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東捐港口上甘嶺 李嘉誠 228億賣港口特朗普?中國反殺早已布局

香港維多利亞港的浪濤拍打着兩個時代的迴響。

一邊是霍家船隊620艘巨輪劈波斬浪,用北斗導航在北極航道插上五星紅旗。

另一邊是97歲李嘉誠將巴拿馬運河港口打包賣給特朗普盟友,被港澳辦連發檄文痛批"威脅國家安全"。

兩位商界巨子的命運在2025年春天激烈碰撞,撕開了資本逐利與家國情懷的終極對決。

霍英東:從疍家仔到"紅色商人",137次穿越美軍封鎖線的生死抉擇

1950年朝鮮戰場零下40℃的寒冬里,志願軍戰士因凍傷截肢的消息刺痛了30歲的霍英東。

彼時聯合國43國對華禁運,香港商人集體沉默,唯有這個出身水上疍民、七歲才穿上第一雙鞋的窮小子,帶着"黑貓號"貨輪夜闖美軍封鎖線。

137次生死航行中,他創下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紀錄,把30箱盤尼西林和6000噸黑鐵皮送上祖國海岸,自己卻暴瘦到46公斤,遭遇港英當局三次抄家、國民黨特務的炸彈威脅。

"別人運棉布賺錢,他偏要運笨重的黑鐵皮。"

當年跟船的老水手回憶,霍英東在甲板上吼出的話至今震撼:"志願軍在前線流血,我們在後方流汗算什麼!"這種"倒貼式愛國"貫穿霍家三代。

1979年砸18億開發南沙灘涂,卻在估值300億時以1元轉讓3萬畝地皮給國家。

2020年武漢封城,霍家船隊滿載60萬噸抗疫物資壓得吃水只剩30厘米,18億運費硬砍到2.4億。

如今第三代霍啟剛帶着國產光刻機零件穿越北極冰層,郭晶晶戴着5毛錢發圈直播助農。

霍家620艘巨輪開闢12條戰略航道,硬生生從西方手裡奪回15%亞歐航運控制權,每條船配中醫理療室,給船員發三倍工資。

網友感慨:"別的豪門炫遊艇,霍家把貨輪變成移動的國土。"

李嘉誠:228億美元交易藏美軍條款,中國北斗提前布局"反殺"

當霍家船隊劈波斬浪時,長江和記實業正陷入輿論風暴。

2025年3月4日深夜,李嘉誠宣布以228億美元向貝萊德財團出售全球43個港口,其中包括巴拿馬運河咽喉要道。

交易協議中赫然藏着"白宮特別條款":美軍有權在"國家緊急狀態"時徵用港口,且需移交港口智能調度系統,這意味着中國貨輪的航線、吞吐量等數據將直通美國中情局。

這記"背刺"徹底激怒中國。港澳辦三天連轉《大公報》檄文,痛批"配合美國戰略圍堵";商務部啟動國安審查,直指交易違反《關鍵數據出境管理條例》。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智能碼頭系統已實現厘米級定位,裝卸效率比美式港口快70%,"現在搶走的港口,五年後全是需要貼錢維修的破銅爛鐵"。

諷刺的是,李澤鉅聲稱出售的是"低效資產",但被擺上貨架的巴拿馬港口年賺3.8億美元,而死死攥在手裡的鹽田港貢獻集團62%利潤。

網友扒出貝萊德CEO芬克三個月密會特朗普5次,每次會面後交易條款就更苛刻,辣評:"李超人的腰怕是快被特朗普的槍頂斷了。"

世紀拷問:賬本數字VS家國烙印,誰在書寫商業史?

這場商人的抉擇早已埋下伏筆。1954年霍英東想進軍房地產,卻被美英勢力修改土地條款逼到賤賣資產;而李嘉誠1993年收購加拿大赫斯基能源時,美國國會為他大開綠燈。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霍家三代人住80年代老房、停用私人飛機,卻讓中國中小企業每年省下幾十億物流成本。

李家近五年套現超4000億,96%資產轉移至離岸信託。

國家用最直白的方式給出評判:霍英東逝世時靈柩覆蓋國旗,享受國葬待遇;李嘉誠交易曝光後,長和系股價兩天暴跌8%。

當霍啟剛在北極破冰開道時,中國在秘魯的錢凱港突然宣布提前三年竣工,這個南美最大深水港搭配北斗系統,能完全繞開巴拿馬運河。

更讓美國跳腳的是,中國智能碼頭系統已拿下全球47%市場份額,美式港口正在淪為"數字孤島"。

"同樣是商人,霍老捐港口上甘嶺,李超人賣港口特朗普。"20萬條評論炸出民族情感的海嘯。

96歲的李嘉誠或許忘了,1950年那艘穿越美軍封鎖的"黑貓號"上,也曾有過熱血青年的模樣。

而歷史終將證明:真正偉大的商業傳奇,從不是賬本上的數字,而是駛向星辰大海時,那面永遠鮮紅的旗幟。

全球化的黃昏:資本無國界,但企業家有祖國

這場風波撕開了後全球化時代的殘酷真相。當美國通過貝萊德掌控全球10.4%集裝箱吞吐量時,中國正用"北斗+5G"重構航運規則。

當特朗普威脅對中國貨船加征150萬美元"入港費"時,中企已在秘魯建成可容納2.4萬標箱的智能碼頭。

霍啟剛近日在北極航線上的宣言猶在耳畔:"霍家船隊永遠聽祖國號令!"

反觀李嘉誠交易中那份致命的MOU(諒解備忘錄),不僅包含190億美元定金,更要求"遵守美國指令調整運營"。

這種設計把商業合同變成了政治投名狀,當美方要求對途經巴拿馬運河的中國貨船加征"安全附加費"時,運營方必須執行,否則將觸發天價違約金。

網友痛心疾首:"他賺的每一分錢,都可能變成射向祖國的子彈!"

港澳辦轉載《大公報》的檄文仍在回蕩:"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

從霍英東冒死運送戰略物資,到任正非拒絕交出5G數據主權,歷史反覆印證: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資本可以流動,但企業家的精神錨點永遠在祖國大地。

這場持續月余的輿論風暴,終將沉澱出一個清晰的答案,商業或許無國界,但企業家的良心必須有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