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的陳勝,在未起義的時候,曾經跟一起在田裡幹活的小夥伴喊出了「苟富貴,毋相忘」的口號。到了後來,陳勝起義稱王,富貴過人,對於一同受苦的夥伴做到毋相忘了嗎?答案是沒有,甚至陳勝起義失敗身死也跟他沒有做到這一點有關係。
少年大志
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陳勝是秦朝南陽郡陽城人,少時家貧,謀生無計,就受僱到別人家,做了一個耕田佣。有一天在田間休息的時候,望天長嘆,跟他一起協作耕地的人以為他病了,就問他怎麼了,他說:你們不要問了,假如有一天我能富貴,一定叫你們一起享受,不會忘記你們。
同伴都笑着說:你跟我們一樣是給人耕地,一樣的貧賤,想什麼富貴之事。
陳勝長嘆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說完又嘆了幾口氣,就牽着牛回家了。
出戍失期,萌生反意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頒詔到陽城,要求遣發閭左貧民,出戍漁陽。陽城的地方官徵到貧民九百人,陳勝也在內。在點名查驗的時候,發現陳勝身材高大,器宇軒昂,就提拔做了這九百人的屯長。又找了一個身材跟陳勝一樣高大的人叫吳廣,也提拔做屯長,跟陳勝一起帶領九百人去漁陽。地方官怕他們中途有變,就派了兩名將尉監督。
陳勝吳廣率領眾人即日啟程,走了幾天到了大澤鄉,碰到雨天,連着下了好幾天,眼看着不能按期到達漁陽了。按照秦朝的律法,不能按期到達就要斬首,九百人都很焦躁。
陳勝跟吳廣就悄悄的商量:這裡離漁陽還有千里之途,這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停,朝廷規定的期限馬上就到了,我們肯定要逾期了,逾期要斬首,我們就這麼甘心受死嗎?
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死國可乎?
吳廣說:去了也是死,乾脆我們逃跑吧!
陳勝說:逃跑也不是好辦法,我們都是背井離鄉,逃跑了往哪裡投奔?就算有地方投奔,被抓到了也是死。逃跑是死,不跑也是死,倒不如干點大事,說不定還能富貴。
吳廣說:我們無權無勢,能幹什麼大事?
陳勝說:天下老百姓受苦很久了,只是無力反抗。我聽說當今的皇帝是始皇帝的少子,並不該當皇帝。公子扶蘇,是長子並且有德行,因為屢次勸諫始皇帝,觸怒了始皇帝,被調出京城。當今皇帝篡奪帝位,殺死扶蘇。老百姓只知道扶蘇賢德,不知道扶蘇已經死了。還有以前楚國的項燕,也很有威望,有人說他死了,有人說他跑了。我們如果想要起事,最好假託他們的名號,號召天下。這裡正好是以前楚國的地方,百姓都深恨秦皇,我們舉事,肯定能得到響應。
吳廣覺得可行,但因為事關重大,不敢冒昧行事,就先找人卜卦吉凶。自古算卦的人都善察言觀色,一看陳勝吳廣面色沉重,就知道肯定有隱情,就問他們來意,想要算哪方面。陳勝不能明說,就胡亂說了幾句。算卦的人就按算卦儀式,起了一卦,跟他倆說:只要你們同心協力,必能成功,但是艱難險阻,不會很順利,你們還得問問鬼神。
借鬼問神,乘機起事
陳勝吳廣出來,就商量說:算卦的讓我們問鬼神,是讓我們祈禱還是祭拜?想來想去,陳勝突然醒悟道:對了,楚國人相信鬼神,我們必先假借鬼神來服眾。
當天晚上陳勝就事先把寫有「陳勝王」三個字的布帛藏到魚肚子里。第二天早上故意讓人買魚下飯。當眾人從魚肚子里拿出布帛看到上面的字,就很驚奇。到了晚上,吳廣又帶着燈籠,偷偷藏到祠堂里,邊遊盪邊學着狐狸叫道:大楚興,陳勝王。眾人看到後,都以為碰到了鬼神,議論紛紛。
陳勝吳廣一看時機到了,就趁着兩個將尉喝醉的時候進入營帳,跟將尉說:老天連着下雨,不能按期到漁陽了,一旦逾期就要殺頭,我們特來稟告,我們要先逃走了。
將尉一聽就怒了,說到:你們敢違法么?如果敢走,現在就斬首。
吳廣頂嘴道:你們兩個是監軍,責任重大,一旦逾期,我們本來就是要被殺的,你們兩個難道能活着嗎?
