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室已延續2680年,為啥中國王朝每隔三百年就「洗牌」?

2021年01月24日07:00:03 歷史 1232

《西遊記》當中有一句很有趣的話: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反映了中國一個非常有趣的歷史現象:皇室沒辦法長期延續。中國歷史上延續最久的皇帝家族,不過400多年,也就是漢朝;如果算上夏商周的話,則為800多年,也就是周朝。但是不論延續多久,中國的皇帝或者天子最終肯定會被另外一個姓氏的人所取代。

日本皇室已延續2680年,為啥中國王朝每隔三百年就「洗牌」? - 天天要聞


而日本不同。據日本的歷史記載,日本從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開始,到現在已經傳了125代2680年了。相傳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在位時間為公元前660年到公元前583年。那個時候,中國還處在周朝的春秋時期呢!那麼,為何日本皇室能延續2680年,而中國王朝每隔300年就要「洗牌」?

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大體上來分,可以分為下面幾個原因:兩國的政治不一樣;兩國的文化不一樣;兩國歷史認定的標準不一樣。這三個原因導致了大家現在感覺日本皇室延續了很多年,而中國的王朝卻總是在不停地洗牌。首先,咱們說一下第一個原因,也就是中國和日本兩國不同的政治模式。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強王權」的政治模式,強調的是中央集權。即便是在分封制時期,其實周天子對天下各地的控制也是非常強的。《禮記》裏面記載,周天子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坐着戰車去天下諸侯的領地巡視,並且獎賞有功勞的諸侯,懲罰有罪過的諸侯;而諸侯也需要定期朝貢周天子,否則就會被周天子視為不臣。

日本皇室已延續2680年,為啥中國王朝每隔三百年就「洗牌」? - 天天要聞

秦始皇創立以郡縣製為基礎的皇帝制度以後,中央集權進一步提高。除了少數末代皇帝被權臣控制之外,絕大多數皇帝都有相當大的權力對帝國進行控制。這就產生了一個矛盾——皇帝和臣子的矛盾。皇帝以天下為家,以富天下為己任;而大臣以自己的家族為家,以富家為己任。這兩者必然是矛盾的。

最後的結果就是「上下一日而百戰」,天子和臣子的矛盾積累並爆發,最終臣子推翻皇帝或者天子。而日本沒有這個問題,因為日本是「弱王權」政治。不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日本的皇室很多時候都是一個「吉祥物」,德川幕府時代其實類似於現代的君主立憲,只是叫法不一樣罷了。

日本皇室已延續2680年,為啥中國王朝每隔三百年就「洗牌」? - 天天要聞

這樣的皇室,沒有權力,也沒有威脅作用,當然沒有人去推翻他了。誰也不會爭着去做傀儡吧?而日本皇室能夠傳這麼久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因為中國和日本的文化不同。雖然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各種祭祀,但是卻是抱着一種很獨特的心態來祭祀的。中國人實際上不信那種虛無縹緲的神。

所以姜子牙直接砸了占卜的龜殼,說:烏龜連自己的福禍都預測不到,哪裡還能幫我們預測福禍呢?所以中國不需要一個「神化「的皇帝,因為大家不信這個東西,誰能幫助自己誰才是真正的「神」,血脈那一套,不靠譜。但是日本人不一樣,他們信這個,所以他們需要一個被「神化」的皇帝。

這就是日本人的心理需求了。人們常說,只有有需求,才會有產品。而日本天皇就是針對日本人的這種需求製造的產品,他們需要這種迷信的東西來凝聚,所以才會產生這種2680都沒有被取代的皇室。但是,事實一定是這樣的嗎?其實也未必,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第三個原因:中日歷史認定的標準不一樣。

日本皇室已延續2680年,為啥中國王朝每隔三百年就「洗牌」? - 天天要聞

實際上日本神武天皇的歷史雖然被日本人言之鑿鑿,但其實卻更像是一種神話傳說。比如啥某人是天神之子,還有啥天神怎麼怎麼,就是這樣的「歷史」,擱中國肯定被絕大多數專家懷疑真實性,但是日本人卻對此深信不疑,並且認為這就是事實,所以日本的天皇才有這麼久的「真實」歷史。

