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臨終,一80歲老頭來到她床前,女皇恍然大悟:狄仁傑騙了我

作為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大名可謂無人不知。在男權當道的封建社會,武則天能夠公然登上權力的巔峰,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而她當政的時期,還將大唐帝國推向了有一個高峰,則更為難得。

不得不說,武則天的政治眼光和睿智無疑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最需要具備的素質。然而她作為李唐王朝中的外姓女子,其統治地位的合法性一直以來都飽受詬病。因此她的帝王之路上沾滿了鮮血。

作為武則天的得力助手,狄仁傑與武則天之間的關係充滿了矛盾。一方面他盡心儘力輔佐武則天,另一方面他又時刻想讓武則天將天下還給李氏。而武則天臨終之前,更是深深地感受到了來自狄仁傑的欺騙。

武氏登基

在成為唐高宗的皇后之後,武則天成為了當時女子可以達到的最高的政治高度。但是,僅僅做到母儀天下還不足以滿足武則天對權力的渴望。在她看來,只要有足夠的能力,女人同樣可以君臨天下。

而唐高宗孱弱的身體為武則天助力不少。由於身體原因,唐高宗在治理朝政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而伴隨在他身邊的武則天剛好可以趁此機會接觸到政治。有了武則天的幫助,唐高宗反而感覺輕鬆了不少。

於是在公元674年,武則天開始與唐高宗李治共同上朝,史稱「二聖臨朝」。此時武則天的身份已經超越了皇后,與唐高宗平起平坐,實際上與真正的皇帝已經毫無差異了。

由於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大臣們對於這樣的安排也並無太大意見。畢竟江山是李氏的天下,李治如何安排是他的自由,只要李治沒有意見,身為臣子也不便多言。

然而武則天向著權力頂點進發的腳步並沒有就此停下。唐高宗駕崩之後,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份繼續臨朝,雖然經歷了唐中宗唐睿宗兩朝,但此時的皇帝只是個擺設,武則天才是真正的掌權人。

公元690年,武則天邁出了權力登頂的最後一步。已經六十六歲的武則天在這一年登基稱帝,建立武周政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一代女皇。而在這一過程中,李氏的子孫則猶如身在地獄一般。

自古以來,權力的爭奪便伴隨着血雨腥風,武則天也不例外。為了成為女皇,武則天同樣對李氏子孫大開殺戒。也正因如此,武則天在當政時期才會飽受詬病,李氏子孫更是時刻想要推翻她的統治。

儘管如此,武則天仍然收穫了大量的人才。這與她不拘一格的政治態度有着直接的關係。在她看來,她作為一個外姓女子都可以登基稱帝,一個人只要才華出眾,又為什麼不能夠被破格提拔呢?

在她提拔的人當中,狄仁傑無疑是最特別的一個。作為武周政權的宰相,狄仁傑十分盡職盡責,其才能也得到了武則天的認可。但同時,他又時刻心系李氏子孫,希望武則天可以還政於李氏。

如果換成其他人當皇帝,狄仁傑這種兩面派的做法恐怕早已身首異處。而武則天卻並沒有對狄仁傑痛下殺手,足見武則天的心胸。然而在武則天臨終前,一位老者來到她的面前,她才感受到狄仁傑的老謀深算。

武周宰相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與所有其他皇帝一樣,武則天在登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建立自己的智囊團,培植自己的勢力。這些人最好沒有太多的政治經驗而又有真才實學,這樣才是她最滿意的人選。

於是,在宰相婁師德的舉薦下,狄仁傑便來到了武則天的面前。在唐高宗時期,狄仁傑便被任命為大理寺丞,負責刑獄之事。一年之內,他便將積壓數年的案子處理完畢,而且無一人對他的判罰提出異議。

由此可見,狄仁傑的思維十分縝密,幾乎稱得上是明察秋毫。而此時的他正在豫州擔任刺史,政績依舊十分突出。雖然狄仁傑性情古怪,但他的才能也讓婁師德印象深刻,於是便舉薦給了武則天。

在被召入京城之後,武則天問道:「你在豫州為官之時,有人在朝廷中傷你,你想知道是誰么?」而狄仁傑卻答道:「如果陛下認為屬實,臣自當改正。如果不實,這人也是在為我提醒,我應當謝謝他。」

這一番對話,讓武則天對狄仁傑的氣度十分讚賞。可以說狄仁傑的身上有許多與武則天相似之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刻以大局為重。這樣的人也正是武則天所要尋覓的人才。

因此在第二年,狄仁傑便被升任為宰相。武則天對狄仁傑十分信任,即便有人誣告狄仁傑謀反,武則天對他也只是予以貶職,之後又將他重新任命為宰相,可見她對這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多麼愛惜。

狄仁傑的謀劃

實際上,狄仁傑的忠心並非是忠於武則天,而是忠於天下。在擔任宰相期間,狄仁傑鞠躬盡瘁。而這也讓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日下。看到這樣的狀況,武則天不得不為自己物色宰相的繼任者。

於是,在肯定狄仁傑的功績之後,武則天讓狄仁傑推薦與他同樣有能力的人來接替他。在聽到武則天的要求之後,狄仁傑不假思索地推薦了張柬之然而狄仁傑的這一舉薦卻讓武則天頗感為難。

原來張柬之與狄仁傑年齡相差無幾,而武則天希望狄仁傑能夠推薦更年輕的人才。但狄仁傑則表示,如果武則天需要的是他這樣的宰相,張柬之無疑是不二之選。

公元700年,狄仁傑病逝。五年之後,武則天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就在她卧病不起時,已經八十歲的張柬之聯合李多祚及一眾朝臣,發動神龍政變,擁立唐中宗李顯復辟,江山又重新回到了李氏手中。

而此時武則天才意識到,原來狄仁傑推舉張柬之,是因為張柬之與他一樣效忠於江山社稷,而非武氏。也只有張柬之才能在狄仁傑死後繼續為江山社稷着想,讓大唐帝國的發展重新回到正常的軌道之上。

結語

作為政治家,武則天無疑是出色的。正是因為她不拘一格地提拔有才之士,才讓其治下的武周王朝煥發出活力。然而也正因為其具有極大的包容性,才讓狄仁傑和張柬之等人滲透到朝堂之中。

可見一個人即便機關算盡,最終也只能接受公道自在人心的規則。雖然武則天成功地將皇權奪了過來,但仍然無法阻止忠義之士還政於李氏的迫切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