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復榘夫人給張宗昌讓座,張說了一句玩笑話,幾天後被韓派人刺殺

1932年9月3日下午6時22分,人頭攢動、喧囂鬧攘的濟南火車站突然傳來「砰!砰!砰!」三聲槍響。

火車站頓時陷入混亂,乘客慌不擇路,紛紛逃開。

在眾多逃竄的身影中,一位身高一米九、五大三粗的男子格外顯眼,此人正是幾年前山東地區的「土皇帝」張宗昌,也是這次被刺殺的目標。

而張宗昌之所以遇襲,正是他在前不久與韓復榘的一句話招致。

那麼,張宗昌到底與韓復榘說了什麼話以至於招來殺身之禍?

在多名刺客的圍堵下,張宗昌又能否逃過這一劫?

山東「土皇帝」張宗昌

張宗昌,山東掖縣人。

因從小家庭貧困,張宗昌從15歲開始便跟隨母親來到了東北營口謀生。

缺少教養的他,年紀輕輕就與一群小偷、扒手混跡在了一起,後來甚至淪落到當土匪的地步。

後來因緣巧合之下,張宗昌出國到了沙俄發展,在臨近東北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安定了下來。

這座城市的華人非常多,沙俄政府為了方便管理,雇了不少華人警察來幫忙管理。

張宗昌雖然不學無術,但身材魁梧、人高馬大,一眼就被警察局相中,從而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名華人警察。

張宗昌為人還算仗義,加上身手不凡,漸漸地在華人警察圈子裡打響了自己的名氣,大家有事都會找他幫忙,就連俄國人也會賣他幾分面子。

國內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人遠赴東北、遠東地區招兵買馬,在張宗昌的幫助下,革命黨人順利招到了一批由馬賊、華人警察騎兵組成的隊伍。

張宗昌也藉機回到上海,並成為這支隊伍的團長。

不過在二次革命中,狡猾的張宗昌審時度勢,又轉而倒戈向了北洋軍閥大將馮國璋的麾下。

1921年張宗昌率部進入江西,結果在與江西督軍陳光遠的戰鬥中遭遇大敗,麾下部隊傷亡慘重,張宗昌一下子沒有了立足之地。

他本想投靠曹錕,但曹錕麾下一眾將領對土匪出身的張宗昌非常排斥,張宗昌只能灰溜溜地逃往東北地區,投靠張作霖父子。

來到奉系之後的張宗昌,一切都要從頭再來。

起初,張作霖只給了他一個空頭憲兵營營長的職位,麾下沒有多少兵馬,不過沒過多久他便迎來了一次轉機。

彼時,吉林軍聯合胡匪發難張作霖。

雖然對方來頭不大,可奈何當時的張作霖剛剛在直奉戰爭中吃了敗仗,手下沒有大股部隊調用,索性就將張宗昌派了出去迎敵。

沒想到的是,胡匪盧永貴手下的大小頭目大多是當年與張宗昌一起闖關東的老鄉,很多人早年間就是張宗昌的小弟。

有了這層關係,張宗昌三言兩語便勸退了敵軍,並把三個胡匪團收編到了自己麾下。

張作霖聽到消息後,非常高興,將其提拔為吉林省綏寧鎮守使,張宗昌再次有了一席之地。

不久後,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張宗昌被任命為鎮威軍第二軍副軍長,在戰場上立下了不少戰功。

戰爭勝利後,張宗昌心心念念的江蘇地區被別人率先佔據,他只能率部向徐州方向靠攏,並在1925年4月率部進入山東地區,出任山東省督軍。

此後三年時間,張宗昌一直在山東盤踞。

沒有人管制他的情況下,張宗昌逐漸顯露出自己的醜陋嘴臉,開始了在山東的「土皇帝」生活。

山東的百姓對他一句三不知的評價:不知兵有多少、錢有多少、姨太太有多少。

這是因為張宗昌的土匪行徑非常出名,因此招來了不少土匪、強盜之流的入伙,他的隊伍也一天比一天壯大。

與此同時,張宗昌對於錢色又十分貪戀,一方面橫徵暴斂,另一方面令人到處為他搜尋漂亮女子。

一時間,張宗昌成了山東百姓心目中的「混世魔王」。

好在張宗昌的可恨行徑並未持續太久。

1928年5月,張宗昌被北伐軍擊敗,一路逃到河北地區。

次月,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張宗昌非常惱怒,想替張作霖報仇,寫信請求張學良引兵出關。

