在坎坷中積累正向反饋。
1.「皮實」 是核心品格:阿里彭蕾(前cpo)選人時更青睞 「皮實」 的人,內心知道你自己是誰,自己內心是很定的,無論是捧你還是打你,外界的狀況都不會傷害到你。
任正非以 「燒不死的鳥是鳳凰」 作為華為挑選幹部的準則,曾國藩亦言:「凡享有大名者,無不從堅忍艱苦而成」「古來大有為之人,每於艱險之時,堅忍支撐得住,可做非常事業。」
2. 核心團隊是 「剩下來的」:
鄧康明(前阿里首席人力官)直言:核心團隊是剩下來的,而不是選出來的 ,核心團隊必須建立深層的連接與信任,因而必須是經風雨後見彩虹。
3.填坑力即核心才華:
面對不確定性,「填坑力」 是持續成長的關鍵。在迂迴中堅持做正確的事,積累個人信用、心理能量和深度人際關係,最終實現厚積薄發。
三、特質三:想像力 —— 在不確定中捕捉確定性的 「微光」
互聯網時代,得力幹將需兼具嚴謹與 「革命浪漫主義」,在混沌中找到方向。
1. 管理不確定性的核心:
主將需 「擅於管理不確定性」,既要「嚴謹」,也要有 「革命浪漫主義」。要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要面對高度不確定性,需要一些革命浪漫主義,甚至需要一些孤注一擲的選擇。
2. 黑暗中的 「內在微光」: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指出,將領的作用是 「在茫茫的黑暗中,要能發出內在的微光」。
文字整理 筆記達人 鵝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