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400人死亡!以軍轟炸加沙,缺水斷糧、醫院屍體積壓!最新消息

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加沙地帶

大規模軍事報復和全面封鎖

已持續10天之久

根據目前相關統計

本輪巴以衝突已致雙方超4400人死亡

加沙一醫院遭襲,數百人死傷

巴勒斯坦方面稱,當地時間17日晚,加沙地帶加沙城的「阿赫利阿拉伯醫院」(又名:浸信會醫院)遭以軍空襲,造成嚴重人員傷亡。據路透社、美聯社最新援引加沙地帶衛生部門匿名信源報道稱,襲擊已造成至少500人死亡。

據介紹,這家醫院中除了病患外,還收留了大量尋求避難的流離失所者。

據巴勒斯坦通訊社消息,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宣布全國哀悼三天,並下半旗誌哀。還有消息稱,阿巴斯已取消原定於18日在約旦安曼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的計劃,並已離開約旦返回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

以色列軍方:襲擊由傑哈德組織發動

該組織否認

據阿拉比亞電視台報道,當地時間17日晚,針對當晚加沙地帶浸信會醫院遭襲事件,以色列軍方聲稱,以方有情報顯示是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傑哈德)對加沙浸信會醫院發動的襲擊。以軍還表示,該醫院爆炸事件發生時,恰逢有多枚火箭彈從加沙射向以色列。隨後,傑哈德方面對以方的指控予以否認。

據半島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報道,當晚,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是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武裝派別襲擊了浸信會醫院。另據阿拉比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消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哈尼亞向外界表示,以色列應對浸信會醫院遭襲事件負責。

多方譴責

哈馬斯:「這是種族滅絕」

當地時間18日凌晨,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向外界宣布,譴責以軍轟炸加沙地帶浸信會醫院的暴力行為。

他表示,「以色列犯下了令人無法容忍的可怕行為」,巴方已經多次警告以色列這種軍事行動的後果。他還表示,巴方將盡一切努力來對抗以色列強迫加沙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的計劃和企圖。

他警告以色列必須停止針對平民的暴力行為,他呼籲國際社會向巴勒斯坦人民提供國際保護,還呼籲聯合國安理會譴責以色列的行為。

巴勒斯坦外交部發表聲明稱,「以色列戰機襲擊加沙地帶的阿赫利阿拉伯醫院,犯下戰爭罪和反人類罪」。

控制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表示,「以色列軍隊對加沙地帶阿赫利阿拉伯醫院的襲擊是種族滅絕行為」。

10月18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社交平台發文,譴責加沙醫院遭襲。

古特雷斯說:「加沙一家醫院遭襲造成數百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我對此感到震驚並表示強烈譴責。我的心與受害者家屬同在。醫院和醫務人員應受到國際人道主義法的保護。」

目前,埃及、伊朗、約旦、黎巴嫩、土耳其、卡塔爾等地區國家已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以軍空襲加沙地帶醫院」。

加沙現狀曝光:

醫院屍體積壓,居民只能喝鹹水

自以色列對巴勒斯坦加沙地帶實施大規模軍事報復和全面封鎖,目前已有超過2800人死於以軍轟炸和炮擊,上萬人受傷,當地人道主義狀況愈發嚴峻。居民用水日益困難,一些人只能喝鹹水。大量屍體來不及下葬,連冰激凌車都用來臨時存放屍體。墓地越來越不夠用,只能多人合葬。

在加沙中部城市代爾拜拉赫一家醫院的停車場,一輛貼着冰激凌雪糕海報的白色冷藏車裡放滿了用白色裹屍袋包着的屍體。拉希奈的多名家人就在其中。拉希奈告訴法新社記者:「黎明時,兩枚炮彈擊中房子。當時家裡有16個人,包括8個安靜熟睡的孩子。」

