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石窩,紅西路軍在此與馬步芳部進行了殊死的搏鬥


紅西路軍翻越祁連山

1937年3月14日晚,由李先念、李卓然率領的西行支隊1000餘名將士, 從石窩山出發,由裕固族青年爾尕木作嚮導,沿祁連山過夾爾溝到長干河、大岔牧場,翻過東岔大坂,進入青海省野牛溝,經過八字墩川魯布藏等地阻擊敵人。


紅西路軍在祁連山中

余部行至大岔青灣時,召開工委會議,將200餘名幹部組成幹部支隊,安撫傷員、收集失散負傷戰士、就地堅持游擊。先後在肅南地區的黃韃子峽谷、白泉門、老虎溝、觀山河口一帶多次與搜山馬敵遭遇,激戰中部分將士被俘或失散。

裕固族牧民屈大成搶救傷員

9軍軍長孫玉清在祁豐觀山河口被俘後,被馬敵押送至青海西寧,堅貞不屈,慘遭殺害。

4月16日,支隊經青海省海北州的托勒牧場、烏蘭大坂、托勒南山等地到達野馬河谷,900餘名將士終於從肅北縣境內的大公岔山口走出祁連山,經過攻打安西城等戰鬥後,只剩400餘名將士。

負傷的政治部副主任徐一新被裕固族牧民救護下來

1937年5月1日, 抵達甘新交界的星星峽被轉送到達新疆(迪化)「新兵營」學習軍事知識,後分批返回延安,奔赴抗日最前線。

肅南牧民屈大成與徐一新夫婦和王定國合影

紅西路軍余部將士自3月12日進入祁連山區至4月16日走出祁連山,歷時40餘天。期間,不但同嚴寒、缺氧、飢餓進行了艱難的抗爭,而且還在深山密林中與國民黨馬步芳部進行了殊死的搏鬥。

徐向前元帥之子徐小岩一行將徐帥骨灰撒入祁連山中

廣大指戰員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濟苦愛民,以嚴明的紀律、高尚的品質、頑強的意志,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給肅南地區各族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祁連山區譜寫了壯麗的英雄篇章,永遠根植於肅南縣各族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