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高考「狀元」嗎?

近日,棗莊考生狀元及第遊街的視頻火遍全網。高調不高調咱先不討論,我想普及一下什麼是「狀元」[捂臉]


「狀元」是古代科舉考試的產物。科舉考試產生於隋朝隋文帝設「明經」取士,隋煬帝完善為一種制度,後來歷朝歷代沿襲並有所完善發展。武則天時期創立了「殿試」制度,由皇帝親自當考官,第一名稱為「狀元」,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

明清時期,童試考中稱儒生,歲試考中稱秀才,鄉試考中稱舉人。鄉試算得上是國家考試了,由省城組織,朝廷派人監考,中了舉人就有資格做官了,第一名被稱為「解元」。

會試是舉人在京城參加的全國統一考試,考試合格者為貢士,第一名為稱為「會元」;

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進士考試,第一甲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賜進士及第

由此可見,現在高考相當於古代鄉試,全省高考第一名應該稱為「解元」,可不是什麼狀元。

當然現在的考試製度更加科學,科舉考試因為腐朽僵化已經被掃進歷史的垃圾箱。

最後,還是恭喜這位考生金榜題名!【插圖來源於網絡,侵刪】[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