在代爾拜拉赫往北的加沙城,成千上萬居民13日接到以軍警告後,擔心以軍發動地面進攻,不得不按照以軍要求往南撤離,把許多屍體遺留在太平間。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新聞部門主管馬魯夫說,加沙城希法醫院大量屍體無人認領,一些屍體開始腐爛,還有許多屍體不停地送過來。

「已經準備了一塊合葬墓地,可以下葬其中大約100人。」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總幹事拉扎里尼說,裹屍袋也越來越短缺。「加沙傳出的每一個故事都是關於生存、絕望和死亡。」

10月15日,在加沙地帶中部的代爾拜萊赫,人們站在死去的親屬旁。

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一座公墓工作的納圖爾說,「有時我們甚至沒時間在裹屍袋上寫上死者姓名」,因為死的人太多了。他說,死者中有許多兒童,「我們每塊墓地下葬三到四個兒童屍體」。加沙宗教事務部門已經建議民眾合葬,緣由是死亡人數越來越多,墓地越來越少,而且伊斯蘭教教義要求儘快下葬。

哈馬斯7日自加沙地帶偷襲以色列境內多個軍民目標,造成以方至少1400人死亡,其中291人是軍人。以方隨後發起猛烈報復,並切斷加沙水、電、能源供應。

加沙缺水情況嚴重。

早在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前,在以色列長年嚴密封鎖下,加沙地帶已然經濟困頓,民生艱難。

16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兩名居民擔任志願者,向躲避戰火的民眾分發用塑料桶裝的水。「因為難民營里有許多人,所以沒水了。現在,我們向塑料桶里灌的是鹹水。我準備好喝鹹水——我們還能怎麼辦?」志願者薩克爾說。

加沙地帶自來水依賴地下蓄水層。由於海水入侵、化學品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本不豐富的蓄水層早已遭受污染。2021年5月巴以衝突期間,以軍轟炸破壞了加沙地帶海水淡化廠、污水處理廠、泵站等供水基礎設施。

巴勒斯坦水務部門說,本輪衝突爆發前,加沙已有90%的水不適合飲用。剩下10%的地下水雖然理論上安全,但流經供水系統老舊管道後,水質通常變得糟糕,只適合洗衣服。

哈馬斯16日說,儘管以色列承諾向加沙地帶南部恢復供水,但目前仍舊沒有這麼做。一名以色列官員稱,已經向加沙地帶南部某地部分供水。

10月16日,在加沙汗尤尼斯,人們從遭以色列空襲損毀的建築廢墟前走過。

在加沙街頭、在難民營地,垃圾成堆,構成衛生隱患。汗尤尼斯市清潔工穆罕默德·哈德胡德說:「如果垃圾繼續這麼堆積下去,會引發疾病和傳染病。」

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總幹事拉扎里尼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加沙即將用盡水和電。實際上,加沙正在被掐死,似乎世界現在失去了人性。」

另一方面,食物短缺加劇。當地時間17日,世界糧食計劃署中東地區事務新聞官員阿比爾·埃特法表示,加沙倉庫內基本食品只夠維持兩周,而店鋪中的存貨只能支撐「數天,也許只有四五天」,商店補給存在困難。

由於安全問題和缺乏燃料,加沙地帶5座麵粉廠中,僅一座仍在運營,繼而造成麵包供應短缺,人們排隊數小時才能買到。與糧食計劃署簽約的加沙23家麵包店中,僅剩5家還在運營。

拜登今起訪問以色列

曾警告勿再佔領加沙

當地時間17日凌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將於18日訪問以色列,會見以總理內塔尼亞胡,討論美國援助事宜,以示對以色列的支持。布林肯還說,以色列已同意與美國共同制定計劃,使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物資能運抵加沙地帶。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16日表示,拜登18日還將前往約旦首都安曼,分別同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埃及總統塞西、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會面,討論加沙地帶巴勒斯坦人的人道主義需求問題。

