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背叛曹操後,為什麼投奔了呂布,而不是劉備或孫權

陳宮,一個三國時期備受爭議的謀士。為何他背棄了曹操這位梟雄,選擇投奔莽夫呂布,而卻沒有投奔劉備這位仁義之主?是因為他的個性?還是因為政治利益的考慮?

陳宮背叛曹操的原因以及為何沒有跟隨劉備,一直是歷史上備受爭議的話題。陳宮性格直率,忠君愛國,起初對董卓的專權統治感到不滿,當看到曹操勇敢地與董卓抗衡時,他認為曹操是一位忠義之士。然而,隨着時間推移,曹操逐漸展現出殘忍和狠毒的一面,這讓陳宮開始懷疑曹操的品性和真實意圖。

首先曹操錯誤地殺死了呂伯奢的家人,隨後又在呂伯奢回家後將其殺害,並聲稱寧可負天下人,也不讓天下人負他。這一舉動讓陳宮看清了曹操陰險狡詐和殘酷無情的一面。他意識到如果繼續留在曹操身邊,必定會招致後患,於是,陳宮選擇了離開曹操,投奔了呂布。還有一種說法是,當時陶謙在護送曹操的父親時遇到叛軍,導致曹操的父親被殺。曹操因此大怒,下令屠殺徐州百姓,陳宮多次勸阻卻無效,這讓陳宮感到失望。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於曹操的政策,曹操倡導的「法家寒門」政策對兗州士族大夫的利益產生了負面影響。

此外,當曹操第二次出兵徐州並將東郡交給陳宮守護時,陳宮看到了機會,與陳留太守張邈、他的弟弟張超以及許汜等人一起聯合呂布,使呂布成為兗州刺史。這一舉動讓曹操的勢力受到重創,只剩下鄄城東阿、范三個縣。在種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陳宮做出了背叛曹操的決定。

陳宮作為呂布麾下的謀士,才智過人,一直忠心地輔佐呂布,直到呂布兵敗,陳宮與呂布一同被曹操俘虜。即便面臨死亡威脅,陳宮仍然堅守忠誠,不願背叛,最終被曹操所殺。

至於為何陳宮沒有跟隨劉備,有多種說法關於陳宮為何選擇呂布而不是孫權或劉備。其中一種說法是陳宮看重呂布的勇猛,但認為呂布的部下缺乏謀略,他相信自己可以在呂布的統治下發揮重要作用。相比之下,孫權的部下已經有了眾多人才,尤其是周瑜智謀過人;而劉備的麾下也有張飛關羽趙子龍等人。因此,呂布成為了陳宮最理想的選擇。另一種說法是陳宮認為劉備的為人不符合他的價值觀。他離開曹操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不慣曹操那種寧負人也不受人負的性格,自然不願意投靠一個他看不慣的人。然而,這種說法也有一些質疑聲音,因為呂布本人的為人並不完美,但陳宮依然選擇了他。

關於陳宮為何沒有投靠劉備的具體原因,也許只有當時的陳宮自己才清楚。我們只能根據歷史文獻中的記載和現有的推測來理解這個問題。你們覺得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進行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