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通被相師預測貧困餓死,漢文帝不信邪,結果卻助推這個結果

我們提到漢武帝的雄才大略時,總是繞不開文景時期民間積累的財富。儘管漢文帝確實在自己的生活上比較節儉,但他在某些人身上也是很奢侈的,比如他寵幸的鄧通

1.受到賞識

鄧通是蜀郡南安縣人,因為會持棹搖船在宮中當「黃頭郎」,即管理船隻的小吏,因頭戴黃帽而得名。

漢文帝有一天夜裡做夢,夢到自己想要上天,但是怎麼也上不去。這個時候漢文帝突然感到後方一股力推着他就上了天。

他回過頭去一看是一個黃頭郎,再細看就發現那人腰帶下面的衣背縫破了個洞。等到漢文帝夢醒之後,就開始去尋找夢中之人。

漢文帝到漸台按照夢中的發現默默觀察那個推他上台的黃頭郎,恰好此時鄧通身穿的衣服背後就破了個洞,漢文帝就認為鄧通正是夢中那個人。

於是漢文帝將鄧通召來詢問他的姓名,得知之後更加認為應驗了夢境,於是非常高興,對鄧通也愈發親昵。

咱們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想漢文帝夢到黃頭郎也是如此。正是他經常見到的原因,所以黃頭郎成為他夢中的素材。

至於衣服破洞以及鄧通的姓與登天的登音似只是一種巧合,所以幾千年來這種夢中照進現實的事情也是很少的。

鄧通原本就是個老實人,不愛與外人交往,即使文帝給他放假,他也不會外出。於是文帝就賞賜了鄧通許多錢,還封他為上大夫。

此外,漢文帝還經常在空閑的時候到鄧通家中玩耍,可見文帝對他的寵愛。

2.看相預言

後來漢文帝派了一個會看相的人給鄧通看相,他本以為鄧通會有什麼好的結果,結果相師卻認為鄧通最終貧窮飢餓而死。

漢文帝聽完之後也是樂了,他認為自己如此寵幸鄧通,又富有天下,他最後的結果怎麼會貧窮到餓死呢。

不過漢文帝雖然不信,但是為了保證鄧通最後不會得到這個結果,還是想了辦法幫鄧通解決後顧之憂。

此時的文帝在貨幣上進行了改革,他廢棄了高祖時期的莢錢,改用重量和秦朝的半兩錢差不多的四銖錢。在流通四銖錢的同時,他又廢除了盜鑄錢令,允許私鑄錢

漢文帝就將蜀郡嚴道的銅山賞賜給鄧通,准許鄧通自己鑄錢。後來「鄧通錢」就流布全國,可見其是多麼富足。

3.預言應驗

鄧通本是一個老實人,文帝對他的寵幸讓他受寵若驚,他自己沒有什麼其他本領,所以只能做到為人謹慎,取悅文帝。

後來漢文帝身上長癰,鄧通經常替他吸吮膿水。文帝對他做這事不高興,於是就問鄧通,天下哪個人最愛我呢。

鄧通太謹慎所以不敢瞎說,於是就說沒有誰比得上太子了,但是他沒有想到漢文帝會做什麼。等到太子劉啟進來探問病情時,漢文帝就讓他吮癰。

劉啟聞言之後不得不按文帝的要求去做,但是這事對他來說明顯是很困難的。後來劉啟聽說鄧通經常為文帝吮癰。他心裏感到慚愧,又因此怨恨鄧通。

漢文帝駕崩之後,劉啟順利繼位,即漢景帝。他即位之後,鄧通就被他罷免官職,於是鄧通只能在家閑居。反正鄧通有錢,這樣也是好事。

不過漢景帝明顯不想放過他,無論是曾經的怨恨,還是鄧通手中巨大的財富。不久之後有人告發鄧通曾偷跑到境外鑄錢,於是漢景帝就將鄧通下獄審問。想想當初周勃的境地,就知道鄧通也挺不住多久。

果然很快鄧通就招供了,文帝得到想要的結果後,就以此將鄧通家中的財產全部沒收,結果鄧通還倒欠幾億萬錢。鄧通被放出去之後,劉啟就安排人跟着他,以方便收回欠款。

館陶長公主賞賜鄧通一些物品,跟着的官吏隨即就沒收了這些東西。長公主也只好給予一些衣食,讓鄧通能夠勉強糊口。

就這樣鄧通最終身邊沒有一個錢,死在了他所寄居的人家。

4.結束

從鄧通的經歷,我們可以發現,有時候我們做一些事情竭力阻止不想要的結果,最後反而成為了這個結果的助力。

至於鄧通本人而言,我們可以知曉,如果受到寵幸,最後還是讓自己因為能力受到寵幸,不然最後的結局只會如垃圾一般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