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3次參觀故宮城牆,卻不肯踏進故宮半步,有什麼深意?

1919年,毛主席為革命東奔西走時,他曾首次到達過北平。當時的北平城雖然沒有被日本人佔領,但是城牆內外非常蕭條,人們的精神面貌也都比較憔悴。

早在大清滅亡以後,整個故宮因為年久失修而出現了各種掉皮掉漆的現象,所以那會的故宮並不像現在這樣紅牆金瓦。就連護城河也到處是坑坑窪窪,各種垃圾填滿河道到,每天散發著難以名狀的味道。

毛主席與北平有不解之緣,年輕時曾路過故宮

那會的毛主席還是一名有為青年,他為了自己的信仰,專門從老家出發乘坐輪船到達漢口,然後乘坐京漢鐵路的火車,歷經整整四天四夜的時間之後最終風塵僕僕來到北京。

百年前的交通並不比的現代,當時國內的交通線路非常稀少,人們出門除了依靠人力步行以外,還趕着較為原始的馬車驢車。像一些鐵路交通,只有在重要節點城市才能夠擁有。

這裡有一個冷知識,當時毛主席的進京路費都是東拼西湊,向朋友借來的。他首次來到北平以後,苦於沒地方住,就連住宿的房費都付不起,便只能暫居在楊昌濟老師的家中。

楊昌濟是楊開慧烈士的父親,也是毛主席的岳父,他本身是一個德高望重且博學多才的人物,打從見到毛主席第一眼起,就非常喜歡這個女婿,楊昌濟曾預言過,以毛主席的談吐和抱負,他以後絕對是一個前途不可限量的大人物。

而在當時楊昌濟正好居住在北平,在一所大學任教。不過毛主席這次前來北京,可不是僅僅是前來看望岳父,因為他來北平的背後,還有着更深一層的目的。

後來毛主席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提到,稱這次進京之旅,其實是自己想趁着年輕去廣闊世界多增長一些知識,力求搜尋救國救民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藉著這次進京,毛主席首次看到了故宮,但也只是路過而已,並沒有近距離接觸。誰也不知道當時的毛主席,在第一次看到故宮時內心是什麼樣的感受。只知道幾十年以後,毛主席與北平這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

1949年,全國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毛主席再次來到北平。這一次進京,無論是全部的局勢來看,還是從毛主席的心態來看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隨後,毛主席的住所被安排在中南海。要知道,中南海和故宮之間相隔就短短的500米,可是即便有如此方便的條件放在眼前,多年以來毛主席都沒有進入故宮參觀,只有在1954年的時候,他曾三次參觀過故宮城牆。

1954年,毛主席三過故宮而不入,背後竟有如此深意

第一次參觀故宮城牆,是在一九這一年的五月十四。講道理,他老人家不僅博古通今,而且對文物也有一番自己的見地。當他聽說午門外面來了一批文物時,毛主席便來了興趣。他興緻勃勃來到故宮,在宮牆旁環顧了一圈以後,便先悠哉悠哉地拿起小板凳坐下來和同行的兩人一起分食了幾個小橘子。接着,在同行者的帶路下,毛主席這才大步流星來到午門,認認真真地觀察起那一批剛到的文物來。

每一批文物都代表着一個時代的印記,毛主席每到一個文物旁,都要駐足觀察好久,看得出來他非常喜歡這批文物。直到華燈初上時,毛主席這才念念不捨得離去。

雖然午門和故宮就隔着一道門,但即便這樣,毛主席也沒有踏足故宮一步,頂多就在宮牆外看了一會。

第二天,毛主席再次來了精神,前去午門繼續仔細觀賞着那批新鮮出土的文物。對毛主席來說,這些文物對他的吸引力遠遠要大於那個神秘的故宮。毛主席邊觀察這些文物古迹,邊忍不住地連連感嘆。

在言語交談中,周圍的人趁機邀請毛主席去故宮看看,但是毛主席卻突然嚴肅起來,他連連擺手手拒絕了這個提議,於是工作人員只能面面相覷。

然而,接下來在短短的一周之後,毛主席再次來到故宮。這一次,他依然沒有像前兩次那樣踏足裏面,而是走到故宮牆外來回踱步邊走邊看,似乎要將宮牆上的每一個細節都要看到眼裡,時不時,他老人家還會向裏面眺望幾下。看得出來,毛主席其實對故宮也充滿着好奇,但是他最終還是沒有進去。

其實要是換做普通人,有這麼大好進入故宮的機會,而且還不要門票,肯定早就巴不得去裏面參觀一番,但是毛主席並非普通人,他三過故宮而不入,自然是有自己的一份道理。

要明白,通讀歷史的毛主席知道故宮是封建帝王所居住的場所。這座宮殿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佔地面積足有72萬平方米,相當於是京城的城中城。在故宮裏面,光大小房間就有8707間,裏面的文物瑰寶更是數不勝數,可以說是極其奢華與氣派的宮殿。

在封建歷史上,故宮是王權的集大成代表象徵,然而物是人非。在經歷了明清兩個朝代以後,隨着王朝的覆滅,故宮裏面已經不見君王和嬪妃,而是成為一座大型文物古迹被永久保護起來。

正是由於故宮有這樣一段久遠的歷史,所以在毛主席看來,故宮是封建皇帝奢侈享樂的象徵,可毛主席卻並不想不讓這個新生的國家步入之前那種輪迴般的王朝興亡史,因為要想跳出王朝興亡史的周期律,就不能過分留念在這些代表封建文化的產物上。

而故宮所投射出來的思想,本身與新中國說顯現的是想帶道而馳,所以作為人民的代表,毛主席更不想與故宮扯上聯繫。

毛主席本身是一個對天地萬物相當具有強烈好奇心的人,可能夠在離故宮只有一步之遙的地方收斂起自己的好奇心,並不再踏足這裡,不得不說,他老人家的自制力相當強大。

能夠克己自省,是毛主席一生所追求的東西,也是他教會後人的道理。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