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教你看穿:要你 「給個態度」 背後的真實目的

2025年06月10日09:03:04 歷史 1340

在《資治通鑒》里翻一翻,你會發現好多有意思的事。就像現在常有人跟你說 「你得給個態度」,這話聽着好像是要你表個態、說句話,實際上背後藏着的小心思,和千百年前歷史人物玩的套路差不了多少 —— 他們要的根本不是你的想法,而是想讓你妥協,甚至拿捏住你!

《資治通鑒》教你看穿:要你 「給個態度」 背後的真實目的 - 天天要聞


就說戰國那會兒,秦國強大起來到處欺負人。有一次,秦昭襄王趙惠文王澠池見面,說是要 「友好會談」。見面後,秦王趙王鼓瑟,趙王沒辦法只能照做,完了秦國史官還當場記下 「趙王為秦王鼓瑟」,這明顯是羞辱趙國。之後藺相如看不過去,逼着秦王擊缶,也讓史官記下來,才給趙國扳回一局。你想啊,秦王約趙王見面,說什麼 「大家坐下來聊聊」,這不就是要趙王一個 「態度」,說白了就是想讓趙王服軟,承認秦國的霸主地位,掌控趙國的話語權 。

《資治通鑒》教你看穿:要你 「給個態度」 背後的真實目的 - 天天要聞


放到現在,這種事兒也不少。比如職場上,領導突然把你叫到辦公室,皺着眉頭說:「最近大家對你的工作有些看法,你得給個態度。」 這話聽着好像是給你解釋的機會,可要是你真以為表個決心、道個歉就完事,那就太天真了。他真正想要的,可能是讓你按照他的想法改變工作方式,甚至是乖乖接受降職、調崗的安排。還有在朋友、親戚之間,有人突然說 「你這事辦得不對,必須給大家一個交代」,別以為只是要你說兩句好話,背後指不定是想讓你放棄自己的利益,順着他們的心意來。

《資治通鑒》教你看穿:要你 「給個態度」 背後的真實目的 - 天天要聞


為啥別人老拿 「要個態度」 當幌子呢?其實很好理解。直接提要求容易鬧僵,用 「態度」 當借口,既能站在道德制高點,又能給你壓力。就像三國時,曹操想 「挾天子以令諸侯」,但直接搶皇帝太明顯,就打着 「匡扶漢室」 的旗號,說各路諸侯對漢室不夠忠心,讓大家 「表個態度」。這態度一表,諸侯們就等於承認了曹操的領導權,慢慢落入他的掌控之中。

《資治通鑒》教你看穿:要你 「給個態度」 背後的真實目的 - 天天要聞


遇到別人要你 「給個態度」,可別腦子一熱就順着對方說。先冷靜想想,對方到底圖啥?是真的需要溝通解決問題,還是想逼你讓步?就像藺相如,面對秦王的刁難,沒有慌亂服軟,而是找準時機反擊。我們也得學會判斷,要是對方純粹想壓你一頭,那該拒絕就拒絕,該爭取就爭取;要是確實存在問題,咱們也大大方方解決,但絕不能被別人牽着鼻子走。

老祖宗在《資治通鑒》里記了這麼多故事,就是想讓後人明白,別被表面的話術迷惑。下次再有人跟你要 「態度」,可得擦亮眼睛,看穿他們背後的真實目的,守住自己的底線,別稀里糊塗就妥協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春秋134】鄭國:我也不想認兩個爹,而且是天天過來揍我的爹 - 天天要聞

【春秋134】鄭國:我也不想認兩個爹,而且是天天過來揍我的爹

第一次弭兵會盟之後,晉楚雙方不再進行直接軍事對壘,不搞大決戰。春秋中後期,戰爭烈度顯著增加,一場決戰,參戰貴族死亡或者重傷的概率升高,諸侯及大夫們並不願意頻繁地置身於具有喪命風險的博弈之中。死亡本身還不是最糟糕的,核心人物的故去,導致本國政
古代錢幣價格表—清代 - 天天要聞

古代錢幣價格表—清代

上下五千年,下至唐宋元明清,時間線太長,古代錢幣種類太多了,一篇文章講解不完的,今天先詳細解說清代銅幣,從順治帝開始,包括版別,以及價格參照清代古錢幣分為各局造,有寶泉局、寶源局、寶蘇局等還有銅錢後面帶字,價格從普通價格50米到十多w都非常
探尋民國老物件:歲月塵封中的時代記憶 - 天天要聞

探尋民國老物件:歲月塵封中的時代記憶

"從民國警哨到六七十年代刻語錄的筷筒,這些老物件承載着時代的印記。大戶人家的紅金化妝盒、堪比豪車的三槍單車標、精確到0.01克的戥子稱,每一件都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它們不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部立體的歷史書,見證着那個年代的風雲變幻與人間煙火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 天天要聞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拉薩7月1日電 題: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的一間整潔屋子裡,104歲的大多吉用微微顫抖卻堅定的聲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聞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這世上有個人,沒打過仗,沒建過國,沒寫過書,卻被全球45億人尊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聖人,更不是哲學家,他的故事,全靠帳篷、駱駝、兒子和信念撐起來。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邊緣,連墓碑都不顯眼,卻讓三大宗教——猶太教、基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 天天要聞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萬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這位皇帝的喜愛虛榮和不能接受批評世無其匹,只接近少數佞臣,聽到的是各種虛假的情況。二、當嘉靖帝發現大事已被敗壞,就把昔日的一個親信正法斬首,以推卸責任而平息輿論。這種做法使得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