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周總理給毛主席寫完最後書信,叮囑張玉鳳:主席心情好了念

1975年6月,毛主席因白內障惡化,視力急劇下降,情況不容樂觀。

周總理知道消息後,第一時間寫信安慰。不曾想,這是他寫給毛主席的最後一封信。

在信中,周總理說:

「聽聞主席近日狀況,我十分擔憂。希望主席聽從醫生建議,儘快手術,恢復健康。

另:我身體安康,情況樂觀,醫生說很快就會出院。

祝主席早日康復!您的戰友周恩來!

1975年6月16日。」

寫下這封信時,周總理已是癌症晚期,他比誰都清楚,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可就算這樣,他在信中依然守口如瓶,不讓毛主席為自己擔心。

寫完信後,周總理特意給毛主席機要秘書張玉鳳寫了一張紙條,叮囑她:

「玉鳳同志,我今天給主席寫了封信,請你等他心情好時再念——周恩來。」

周總理和毛主席在1925年相識,並肩作戰50餘年。作為多年好友,周總理深知毛主席性情,要是在他心情不好時勸,他一定聽不進去。

因此,周總理才會叮囑張玉鳳:等主席心情好了,再念我的信,勸他動手術。

當時,毛主席的白內障已相當嚴重,出現過雙目失明的情況。

毛主席雖然很想動手術,治好疾病,但害怕手術出現事故,導致自己終身失明

在當時那個年代,醫療條件不像現在這麼發達,白內障手術不能百分百安全,毛主席的擔憂不是空穴來風。

可擔憂歸擔憂,嚴峻的事實擺在面前:不做手術,情況只會更加惡化。

經過深思熟慮後,毛主席最終決定:聽從醫囑,進行手術。

一個月後,中央把專家請來,為毛主席做白內障手術。手術開始後,周總理馬上趕到中南海,守在毛主席身旁。

病房外,周總理一邊和工作人員交談,一邊聆聽病房裡傳來的《滿江紅》: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這首歌是毛主席特意放的,旨在激勵自己,同時鼓舞醫生不要有負擔。

幾分鐘後,《滿江紅》沒了聲音,主刀醫生從毛主席書房走出。

「總理好!手術順利完成,主席非常健康。」

「你不用問候我,你快回到主席身邊,他可是你的病人。」

說完,周總理走到門口,朝里望了望,看到毛主席安靜地躺在床上,才放心離去。

在生命晚年,周總理一直挂念着毛主席,毛主席也時刻惦記着周總理。

只是時光無情,英雄垂暮,兩位千古偉人已經人到黃昏,行動不便,只能嘴上惦記,不能親自探望。

最有意思的是,為了不讓彼此擔心,兩人到最後都成了「騙子」。

周總理騙毛主席自己不知道自己病情,毛主席也騙周總理自己不知道他的情況。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安詳去世。

當天下午,護士在毛主席醒後,告訴他老人家這一消息: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同志,在今天與世長辭…」

「與世長辭是什麼意思?」

毛主席打斷護士,一時陷入迷茫。等他回過神來,早已淚眼朦朧。

「恩來…恩來啊!」

那一天,無數中華兒女落淚,為周總理守靈。

那一天,毛主席徹夜失眠,為戰友哀悼。

謹以此文,紀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