但當時張宗昌手中還有五萬兵馬,張學良擔心自己一旦出關,張宗昌會趁機取而代之,便拒絕了張宗昌的請求。

張宗昌一時無處可去,只能固守在河北東部地區,9月份國民黨白崇禧大軍一到,很快將其包圍。

張宗昌預感大勢已去,悄悄坐上了一條小漁船,向大連逃去。

此時的張宗昌並不安全,因為蔣介石下發了對他的追殺令,張宗昌為了躲避災禍,只能東渡日本尋求庇護。

酒後失言惹禍上身

逃走之後的張宗昌並不甘心,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多次嘗試東山再起,結果屢屢失敗。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將戰火燒到了東北地區,張學良率領東北軍退入關內據守。

同年,張學良邀請張宗昌回國,他非常了解張宗昌的為人,生怕他做了日本人的漢奸,屆時以他對東北地區的了解,將會是東北軍的災難。

張宗昌一直圖謀回國卻沒有成功,現在張學良發出邀請,他自然欣然接受。

於是在1932年初,張宗昌回到了北京。

同年8月,張學良以「陸海空軍副司令」的名義,召集華北地區諸位將領齊聚北平城,共同商討抗日大計。

石友三介紹,張宗昌在會議期間認識了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復榘。

一番交談下來,兩人都感覺相見恨晚。

在石友三的撮合下,韓復榘、張宗昌、張學良、于學忠幾人當場義結金蘭,結為八拜之交。

張宗昌比韓復榘大9歲,結為兄弟之後便逐漸放開了架子,對韓復榘始終以大哥自居,一口一個老弟的喊着。

起初,韓復榘並未覺得有什麼,但是張宗昌在一次酒後的話語,讓他不由得心生嫌隙。

一日,幾人會議後再次相約酒桌。

酒過三巡,張宗昌便有些上了頭,開始大言不慚起來。

他搭着韓復榘的肩膀說:「老弟,我的許多老部下現在都還在山洞各處閑散着,只要我去招呼一聲,立刻就能組成一支隊伍。」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本是張宗昌酒後吹噓的一句無心之言,沒想到韓復榘卻聽了進去。

