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月春節前,時任黑龍江軍區司令員的洪學智正忙於防區內的剿匪工作,突然接到了黃克誠的電話:
「你交接一下手頭的工作,立刻動身去哈爾濱,有重要任務要讓你完成,可能要讓你去前線,到六縱擔任司令員。」
洪學智立即動身,於1月下旬趕到了東北局所在地哈爾濱,並見到了已經在那裡等待他多時的東北民主聯軍首長。正如黃克誠所說,上面決定讓洪學智到一線部隊,擔任六縱司令員。
六縱是四野的王牌部隊,它下轄3個主力師,即16、17、18師。
16師的前身是參加過南昌起義的老部隊,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第二師。抗戰時期,該部被改編為115師685團志。皖南事變後,該部在黃克誠大將的率領下進入華中,改編為新四軍第3師7旅。後來進入東北,成為東北民主聯軍16師,師長為梁興初。該師是東北各野戰部隊中的頭等主力師之一。
17師的前身是原山東軍區渤海軍分區的地方部隊,集合起來後成為山東7師,進入東北後參加過山海關戰鬥,6縱成立時改編為17師,師長是龍書金。
這支部隊被譽為「東北各野戰部隊中攻堅力最頑強的部隊」,擅長爆破,人稱「攻堅老虎」。
18師的前身是山東8師,相比前面兩個師,其戰鬥力稍弱,但也堪稱中等主力。18師擅長突擊,善於村落戰鬥和鮑勃基礎,在攻堅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抗戰結束後,1新四軍3師7旅隨黃克誠進入東北,山東7師在師長楊國夫的率領下進入東北,山東8師在師長劉其人的率領下進入東北。
三個師會合後,整編為東北民主聯軍6縱縱隊司令員陳光,副司令員為楊國夫,政委劉其人。番號改為16、17、18師,三個師的師長依次為梁興初、龍書金、王兆相(閻捷三)。
總的來說6縱是一支比較老的部隊,戰鬥基礎鞏固,戰鬥經驗豐富,是四野絕對的主力軍。而陳光作為前115師的代理師長,山東根據地的重要創建者,由他來擔任該縱隊的司令員是名正言順的,為什麼總部卻決定將他換下,用洪學智來代替?
事情的起因可能要從「一下江南」中的焦家嶺戰鬥說起:
1946年12月底,北滿部隊南下越過松花江對敵發起進攻,以配合南滿的作戰。四野首長命令1縱進攻松花江對岸的塔木之敵,6縱則作為打援部隊,在岔路口上策應進攻塔木的1縱。
6縱16師先頭部隊在行軍經過焦家嶺時,遭遇了敵人的一股部隊,雙方隨即交火。據偵查員報告,據守在焦家嶺的,是國軍新一軍的兩個連和一個保安隊,共計700多人。
6縱司令員陳光、副司令員楊國夫隨即決定讓16師去保衛殲滅這股敵軍,17、18師繼續按原計劃前進。
16師接連發起數次進攻,打了一天一夜都沒能全殲敵人,最後才查明據守的敵人不是700人,而是一個團部,兩個營和保安隊一部,人數在1400人以上。
6縱首長於是又下令讓18師52團加入戰鬥,配合16師作戰。
經過一番苦戰,焦家嶺主陣地被我軍攻克,但守敵依舊在史家大院負隅頑抗,為了避免部隊的傷亡,我軍決定暫緩攻擊,重新組織力量,到黃昏再發起進攻。然而,守敵卻趁着這個空隙從西北突圍了。
16師46團隨即尾隨追擊,最終在17師和松花江部隊的協助下,全殲了這股敵人。
至此,持續了3天的焦家嶺戰鬥宣告結束。
在戰後的總結檢討會上,四野首長表揚了16師頑強作戰的作風,並重點表揚了16師47團團長宋維栻(開國少將)。
他同時也指出:「16師是頭等部隊,一個師打了兩天,傷亡很大,只佔領了一間房子……」
他認為,這和6縱首長對敵人判斷不周,對敵情掌握不夠充分,發起進攻的部署不夠完善有很大的關係,為此,他較為嚴厲地批評了6縱司令員陳光。
此戰結束時,時間已經來到了對東北戰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1947年。
從後來的歷史我們可以知道,1947年是東北民主聯軍轉入戰略性反攻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東北民主聯軍發起了夏季攻勢,打過松花江,進行了第三次四平戰役,隨後又接連發起了秋季攻勢和冬季攻勢。最終徹底扭轉了東北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為我軍最後解放全東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戰即將到來,四野首長在做通盤考慮時,必然要重新思考各縱隊的司令員人選,比如讓李天佑換萬毅,洪學智換陳光。
洪學智是四方面軍出身的將領,紅軍時期更多地是在做政工工作,曾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抗戰時期他開始指揮部隊作戰,成為軍事幹部,歷任新四軍鹽阜軍區司令員、新四軍3師參謀長、3師副師長等職務,開始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華。
45年率領新四軍3師進入東北後,他先後擔任遼西軍區副司令員、黑龍江軍區司令員,主要負責在後方剿匪,成績非常出彩,引起了四野首長的注意。而且他最初的時候,還兼任過一段時間的鐵路司令,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疏通了承德到遼西鐵路,確保及時運送大批幹部和部隊進入東北,被時任東北局書記彭真稱讚為「立了大功」。
前面已經說過,6縱16師的前身正是新四軍第3師7旅,洪學智對這個部隊是很熟悉的,這也是四野首長點將讓他出馬的一個原因。
洪學智接到黃克誠的通知後,立刻就趕到了哈爾濱接受任務,四野首長對他說:
「你在黑龍江完成了剿匪任務,前方需要你,你馬上到前線去擔任六縱司令。陳光身體不好,讓他休息一段,另行分配工作。(1月)8日的焦家嶺戰鬥,六縱雖然殲滅了新一軍1個團,但打法上未集中兵力。你到六縱後,一定要注意集中兵力問題。
你到部隊後,要同楊國夫、劉其人一道大膽管理部隊,大膽指揮作戰。六縱是有光榮傳統的部隊,你們一定要帶好、指揮好!」
洪學智領命而去,並在後來的日子裏不負所望率領6縱創造了一系列輝煌的戰果。
到解放戰爭後期,洪學智歷任15兵團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3兵團副司令員,並作為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後方勤務司令部司令員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繼續書寫了自己的人生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