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是南宋都城,元朝為何不壓制其發展?

2020年10月07日15:04:07 歷史 1874

公元1276年,元軍兵臨南宋都城臨安(浙江杭州),宋恭帝投降,南宋亡(不算流亡的二王,南宋滅亡時間應該是1276年,而不是1279年)。元朝統一天下後,作為南宋的都城,杭州在元朝的地位如何?

杭州是南宋都城,元朝為何不壓制其發展? - 天天要聞

圖-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位置示意圖

和清朝滅南明造成近乎毀滅性的災難不同,元滅南宋,並沒有對南方社會經濟造成多大破壞,南方的經濟文化發展並沒有被中斷。杭州雖然不再是都城,但虎威猶在,仍然是地區中心。杭州的人口超過百萬,商業非常繁榮。當時由原來的浙西、浙東、江東、福建四路組成的江浙行省,轄境北起長江,南至福建,東臨大海,西至鄱陽,是南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江浙行省在全國十一個行省中,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元朝自然重視這裡。元朝把江浙行省的治所遷到杭州,統轄東南地區的三十個路。文宗至順元年(1330年),戶部所登記在冊的錢糧戶數,全國的46%在江浙行省,每年征的糧食數字,江浙行省佔37%。杭州作為江浙行省治所,已成元朝的南方經濟中心。

杭州是南宋都城,元朝為何不壓制其發展? - 天天要聞

圖-杭州位置及周邊地形示意圖

所謂「江浙行省視諸省為尤重,土地廣,人民眾,政務繁,錢穀之數多,朝廷之所注倚。」江浙行省如此重要,元朝在江浙行省派駐的軍隊是南三省中最多的,派駐到其他行省官員的是平章,而江浙行省的卻是丞相。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浚通了京杭大運河,這使得京杭大運河南端的杭州,和北方地區的聯繫得到了空前的加強。如此,徹底改變了杭州長久以來偏安東南的劣勢,標誌着杭州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杭州是南宋都城,元朝為何不壓制其發展? - 天天要聞

圖-京杭大運河示意圖

元朝在商品流通過程沒有過境稅,只在進入銷售時才會徵稅,當時全國一萬錠以上稅額最高的場務有四處,除了一處在長江與運河匯流處的真州(江蘇儀征),另外三處都在杭州。由此可見,杭州在元朝經濟版圖上的地位是何等的高。這也有賴於元朝的統一,打破金與南宋對峙時的鐵籬笆,南北交流頻繁,運河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商品通過運河南北來往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人員流動。南方人沿運河北上,進京觀光,謀取出路。北方人南下,仕宦、從商、遊學。各種觀念、文化在這裡交流融合。可以這麼說,杭州和大都,一南一北,成為元朝兩個文化交流融會中心。只不過,杭州更偏向於經濟,相當於現在的上海(經濟)。

杭州是南宋都城,元朝為何不壓制其發展? - 天天要聞

圖-杭州位置及周邊地形

元朝向內陸和海洋兩個方面拓展,開展海外貿易,而杭州更成為了這個體系中重要節點城市。與中原傳統的「朝貢貿易」不同,元朝統治者早在草原時期,就派私人商業代表,進行商業貿易。草原的重商傳統使得民間海外貿易基本不受限制,元朝時的泉州港是南洋、西洋貿易的終點,慶元、劉家港是對半島、日本貿易的中心港。杭州與廣州、泉州和慶元等港口一樣,設立市帕司,管理海外貿易。

杭州是南宋都城,元朝為何不壓制其發展? - 天天要聞

圖-元朝海陸交通示意圖

同時,杭州作為江浙首府和運河最南端,又成為各貿易線路的重要接入點。發達的交通成就了杭州交通和經濟樞紐的地位,元人稱讚杭州「山川之盛,跨吳越閩浙之遠,土貢之富,兼荊廣川蜀之饒。」

杭州在南宋時就富甲天下,但由於南北分裂,杭州在南北交流中的中心作用無法得到體現。進入元朝,這一弊端消失,杭州在世界貿易體系中的地位,元朝時也要高於南宋時,依然是當時全世界的中心城市之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 天天要聞

G7爆單何小鵬攤牌,智駕我就是中國第一

「我對小鵬的智駕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國一,行業最強!」7月3日,何小鵬在G7發佈會上語驚四座,直接攤牌了。但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何小鵬又定了一個「規矩」——2000TOPS算力,以後就是20萬車的標配。通俗一點說,就是以後友商如果沒有2000TOPS,就別再腆着臉吹智駕了。所以G7發佈會主題被命名為「跨時代」,而且幾乎全程對標...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 天天要聞

巷道里的 「中國脊樑」,原來是他!

近日一段貴州榕江搶險一線的視頻讓無數網友淚目這個背影被稱為巷道里的「中國脊樑」這名只留下背影的戰士被找到了!他叫馬東昇是武警貴州總隊的一名戰士7月1日武警貴州總隊官兵深入貴州榕江縣城的小區、巷道清淤排障馬東昇所在的任務地點在一處巷道內那裡地勢低洼、空間狹小還有一段長約25米、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憶當時巷...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