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2020年08月28日21:04:10 歷史 1921

回顧二戰的歷史,法國耗時耗力建造的馬奇諾防線一直被大家認為是個天大的笑話,本以為固若金湯的防線卻絲毫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德國士兵輕易地繞過了這道豪華防線,接着用了不到100天的時間,就佔領了法國,由此看來,這道防線的確是一個重大的失誤,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 天天要聞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法國為了增強自身的防禦能力,不惜巨資,耗時8年之久終於修建了一條當時被公認為最牢固的防禦工事,既然耗時耗力,那麼這條防線究竟有些什麼呢?防線全長390多公里,每公里會出現15個軍事工程,牆壁的厚度一度達到了3.5米之厚,別說子彈,就連一般的炮彈也難以擊穿。整條防線是由法國的陸軍部長馬奇諾組織修建的,所以就稱作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 天天要聞

整個馬奇諾防線一共部署了344門強有力的火炮,152個炮塔,同時還擁有1533個碉堡,全線覆蓋。當敵軍靠近時,偵察兵通過潛望鏡發現敵情,指揮部接到消息後,通過機械傳輸系統指揮火炮360度調整各種角度,對敵軍進行轟炸。在防線內還儲備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同時在防線的最外圍還有常規的防禦工事,諸如鐵絲網、木樁等。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 天天要聞

在歐洲大陸上法國擁有的最強的陸軍,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無限制的將血肉之軀直接對陣德國的大炮,讓法國吃了大虧,也因此,一戰之後,法國人口大減,法國開始思考並且提出了"野戰炮兵掩護下的經過要塞加強的不間斷線性防禦",馬奇諾防線破殼而生,不僅得到當時法國政府的支持,就連民眾對此防線也很贊同。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 天天要聞

馬奇諾防線長度雖然達到了390公里,但還是沒有將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包含在內,那麼為何要留這三個漏洞呢?其實法國在修建時就是故意想避免德國再次從邊境進入法國,避免讓法國本土成為戰爭的主戰場,事實上,二戰時期德國也的確沒能再從法德邊境進入法國。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 天天要聞

二戰爆發以後,法國本以為有了馬奇諾防線可以高枕無憂,德軍必定不敢直接來犯,但德軍卻繞過了這條防線,穿過了阿登山區,直接進入了法國腹地,佔領巴黎。那麼法國又為何不在阿登山區做好防禦呢?其實法國早就發現了阿登山區,也做好了充實的防備,布下重兵。1940年德軍開始進攻阿登山區,守株待兔的法軍萬萬沒想到德軍的戰術-閃電戰,德軍古德里安充分發揮了閃電戰的精髓,全程進攻,不帶休整,對法軍狂轟濫炸,法軍在阿登山區的防禦全線崩潰。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 天天要聞

二戰法國的失敗的原因並不能說是馬奇諾防線的原因,相反在當時這條防線的確固若金湯,就連德國也不想與其正面交鋒,同時馬奇諾防線也逼迫德軍進攻比利時,誘使德軍進入法國人在阿登山區布下的大口袋,但落後的戰術只能挨打。

馬奇諾防線,是一個笑話,或是二戰時期最牛的防線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