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的流傳程度,為什麼比不上《三國演義》家喻戶曉

三國演義》被評為中國四大奇書之首,文學創作的藝術價值可見一斑。而同時期也出了一本名著《隋唐演義》,為什麼流傳程度遠遠不如《三國演義》呢?

對於《隋唐演義》的眾多英雄人物,無論是刻畫、描寫人物的豐滿度,也是非常出色的。李元霸裴元慶羅成秦瓊等眾多少年英雄的橫空出世,在民間也是影響深遠。

那比不上的原因,是在於兩者之間的分別。

人物真實性。三國的人物,都是歷史上有史可查的。只是作者羅貫中進行了移花接木的方法,將人物的事件增加的增加、減少的減少;把英雄改成奸臣(比如曹操)、把默默無聞改成天下知名(比如龐統)。但這只是創作的方式,人物卻實實在在的存在。

隋唐時代,在作者褚人獲的創作上,更多採用了虛虛實實的手法。比如李元霸,原型是李淵的第四個兒子李玄霸,很早便夭折了。比如熊闊海、伍天賜這些草莽英雄,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只是為了創作的多樣化、故事的完整度。

真實性上,《隋唐演義》遠遠不及《三國演義》。

故事情節性。三國的故事,是原有的一段歷史。請看毛氏父子作的評語:蓋有天然之事,自然成天然之人;蓋有天然之人,自然成天然之文。

這段話的意思,是比喻《三國演義》渾然天成。有這段歷史,才有着歷史上的所有人物;有了這些人物,才自然而然成就了《三國演義》這部書。

隋唐演義也有同樣的歷史背景。它藉助唐朝李世民最終取得大唐天下,而營造的隋唐期間的所有故事。

可是隋唐的故事,就遠不及三國那麼精彩。不論武將,或是謀臣,都有着一些不真實的感覺。在情節上,自然也就不那麼緊湊。

人物真假性。三國時期的人物,經羅貫中的妙手一描寫,各個都栩栩如生,而且很真實。就算你明知他是假,也不自禁地會認為真。

比如代表性人物諸葛亮,很多「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上方谷」等等那些精彩無比的妙計,其實並不是諸葛亮創作的。可是經作者這麼一刻畫,就顯得這個人物多麼地了不起,自然觀眾的印象及其深刻。

但是隋唐時期的人物里,對人物的真實性太過於誇大,所以觀眾只會當一個熱鬧的段子來看,而不會融入到這個場景里。

比如李元霸,他的兵器是兩個大鎚,每個錘重400斤。不要說歷史上最厲害的猛將項羽拿不起,就是今天的奧運舉重冠軍也拿不動。

這就明顯太過於誇大,而且這種誇大的程度不止李元霸一個,還有很多。

忠孝道德觀。三國時期,正處在漢朝危亡、道德淪喪的時候。因此刻畫出關羽這個人物,作為忠孝道德的標準,深深映入老百姓的思想里。

關羽的忠孝、諸葛亮的道德、曹操的奸詐,都栩栩如生。老百姓自然能從這些人的舉行行為,判斷出自己的道德價值。

而《隋唐演義》在詮釋的道德觀方面,遜色太多。從隋煬帝弒父、烝母、殺兄的毫無道德行為,到苛政引起全國大亂、到處起義,究其原因,就是道德觀的喪失。

而後起義隊伍為了利益爭相殘殺、出賣,已經毫無人性可言。就算刻畫了幾個少年英雄的形象,在整體塑造上於事無補。

不否認《隋唐演義》也有很多亮點。比如賈家樓三十六結義,充分體現了英雄人物重義的性情、比如秦瓊為了不出賣朋友火燒批文,等等,在亂世中仍然在好漢們身上留存着寶貴的品質。

但是《三國演義》的亮點太多,以至於隋唐的亮點與之相比,就成為螢火之光以對皓月,實在不能相提並論。

不過《隋唐演義》依然是一部名著。雖然比不上三國,可中國歷史上又有哪一部小說能比得上《三國演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