一個將尉聽到這裡,就拔劍砍吳廣,吳廣眼疾手快,一腳把劍踢落,撿起來反手就把將尉砍死了。另一個將尉一看也拔劍跟吳廣打鬥,陳勝跑到將尉身後就是一刀,結果了性命。
陳勝吳廣殺死兩個將尉,就出去召集眾人,大聲說道:我們大家到了這裡,被雨天擋住去路,得到天晴了,就算不睡覺趕路,也不能按期到達漁陽。逾期就要被斬,就算僥倖被赦免了,也必定活不下來。北邊天寒地凍,冰天雪窖,誰能禁受得起。大丈夫不死則以,死就要死的轟轟烈烈。能夠冒死干點大事,才不虛此一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眾人看陳勝說的慷慨激昂,心肝開始悸動,但是害怕兩個將尉,不敢響應,都往營帳里看。
陳勝看透了眾人的心思,說:我們兩個人不甘送死,也不希望大家白白送死,所以決定起事,已經把兩個將尉殺了。
大家聽到這裡,齊聲說道:悉聽遵命,全憑二位差遣。
陳勝就把兩個將尉的腦袋砍下來,懸到竹竿上。指揮大家在營外築土為壇,製作一面大旗,旗上寫着一個楚字,用兩個將尉的頭顱祭旗。把頭顱上的血滴到酒中,眾人依次喝過同心酒,對旗發誓,奉陳勝為主,共同造反。陳勝自稱將軍,吳廣為都尉,定國號為楚。陳勝又命令眾人坦露右臂,作為記號。
史稱大澤鄉起義。
星火燎原,自立為王
陳勝吳廣起義後,首先佔領大澤鄉,作為根據地。然後收集耜頭鐵耙等農具作為武器,又到山裡斬木為旗,連着忙碌了好幾天,天也放晴了,軍需也準備好了。陳勝就帶領起義軍攻陷蘄縣、譙縣,聲勢大振。
到了進攻陳縣的時候,起義軍已經有了車六七百乘,騎兵數千,步兵數萬,已經完全成型為一支兵種齊全,有裝備基礎,有一定戰鬥力的部隊,之所以說有裝備基礎,是因為此時的起義軍只有前鋒部隊有刀槍,大部分的後部部隊武器還是農具及木棍。
在攻下陳縣之後,陳勝自立為王,國號張楚,即張大楚國的意思。陳勝隨後封吳廣為假王,讓他帶兵攻打滎陽。又選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攻略以前趙國的轄地。派遣鄧宗進攻九江,周市攻略以前魏國的轄地。接受蔡賜的建議,派周文進發函谷關,意欲直搗咸陽。
外敵反擊,內相猜忌
此時的秦二世,為趙高所蒙蔽,陳勝吳廣起義幾個月了,都不知道。周文趁着秦朝廷上下相瞞的機會,攻入了函谷關,馬上就要打到咸陽了,秦二世才得到報告,召集百官商議對策。
章邯毛遂自薦去征剿周文。章邯確實有大將之風,帶領着驪山的刑徒,憑藉嚴明的軍令和出色的調度,一戰就打敗周文,將起義軍趕出函谷關。並一路追擊,在澠池逼迫周文自殺。周文死後,吳廣在滎陽也被部將田臧李歸所殺。
田臧在殺了吳廣後,派人帶着吳廣的頭顱去見陳勝,誣陷吳廣叛亂。本來吳廣與陳勝一起起事,在起義軍中資歷與陳勝相當。陳勝在稱王后,已經對吳廣有了猜疑,田臧殺了吳廣,陳勝不但沒有明察深究,反而順坡下驢,封田臧為上將。
刻薄待親友
