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廣東一農民橫掃東南亞各國,朱棣天價懸賞,將其活捉。

永樂初期,剛剛即位不久的明成祖朱棣,就頒佈了一道通緝令,這道通緝令堪稱史上最高賞金。明成祖朱棣懸賞750萬兩白銀,通緝一名盜賊,當時明朝全年的財政收入才1100萬兩。其實早在洪武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就曾懸賞50萬兩白銀緝拿這名盜賊,那麼這名盜賊究竟有何本領,對大明危害有多深,致使兩代帝王不惜斥巨資也要將其緝拿歸案呢?

這名盜賊名叫陳祖義,是廣東潮州人,早年從業不祥,洪武年間,陳祖義因犯罪被官府通緝,無奈之下帶着全家老小逃到了南洋。陳祖義是一個不甘平凡的人,他在南洋糾結了一些亡命之徒,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當,由於陳祖義心狠手辣,詭計多端,而且具有很強的領導能力,很快就成為了海盜的頭目,在短短的幾年內,他率領的海盜集團就發展了上萬成員,戰船幾百艘,成為當時世界最大海盜集團之一。

陳祖義率領的海盜集團縱橫於南洋、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攻陷了周邊各國沿海城市多達50多座,弱小的國家紛紛向其納貢以免災禍,明太祖朱元璋也是被陳祖義攪得是焦頭爛額,明太祖朱元璋頒佈禁海令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個陳祖義。雖然有禁海令但陳祖義的海盜集團對東南沿海的危害是越來越深,明太祖朱元璋不得不加大圍剿力度,懸賞50萬兩白銀要陳祖義的人頭。

面臨朱元璋的強力圍剿,陳祖義也不得不收斂鋒芒,於是陳祖義便逃到了三佛齊的渤林邦國,這個地方現在屬於印度尼西亞,多年的海盜生涯讓陳祖義有着充分的海戰經驗,很快就得到了國王的器重,成為了渤林邦國的大將軍。國王死後,陳祖義糾結了一幫海盜兄弟,成功奪取了渤林邦國的政權,成為了渤林邦國的國王。從一名流落海外的盜賊到一國的國君,陳祖義的人生可謂達到了巔峰。

正在陳祖義在國外稱王的時候,大明朝的燕王朱棣也成功從侄子手裡奪回了皇位,改元永樂。明成祖永樂皇帝登基以後,各國紛紛遣使進貢,陳祖義也裝模作樣打着向明朝進貢名義,對明朝的商船以及沿海城市進行搶劫,他所到之處一律搶光、殺光、燒光。永樂皇帝得知後是勃然大怒,懸賞750萬兩白銀活捉陳祖義,這個數字相當於大明朝全年稅收的一半還多。

永樂三年,鄭和奉命率領一支龐大的船隊巡視西洋,在鄭和臨行前,永樂皇帝叮囑鄭和一定要活捉陳祖義。永樂五年鄭和船隊返航,途經舊港,也就是現今印度尼西亞的巨港,鄭和派出使者準備招降陳祖義,而陳祖義則準備詐降奇襲鄭和船隊。正當鄭和準備招降陳祖義的時候,當地有個華僑名叫施進卿,悄悄的登上了鄭和的寶船,將陳祖義詐降的計劃透露給了鄭和。鄭和隨機部署船隊迎戰陳祖義,舊港海戰就此打響,戰事是異常的激烈,經過激戰後鄭和成功包圍了陳祖義的船隊,陳祖義殊死抵抗準備衝出包圍圈,鄭和採用火攻,燒毀賊船數十艘,繳獲七艘,並活捉了陳祖義。

陳祖義被押解回國後,等待他的只有斷頭台,隨着劊子手的刀起刀落,為患東南亞海域數十年之久的悍匪陳祖義就此人頭落地。陳祖義被殺後各國使臣無不稱讚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