現如今山洞正掌控在韓復榘的手中,張宗昌的話讓韓復榘頓時醉意全無,開始仔細思考起其中的真假。

當年張宗昌坐鎮山洞時手下有十萬大軍,兵敗後折損了約三萬人,五萬殘部被白崇禧收編,這樣算下來,的確還有兩萬多人不知去向。

「張宗昌此言,難道真有東山再起的意思?」韓復榘雖然明面上對張宗昌的發言予以了誇讚,但內心卻開始嘀咕起來。

兩天後,張學良邀請幾位兄弟到戲院看戲。

原本幾人各自訂了包廂,並不在一處。

不過在中場休息時,張宗昌突然推門而入,來到韓復榘的包廂。

此時韓復榘身邊坐着的正是他的二姨太紀甘青,她見到張宗昌進來,直接起身來到了韓復榘的另一側坐下。

張宗昌也沒有客氣,直接一屁股坐了下來。

然而接下來的一句話,徹底將他自己帶向了絕路。

「老弟,你在山東頂了我的窩,今天我又頂了你太太的窩啦!」

聞言,韓復榘頓時心頭一緊,內心再次產生張宗昌殺回山東的擔憂。

張宗昌或許至死也想不到,自己的一句玩笑話,會讓韓復榘下定決心殺掉自己。

「既然你想跟我斗,我就讓你一命嗚呼!」韓復榘在心裏惡狠狠地想着。

前兩天的兄弟情,在這一刻灰飛煙滅。

謀劃殺害張宗昌

軍事會議結束後,韓復榘回到了濟南,開始暗中籌謀起對張宗昌的刺殺。

再三思慮之下,韓復榘決定還是將張宗昌先騙來山東,在自己的地盤上好下手。

於是韓復榘便委託孫傳芳的老部下盧殿臣,讓他親自去北平送信,邀請張宗昌來濟南「共謀大事」。

張宗昌接到消息後很興奮,他回到國內的本意是東山再起,原本還指望張學良以陸海空三軍副總司令的身份幫助自己,結果張學良根本沒放給他丁點兵權,每個月只有8萬元的生活費。

半年時間下來,張宗昌也看清了張學良的意思,知道繼續待下去斷然不可能再有出頭之日。

現如今接到韓復榘的邀請,張宗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想要趁機回到魯地收復舊部。

不過,張宗昌的山東之行遭到了金壽昌、徐曉樓這兩位心腹的阻攔。

他們認為韓復榘此人極善玩弄權術,為人又素來寡信,擔心韓復榘的動機並不單純。

可張宗昌卻不以為然,他大大咧咧地表示:「我們幾人已經義結金蘭,是拜了把子的兄弟,他要是真害了我,以後有何顏面立足?」

金壽昌聞言,再次出言勸道:

「韓復榘那人是從不講交情的,當年他在馮玉祥手下一路從一名小兵做到了軍長,多虧馮玉祥的提拔,兩人同樣是義結金蘭,馮玉祥將河南省主席的位置都讓給了他,結果韓復榘僅僅因為二人之間的一點爭執便倒戈蔣介石了,這個人不可不防啊!」

張宗昌能從一個小偷小摸的賊人,一步步做到山東的「土皇帝」,自然也不是一個頭腦簡單之人。

可奈何當時的情形下,除了投靠韓復榘,張宗昌實在找不到可以東山再起的辦法。

「我也明白這次有點危險,但我還是要冒險試一下!古今成大事者,哪有一帆風順的。我這次去,暫不跟他提別的要求,只為聯絡感情,他總不會平白無故的殺了我吧?」張宗昌仍然堅持己見。

兩位部下見勸不動張宗昌,便將此事告知了他的母親祝氏,張宗昌是出了名孝順。

他們本以為祝氏定能勸阻住張宗昌,可沒想到張宗昌這次卻將母親的話當做了耳旁風,甚至出言責怪母親:「這等大事,你不懂!」

祝氏雖不懂軍閥鬥爭,可聽說兒子此行有風險,還是忍不住去求了張學良、孫傳芳等人,想讓這幾位與他交好之人幫忙勸說。

次日,孫傳芳攜吳佩孚趕來,想要打消張宗昌南下念頭,又過了一日張學良也趕到。

張學良明白張宗昌內心的想法,語重心長地告誡他:「我知道你想捲土重來,但現在還不是時候,你再忍耐一段時間,我一定幫你!去韓復榘那裡還是太冒險了。」

為了安撫張宗昌,張學良甚至去求了蔣介石,讓他撤銷對張宗昌的通緝。

有了張學良的保證,張宗昌立刻迴轉了心意,山東之行就此作罷。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此時已了之時,賊心不死的韓復榘再次催發電報,稱:「有關聯絡舊部,整編隊伍的事宜,盡皆聽從兄長意見。」