以色列醞釀對加沙地帶採取大規模地面進攻之際,美國總統拜登此前表示,他支持「徹底摧毀」哈馬斯,但警告以色列如藉機再度佔領加沙地帶將「鑄成大錯」。

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15日播出的專訪中,拜登被主持人問及是否支持以色列佔領加沙地帶時說:「這會鑄成大錯。」按照拜登的說法,哈馬斯應被「徹底摧毀」,但是哈馬斯並不代表全體巴勒斯坦人民。

拜登說,巴以問題的解決「需要一條通往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兩國方案」。拜登表示相信以色列會「根據戰爭規則採取行動」。他同時希望看到在加沙地帶開闢緊急人道主義通道,用於撤離平民以及運送人道主義物資。

人質問題或致局勢更加複雜

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16日說,巴武裝組織扣押200至250名以色列人員,以軍日前對加沙地帶的空襲已造成其中22人死亡。

卡桑旅16日晚發表聲明說,巴武裝組織扣押200至250名以色列人員,其中卡桑旅扣押約200人,武裝組織依照國際法對待這些以方人員。聲明還說,已做好準備應對以軍地面部隊進攻加沙地帶。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輪巴以衝突中,還有多名其他國家公民「下落不明」。

美國總統拜登10月9日表示,在目前的巴以衝突中,遇難者中「至少有11名美國公民」,除此之外還有數量不詳的其他人下落不明。拜登表示,雖然目前仍在確認中,但「我們相信在哈馬斯的俘獲人員中很可能有美國公民。」

拜登進一步表示,他已指示相關團隊與以色列就「人質危機的各個方面」展開合作,包括分享情報、部署專家與以方協商並提供建議等。

除美國外,據CNN報道,還有兩名墨西哥人、三名巴西人、一名尼泊爾人、一名英國人處於失蹤狀態,預計已被哈馬斯俘虜。德國外交部消息人士8日對CNN表示,德方預計有德國籍公民被哈馬斯帶走。

美國媒體16日報道,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命令一支約2000人的快速反應部隊做好在以色列部署的準備。這支部隊已前往以色列附近海域,部分兵力可能進入以境內,在以軍的軍事行動中擔任顧問並提供後勤保障,但不參與作戰。

以色列國防軍17日說,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向以色列境內軍民目標發起突襲以來的10天內,以境內大約50萬以色列民眾按政府要求或自發撤離。

10月17日,在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人們在遭以色列襲擊損毀的建築中實施救援。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人道問題不應被政治化,保護平民是優先事項

聯合國安理會16日晚就俄羅斯起草的關於加沙人道問題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由於美國、英國、法國等國投反對票,決議草案未獲通過。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表決後作解釋性發言,對安理會未能就決議草案達成一致感到極大遺憾,並強調人道問題不應被政治化,保護平民應是所有各方優先事項。

張軍指出,巴以新一輪衝突持續升級,已經導致大規模平民傷亡和人道危機,其外溢效應衝擊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對此深感擔憂。針對當前嚴峻形勢,中方呼籲儘快停火止戰,阻止戰火無限擴大,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中方呼籲遵守國際人道法,全力保障平民安全。聯合國工作人員和人道工作者的安全應該得到保障。中方支持開展外交斡旋,讓被扣押人員儘早獲釋。

張軍說,中方對以色列全面封鎖加沙、命令加沙北部民眾緊急疏散的後果表示嚴重關切,希望以色列傾聽國際社會的呼聲,恢復對加沙的水、電、燃料供應,停止對加沙民眾的集體懲罰。中方支持儘快開闢人道走廊,確保食品、藥品及人道救援物資順利及時輸送。

張軍說,衝突發生以來,中方積極開展外交活動,推動衝突降溫,積極勸和促談。中方將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公道一邊,站在國際法一邊,同國際社會一道,為早日平息加沙戰火、實現巴以和平共處、實現中東長治久安付出不懈努力。

來源 | 南方都市報、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參考消息、北京青年報,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