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之治真的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嗎?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記載。比如《戰國策》中有「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韓非子》中有「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漢代賈誼《新書》中有「路不拾遺,國無獄訟」;唐代鄭棨的《開天傳信記》中有「路不拾遺,行者不囊糧」等等。

由此可見,這是古代的一種社會理想。既然是社會理想,顯然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這就如同古代說的「大同社會」一樣,也僅僅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中。

然而,《資治通鑒》中,卻真切地記載了唐太宗「貞觀之治」時期,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現象。

《資治通鑒》上說:「自是數年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唐太宗)

那麼,「貞觀之治」時期,真的實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嗎?

我認為,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我為什麼這麼認為呢?

其一,盜賊永遠存在。別說「貞觀之治」時期,就算是咱們當下,富裕程度不知道比「貞觀之治」時期高多少倍,但有誰敢出去不鎖門呢?不鎖門,你的家很可能就被「抄」了。盜賊在任何時候都是有的,再富裕的時代,都杜絕不了盜賊的存在。因為所有的富裕,都是需要付出勞動的。而盜賊卻可以不勞而獲,相當輕鬆,所以,總會有人鋌而走險。

其二,貞觀時間太短。任何一個盛世的出現,絕對不是一代兩代能夠做到的,更不可能在二十來年的時間(「貞觀」經歷了22年)里實現。

其三,貞觀基礎太差。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是在隋末亂世中起步的。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那麼多勢力,打了那麼多年仗,早已把國家打得一窮二白了。「貞觀之治」是在這樣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始發展的,時間非常短,實在不足以形成盛世。

其四,貞觀消耗太大。唐太宗時期,也並不是完全就放手讓老百姓生產,其實還在打仗。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讓李靖率軍和東突厥作戰,最終滅掉東突厥;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命李靖、侯君集等攻打吐谷渾,另立吐谷渾國王;貞觀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命侯君集、薛萬徹等攻打高昌國,並設置安西都護府;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親自率軍征討高句麗,最後糧草沒了才班師回朝,而且此後就與高句麗糾纏不斷,前後打了三年時間。

(率軍出征,圖取其意)

我們這裡並沒有把貞觀年間,唐太宗發動的戰爭清理完,實際上還有很多次小型戰爭。算起來,唐太宗時期發動的戰爭不下十次。

要知道,如果古代不打仗,安安靜靜地搞幾年生產,可能生產會多多少少搞上去。但是一遇到打仗,將給農業生產帶來雙重打擊:一重打擊是需要給軍隊提供糧草,老百姓自己的口糧不足;另一重打擊是農業生產最主要的青壯去打仗了,無法提供足夠的勞動力。既然唐太宗時期有那麼多戰爭,老百姓怎麼可能富裕呢?不富裕,怎麼會出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呢?

其五,貞觀稅負不輕。老百姓要富裕,稅收必須要少。但是,稅收一少,就無法做打仗之類的事情。而且,我們在史料中也沒有找到唐太宗像「文景之治」那樣減免稅賦的記錄。由此可見,「貞觀之治」時期老百姓的負擔並不低。

既然又在打仗,又沒有減免稅收,又有盜賊,經歷的時間又短,盛世顯然是不可能形成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現象,顯然不可能出現的。

司馬光

既然不可能出現,為什麼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裏面要那樣說呢?

我認為,司馬光其實是想表達一種形象性的說法,並不是實際存在的現象。是為了表現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唐朝社會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其中多有溢美之詞,表達作者對這一個時代的肯定。

除此之外,司馬光還以此來說明在「貞觀之治」時期,社會風氣出現的明顯變化。「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實際上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不設防,不爭奪,不互損。說明社會開始講信任,社會道德變好。而這種社會道德變好,也與唐太宗在「善於納諫」中,所倡揚的君臣之間互相信任,有莫大的關係。

總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現象,在古代社會中是不存在的,但是「貞觀之治」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人類走向理想社會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