聞言,張宗昌再次動搖了。

一是因為韓復榘在信中所表現出來的誠意,二是相較於張學良未來的幫助,他還是更傾向於現在就回到山東收攏舊部。

最後,張宗昌還是下定了南下的決心。

為了防止眾人再次阻攔,他沒有透露半點口風,悄悄吩咐身邊侍從買了去濟南的火車票,連夜趕往了韓復榘的地盤。

到了濟南,張宗昌受到了韓復榘的熱情款待,可暗地裡針對他的刺殺卻是悄然提上了日程。

然而還沒等韓復榘動手,一則來自北京的電報便把張宗昌勸了回去。

原來,張學良等人得知張宗昌南下後非常擔心,便假稱「祝氏突發腦溢血,住進了德國醫院,現已處於彌留之際,望速回!」

如此一來,張宗昌勢必要返回北平,韓復榘擔心放虎歸山,於是將刺殺計劃提前,準備在火車站動手。

張宗昌身死火車站

9月3日下午5點,張宗昌登上了韓復榘為其準備的轎車,韓復榘、石友三等山東一眾軍政要員也一同前往火車站,為張宗昌送行。

表面上看,這是給足了張宗昌面子,可實際上韓復榘是想造成自己與接下來的刺殺無關的假象。

張宗昌在站台上與眾人一一握手告別,感到此次山東之行尤為滿意。

然而就在他轉身進入候車廳的一瞬間,針對他的刺殺便展開了。

下午6時22分,一列從浦口開往北平的列車緩緩進站。

張宗昌順利登上列車,可就在發車前的三分鐘,張宗昌從窗口伸出頭來向眾人揮手告別之際,車下人群中突然躥出一個刺客,舉槍高喊道:「張宗昌,我打死你個王八蛋!」

張宗昌見有刺客殺來,立即躲入旁邊的餐車,同時右手下意識摸進懷裡,結果懷中空空如也。

他這才想起來,自己隨身攜帶的愛槍在昨日的宴會上送給了石友三。

沒辦法還擊,張宗昌只能在餐車倉皇逃竄,這時刺客也跳上車來,緊追不放。

一位副官稍稍攔阻了刺客片刻,張宗昌趁機跳下火車。

沒想到的是,張宗昌剛下火車,迎面站台又躥出一位刺客,朝着他就來了一槍,張宗昌被子彈擦傷,不顧一切地向前跑去。

這時,張宗昌的身邊的幾位護衛也追了上來,埋伏在車站的刺客也紛紛現身,在刺客密集的槍聲中,幾位護衛死的死、逃的逃。

緊接着,一行人繼續追擊張宗昌。

人的腳步哪能快的過子彈,當張宗昌跑到第三站台北面的股道上時,一發子彈擊中了他的頭部,張宗昌應聲倒地。

很快,身後兩名刺客又跑到張宗昌跟前,對着他補上了3槍,張宗昌徹底咽了氣。

張宗昌身死後,一名年輕刺客立即站出來高聲喊道:「我叫鄭繼成,是鄭金聲之子,我殺張宗昌是替父報仇!」

說完便放下了手中的槍,靜靜等待執法隊和軍警的到來。

車站的群眾得知被殺的是張宗昌後,頓時沒了之前的恐慌,紛紛湊上前來看熱鬧。

這位當年欺壓山東百姓三年時間的「混世魔王」,終於得到了報應,人群中不斷傳出對張宗昌的咒罵聲。

當張宗昌的副官提出花50大洋找人幫忙抬屍體時,圍觀人等竟無一人為之所動,可見張宗昌在山東人民心目中的罪惡形象。

執法隊趕來後,鄭繼成被羈押入獄,由於他一人攬下了所有的罪責,其餘作案人員很快被釋放。

鄭繼成在審訊中堅稱自己是為父報仇,完全沒有提到韓復榘。

執法隊調查發現,鄭繼成的父親當年的確是被張宗昌害死的。

如此一來,即便明眼人都能看清其中的門道,也不好再懷疑到韓復榘的頭上。

結語

張宗昌能從一個坑蒙拐騙的小賊,一步步坐上山東督軍的位置,這與他的敢打敢拼、英勇善戰有關。

只不過,在戰火紛飛、軍閥割據的混亂時局,他沒有想着怎樣保家衛國、拯救百姓於水火,反而驕奢淫逸、荼毒群眾。

這樣的行為註定了他的失敗,也註定了他終將無法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