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起槍擊案之後,武契奇宣布大選提前:塞爾維亞不會步烏克蘭後塵

在首都貝爾格萊德連續發生兩起槍擊暴力案件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成了國內反對黨和不少民眾口誅筆伐的對象。當地時間5月14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對外宣布提前舉行總統大選,投票時間不會超過今年9月。

好好的總統放着不當,武契奇為何要行此下策呢?有人認為,武契奇此舉是以退為進,意在先穩住塞爾維亞當前的局勢,避免槍擊暴力案件引發的政治危機進一步擴大,然後再謀劃後面的事情。

武契奇

就在武契奇宣布上述決定後,一些人將塞爾維亞當前的局勢和2014年年初烏克蘭發生政變時的局勢相類比,擔心塞爾維亞也發生一場「顏色革命」。2013年年底,時任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突然暫停了與歐盟達成的自貿協定,改為重點發展與俄羅斯的關係。隨即烏克蘭國內的不少反對派藉此炒作,聲稱亞努科維奇此舉是「投俄賣國」,會把烏克蘭帶上歧途。

在反對派的煽動下,越來越多的民眾也開始抗議亞努科維奇,最終局勢失控,頂不住壓力的亞努科維奇宣布提前舉行總統大選。趁着烏克蘭國內大亂,頓涅茨克和克里米亞半島兩地舉行全民公投,決定加入俄羅斯。與此同時,親西方派的政治人物波羅申科藉機上位,當選為烏克蘭總統。此次危機影響深遠,目前持續的俄烏衝突,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上一次烏克蘭政治危機的延伸。

烏克蘭前總統

現在的塞爾維亞,其實也面臨著烏克蘭當年的選擇難題,那就是在政治立場上是親西方還是親俄,這也是有人擔心塞爾維亞重演烏克蘭悲劇的原因。不過武契奇斬釘截鐵地表示,塞爾維亞不會步烏克蘭的後塵。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塞爾維亞不大可能淪為第二個烏克蘭。一方面,現在的塞爾維亞不像當年亞努科維奇治下的烏克蘭,對俄羅斯一邊倒。

不可否認,相比歐洲大多數國家,塞爾維亞與俄羅斯的關係不錯,俄烏衝突發生之後,武契奇也沒有公開譴責普京,西方國家對此十分不滿。但是武契奇在維繫塞俄關係的同時,並沒有得罪西方國家,一些表態甚至是西方國家想要的,例如武契奇不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獨立,不承認俄軍佔領的烏克蘭領土,是俄羅斯的一部分。

歐盟

這樣的一些「積極」表態,避免了塞爾維亞與西方國家徹底鬧掰,也給塞爾維亞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預留了後手。可以這麼說,當年亞努科維奇「親俄」的行動,徹底激怒了西方國家。但是武契奇卻不同,他始終小心翼翼地維持着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只要與西方國家不撕破臉,西方國家也不會讓武契奇太難堪。沒了西方國家在背後的支持,塞爾維亞國內的反對派,就鬧不起太大的風浪,發生政治危機的概率比較小。

上面說了外部原因,再說一下內部原因。2014年烏克蘭爆發政治危機,確實與西方國家的策劃有關,不過此時的烏克蘭,自身也是問題重重,經濟發展緩慢,腐敗問題十分嚴重,導致民眾對政客普遍不信任,正所謂「蚊子不叮無縫蛋」,發生政治危機不可避免。

塞爾維亞

但是塞爾維亞不一樣,在武契奇的領導下,塞爾維亞社會保持平穩,經濟已經走出了疫情的衝擊,實現了正向增長,公共債務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外匯儲備在不斷增長,許多國際評級機構對塞爾維亞的經濟形勢,給予了「穩定」評級。另外為了加入歐盟,塞爾維亞一直在打擊腐敗。穩定的社會大局,無形之中讓政治危機失去了爆發的土壤。

從民意調查結果來看,武契奇自當選為塞爾維亞總統以來,民意支持率極少跌破50%,說明大多數塞爾維亞民眾還是非常認可武契奇的工作。雖然最近發生的兩起槍擊暴力案件,暴露武契奇當局在槍支管控方面存在的一些漏洞,也可能影響武契奇的民意支持率。但是武契奇通過提前舉行總統大選這種方式,無疑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民眾的不滿情緒,也不會給反對黨留下把柄。

武契奇接受採訪

如果下一次總統大選在今年九月之前舉行,意味着武契奇和他所在的政黨,至少還有三個月的糾錯時間。只要能將事情處理好,一段時間之後,槍擊案件引發的政治風波過去,武契奇肯定還是塞爾維亞總統的熱門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