這個時候,陳勝未發跡之前的貧賤工友,聽說陳勝發達了,記着他說過「苟富貴勿相忘」的話,都來找陳勝,想要博取一點榮華富貴。
這些耕傭就結伴來陳縣拜見陳勝,結果被擋在外面沒見到。他們還不死心就在王宮附近轉悠,趁着陳勝出來的時候,一擁而上,叫着陳勝的小名。陳勝一看,都是貧賤之時的朋友,也不好意思怠慢,就帶着一起回王宮。
這些人進入王宮,滿口喧嘩,王宮的守衛不好發作,就拿好酒好肉堵着他們的嘴。誰知道這些人喝了酒更加胡言亂語的說道:陳涉啊陳涉,沒想到你竟有今天,住着這麼大的王宮。還有幾個接著說道:陳涉當年跟我們一樣是佣耕,吃了上頓沒下頓,為什麼現在這麼顯赫呢。
這些人你一言,我一語就翻陳勝以前的舊事,拿來說笑。
宮中有人就把他們說的話報告給了陳勝,陳勝現在是楚王,今時不同往日,哪還容得下他們這麼羞辱自己,就命令把幾個胡亂說話的人綁起來,砍了腦袋。這下,這些人都害怕了,再也不敢想「勿相忘」的事了,都跑回去了。
陳勝的岳父和大舅哥,來投奔陳勝。陳勝把他們留在宮裡,但是有了上一次老鄉來胡鬧的事,陳勝就把他們當做家奴看待。岳父憤怒地說:依仗強勢怠慢長者,不能長久!隨後就跟大舅哥一起不辭而別。
因為這些事情,手下人都知道陳勝刻薄,都灰心失意,不肯效命。
陳勝不以為然,又任用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專門糾察官吏的小錯。甚至有的官吏沒有過錯,只因為跟朱胡二人有過節,都被關入監獄,不交給負責司法的官吏去審理,擅自予以懲治。
兵敗身死
章邯在消滅周文後,就來解滎陽之危。田臧、李歸都被章邯打敗殺死。章邯一路進攻,長驅到陳縣,陳縣西部的守將張賀,報告陳勝,請求支援。陳勝調集將領前去增援,無奈將領們個個冷眼相看,不肯效命。
陳勝只好自己帶人去支援。還沒有到了張賀的營盤,就有敗兵逃回,說張賀已經全軍覆沒。陳勝想先回陳縣,再做打算。就讓趕車的人快馬加鞭。
趕車的叫庄賈,在途中稍微遲緩了一下,就被陳勝呵斥,罵不絕口。庄賈懷恨在心,趕車到下成父,就停車不走了,陳勝非常着急,就喊庄賈,結果庄賈拿着劍砍死了陳勝。
庄賈殺死陳勝後,隨即投降秦軍。陳勝部將呂臣收復陳縣,殺死庄賈,把陳勝葬在芒碭山。
陳勝自起兵稱王到最後被殺,總共有六個月。
陳勝在起義之初,一呼百應,最後死於一個車夫之手。其沒有提出明確的政治綱領和目的,僅僅是不甘身死,希圖富貴而舉事。在舉事後,剛剛取得一點成就,就貪戀權勢,自立為王,對屬下開始猜忌,其失敗的早晚的事情。
歷來革命,第一個起事者往往不會成功。陳勝吳廣起義,吳廣不足道。陳勝在起義後,表現出與其「鴻鵠之志」極不匹配的道德品質。殺貧賤、欺親族、苛將吏,刻薄寡恩。其以一耕傭,振臂一呼,而至稱王。成名快,敗亡也快。陳勝吳廣能為人所記,還是得益於率先起事,佔得歷史「第一」,意義深遠,成就不高。
參考資料《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