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晚清巨富盛宣懷病逝,他留給小女兒盛方頤的家產,足夠她一輩子衣食無憂。
然而33年後,盛方頤卻含恨對着父親的遺照說:「都是你害了我!」
1.
盛宣懷一生一共有8子8女,其中盛方頤是他最小的女兒。
老來得女,盛宣懷非常高興,他知道自己年輕時忙於賺錢,忽略了對兒女的陪伴。現在功成名就了,剛好可以通過小女兒來彌補曾經的遺憾。
盛宣懷對盛方頤寵到什麼程度呢?讓她享受錦衣玉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都是最基本的,盛方頤最大的特點在於——任性。
盛方頤有9個字的口頭禪:「我不管、我不聽、我不要。」
只要她不想要的東西,任何人都別想逼着她接受。
只要她喜歡的東西,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得給她弄到,否則她一定會哭到讓整個盛府雞飛狗跳。
盛方頤的受寵程度連她的母親蕭夫人都看不下去了,不過只是妾室的她,在家裡沒有什麼話語權,只能旁敲側擊地提醒:「小方頤這個性子,不知道將來能不能遇到一個對她好的人。」
盛宣懷卻哈哈一笑:「憑盛家的門第,還不能給她安排一門好親事嗎?實在沒有合適的,我就養她一輩子,難道家裡還缺她一口吃的?」
盛家三姐妹
盛宣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實在不敢苟同。就算盛家再怎麼家大業大,也庇護不了兒女一輩子吧?!
1916年,盛宣懷去世,他大約留給子孫100多億元的財產,其中包括1300多萬兩白銀和無數家產。
為避免子孫揮霍家產,他特意留下遺囑:喪事不要大操大辦,財產交給專門機構打理。
盛宣懷本以為,只要子女按照他的要求生活,就能守住基本盤。就算全家人從此再也不賺一分錢,財產也足夠他們花一輩子。
可是,他還是低估了兒女們敗家的「實力」。
僅僅過了20年,盛家的財產就被四子盛恩頤敗了個精光,盛恩頤臨死時腹中甚至沒有一粒米。
而盛宣懷千嬌萬寵的小女兒盛方頤,同樣滑向了無底的深淵。
2.
盛方頤的不幸,要從一段不靠譜的婚姻開始說起。
盛方頤十幾歲時,每天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出入梨園聽戲。一次看戲時,她遇上了大鹽商周扶九的外孫彭震鳴。
彭震鳴是程派的票友,人長得帥,會唱戲,在上海灘有「彭老七」之稱。
不過雖然看起來混得風生水起,但是彭震鳴的家世其實很普通,只能依靠外公的庇護暫時出出風頭而已。
遇上盛方頤後,彭震鳴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這個嬌滴滴的富家小姐不正可以成為自己的「提款機」嗎?
接下來,彭震鳴對盛方頤展開了熱烈追求,不諳世事的盛方頤迅速墜入了情網。
母親蕭夫人擔心彭震鳴是個浪蕩公子,拚命反對這門親事,可是盛方頤從小到大任性慣了,哪裡肯聽母親苦口婆心的勸說。
相反,母親的反對讓她和彭震鳴「愛」得更深了,直接提出:非他不嫁!
萬般無奈之下,蕭夫人只能置辦起豐厚的嫁妝,讓女兒風風光光地披上了嫁衣。
但是幸福的婚姻哪裡是錢可以買得到的?
婚後不久,彭震鳴就開始喝酒、賭 博,到處沾花惹草,夜不歸宿,還抽起了大煙。
盛方頤受不了這種氣,她找到彭震鳴使勁罵。
可是,和盛家人對她言聽計從的態度不同,彭震鳴絲毫不把她的話當回事。
盛方頤崩潰了,從小到大,她都是在家裡人的包容下長大的,這世上怎麼還會有人將自己棄若敝履呢?
巨大的痛苦讓她的思想越來越極端,後來甚至以抽大煙來報復命運的「不公」。
抽大煙的費用是高昂的,加上家裡一直只出不進,她的積蓄逐漸見底,最後不得不靠賣房、賣車來維持生計。
47歲這年,由於上海實行禁煙令,加上盛方頤此時已經窮困潦倒,看不到任何希望。絕望無助之下,她吞掉了一塊生煙,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臨終前,盛方頤喃喃地對着父親的照片抱怨:「都是你害了我!」
盛方頤死後不久,丈夫彭震鳴因牽涉經濟案鋃鐺入獄,後來也選擇了自盡而亡。
兩人留下了4個兒子、3個女兒,只能在無父母看顧的情況下孤單長大…
3.
盛方頤作為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大家小姐,本來可以擁有幸福美滿、無憂無慮的一生。
可惜父母的溺愛讓她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斷力和抗挫能力。
在她眼中,這個世界就應該圍着她轉,任何達不到自己心意的行為都是不可以被原諒的。
這導致她的性格越來越極端,在婚姻遭遇不幸時直接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
其實,遇見了錯的人,遇上了一樁糟糕的婚姻,雖然屬於人生的劫數,但並非沒有解決路徑。
如果盛方頤擁有改變環境和突破桎梏的勇氣的話,她絕對不至於讓人生滑落深淵。
盛方頤會有這樣的結局,她的父親盛宣懷難辭其咎。
真正的愛,是讓孩子擁有自立、自省、自救的能力,而不是打着愛的旗號,拔去孩子騰飛的翅膀。
你怎麼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