那麼,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中國的歷史,如果說這樣的傳說也算是歷史,那麼中國的歷史可就不止幾千年了,而是不知道多少年了。比如上古時期的那些大神,哪一個不是一個人就活了上百年的呢?所以一個上古朝代傳上幾千年是輕輕鬆鬆的。比如黃帝,實際上如果按照我們的歷史記載說,黃帝之後的幾千年大部分都是他的子孫在當皇帝。

比如五帝除了黃帝之外的顓頊、帝嚳、堯、舜,全部都是黃帝的子孫,光這加起來應該都有2000多年了。如果再考慮到後面的大禹和夏朝也是黃帝的後代,商湯和商朝、周文王和周朝,其實也都是黃帝的子孫,這麼一算,黃帝得傳了多少代呢?秦國是飛廉的後代,飛廉也是黃帝之子孫;而劉邦劉氏出自周朝分封的姬姓後代或者是堯的後代,所以也是。

日本皇室已延續2680年,為啥中國王朝每隔三百年就「洗牌」? - 天天要聞

如果你再仔細查一下,後面的朝代除了極少數之外,絕大多數都是黃帝的後代。畢竟,炎黃子孫可不是說著玩的。但是這個東西現在絕大多數人都把它當「傳說」,不當歷史,所以中國的皇室就沒有傳那麼遠了。如果真的要算起來,我們現在哪個不是曾經的「皇親國戚」呢?

所以說,只要改變這個歷史認定的標準,中國的「皇室」傳的年限更多。不過文化和政治上的因素卻是不可能改變的,中國的天下是不可能讓狹義的一家一姓永遠地把持的,所謂「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不正是中國的基層對流機制更為完善的體現嗎?而且我們也不需要「萬世一系」的皇室來當「神」,沒這個需求。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 天天要聞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打着董某輝粉絲名義成立的銀河護衛隊,四處舉報那些對董宇輝發出質疑和抨擊的博主,如果這種現象再不加以制止,必將對整個網絡環境和輿論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和惡性的循環。董某輝是樹立起來的典型,但是不代表他就沒有缺點,也不代表他完全在聖壇之上。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 天天要聞

端王:我鑄了最好的錢幣,難道還是不務正業?聖宋元寶

荒誕世界裏,發生着這樣一場荒誕對話:群臣:端王,明天你去做皇帝。端王:我不會做皇帝呀,我沒學過。群臣:就是你不會,才選你做皇帝。端王:那我當了皇帝該幹些啥?群臣:隨便你,只要不幹皇帝的正事,你愛咋玩咋玩。端王:還是不行,我不做事我怕你們貪我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 天天要聞

翻遍全網,已找不到幾個像樣的雍正通寶

(清·雍正通寶)首先要強調,雍正通寶並不少。不僅僅是明確記載的85億6千萬文鑄量,多於歷史上的大多數銅錢品種。(前面提到的宣德通寶也才1億文),現存世的數量,也同樣算作常見的古錢。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 天天要聞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風裹挾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韓信蜷縮在蘆葦叢里,腹中飢餓如烈火灼燒,他摸了摸腰間早已銹跡斑斑的青銅劍 —— 這是他唯一的體面,也是他最後的倔強。曾經的世家子弟,如今卻要靠着釣魚換錢果腹,若運氣不好釣不到魚,便只能在河邊挨餓。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聞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蘇北平原,7000名新四軍戰士正面臨16萬國民黨軍的合圍。指揮部里,34歲的粟裕伏在地圖上,鉛筆划過黃橋鎮外的每一道溝壑——這個連軍用地圖都未標註的小鎮,即將成為改寫中國抗戰史的關鍵坐標。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 天天要聞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1945年秋,重慶談判桌上的煙灰缸里堆滿煙蒂。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對而坐,背後是八年抗戰尚未散盡的硝煙,眼前是四萬萬同胞對和平的殷切期盼。當《雙十協定》墨跡未乾時,蔣介石卻在日記中寫道:「共黨之要求,無異於要我自縛雙手。」一年後,中原大地重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