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不仁、不義、不孝之人,光環掩蓋了其德行

2020年08月05日15:04:33 歷史 1358

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歷史長卷中,有一種人顛覆我們已有的認知,他們大多才華橫溢,冠絕一時而為人熟知,光環掩蓋了其德行的低劣。

俗話說「一白遮百丑」,吳起就是這種人。

吳起——不仁、不義、不孝之人,光環掩蓋了其德行 - 天天要聞

吳起,衛國左氏(今山東省菏澤市曹縣,一說菏澤市定陶區)人,戰國初期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有《吳子兵法》(又稱《吳子》)傳世,與孫武並稱「孫吳」。

吳起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唐肅宗時將吳起等歷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追尊吳起為廣宗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吳起投奔楚國後,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擔任令尹後的吳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對楚國國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吳起的變法改革使得楚國一改之前屢遭三晉攻伐的被動局面,國力空前強大,《史記》中說:「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列國都對楚國的實力感到懼怕。

吳起——不仁、不義、不孝之人,光環掩蓋了其德行 - 天天要聞

我們縱觀吳起的一生,可以說是「出則為將,入則為相」,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吳起為將則能保國安民,開疆拓土,每戰必克,有過於孫武;為相亦可勵志變革,創製法度,富國強兵,媲美於商鞅。郭沫若曾這樣評價說:吳起在中國歷史上是永不會磨滅的人物,秦以前作為兵學家是與孫武並稱,作為政治家與商鞅並稱的。

然而真實的吳起卻是一個不仁、不義、不孝之人,為什麼這樣說呢?究竟吳起有怎樣的劣跡,令人如此不齒?

吳起——不仁、不義、不孝之人,光環掩蓋了其德行 - 天天要聞

《史記》中記載,公元前412年,齊宣公發兵攻打魯國。魯穆公想任用吳起抵抗齊國,但吳起妻子是齊國人,魯穆公就有點疑慮:吳起會不會因妻子是齊國人,不用心幫助魯國而和齊國暗通款曲呢?吳起渴望功成名就,知道了魯穆公的疑慮後,馬上就做了件驚世駭俗的事——回家一刀將自己的妻子殺死,然後割下妻子的首級送到魯穆公面前來表明心跡。

當一臉堅毅神情的吳起捧着自己妻子血淋淋的腦袋出現在魯穆公面前的時候,魯穆公當場嚇得目瞪口呆,或許魯穆公沒有想到女人漂亮的腦袋除了具有觀賞性以外,還有能讓人當上將軍的用途。

吳起——不仁、不義、不孝之人,光環掩蓋了其德行 - 天天要聞

吳起都把自己的妻子殺了,好像不讓吳起為將就說不過去了吧?

於是魯穆公任命吳起為將,吳起呢,也沒有辜負魯穆公的信任,率軍大敗齊軍。

俗話說:「一將成名萬骨枯」,對於吳起來說,第一個枯的就是他自己的老婆。吳起不愧為一代名將,即便是與他朝夕相伴的老婆,也不過是他謀取功名的墊腳石而已!

佩服,佩服!

吳起——不仁、不義、不孝之人,光環掩蓋了其德行 - 天天要聞

令人震驚的事情還不止如此,吳起原本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為了當官,吳起到處尋找門路,因此弄得傾家蕩產,但也沒得到一官半職,於是遭到鄉人的譏笑。吳起為此氣憤不過,殺了誹謗他的30多個人。

在臨逃走時,他對母親發誓說:「不當卿相,決不回衛」。翻譯成現代文大意就是:如果我出去混得不好,我就絕不回來。

後來,吳起的老母親去世了,那時候的吳起一事無成,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吳起都沒有回來奔喪!吳起的老師曾子為自己有這樣的弟子而深感恥辱,於是因為這件事情和吳起斷絕了來往。

生他、養他的母親去世了,吳起知道了都不回來奔喪,老母親死了他不回來看她最後一眼,不回來送自己的老母親最後一程。

佩服,佩服!

吳起——不仁、不義、不孝之人,光環掩蓋了其德行 - 天天要聞

吳起這個人真夠心狠的,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為了名利,真所謂無所不用其極。

人啊,如果不擇手段竟然到了如此的地步,還是人嗎?

「殺妻求將」、「母死不歸」,吳起無疑是一個不仁、不義、不孝之人。

也許正是因為吳起的極端,所以給他自己帶來了這樣一個不得善終的結果——吳起最後被亂箭射死。

「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為載物、載福之器。一個人縱然才華蓋世,如果不注重修身養德,那麼也只能是小人。即使他貴為王侯將相,也沒有這個福報。這樣的人雖然能顯赫一時,也必然自取其禍。此理古今如此,概莫能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一塊荒地定乾坤:牧童變帝王背後的真實人性博弈 - 天天要聞

一塊荒地定乾坤:牧童變帝王背後的真實人性博弈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來自權威資料,圖片源於網絡。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權,請和我們聯繫,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中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如有錯誤或不實之處,還請您諒解和指正,創作不易,感謝支持。前言歷史長河中的某些瞬間,往往被後世賦予神話色
劍河公路:沉入湖中的綵帶 - 天天要聞

劍河公路:沉入湖中的綵帶

編者按:本文選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世紀大壩 清江明珠——三板溪水電站文史資料專輯》第187頁。作者為時任劍河縣交通局辦公室主任姚本正。三板溪水電站庫區南加段(圖片來自網絡)三板溪水電站庫區淹沒劍河境內公路10條,總里程120.12公里。它們分別是:1956年3月至1981年9月分段修建的展架至劍河至滿天星至南加...
鄭惠黎病逝,享年102歲 - 天天要聞

鄭惠黎病逝,享年102歲

5月24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旗下微信公眾號「腫瘤核醫學」發文披露,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原核醫學科主任鄭惠黎教授5月20日於多倫多病逝,享年102歲。鄭惠黎上世紀50年代留影 圖片來源:「腫瘤核醫學」微信公眾號(來源:微信公眾號「腫瘤核醫學」)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什麼明朝貪腐無法禁絕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明朝貪腐無法禁絕

一、春秋時期季孫氏和孟孫氏春秋時期魯國「三桓」中的季孫宿和仲孫速兩個人,季孫速無嫡子,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周禮,季孫宿應該立公鉏,而不應該立悼子。但是季孫宿偏偏喜歡庶幼子悼子。仲孫速也類似,立了嫡子孺子秩,庶子羯不甘心。
項立剛:利益集團的侵蝕讓美帝衰落 - 天天要聞

項立剛:利益集團的侵蝕讓美帝衰落

項立剛用明朝東林黨舉例,說只要利益集團抱成團後開始挖國家牆角,利益集團越來越富,國家越來越窮,這就是一個強大國家衰落的開始,他認為這是人性,一旦某一事件發生後國家拿不出錢解決問題,強大帝國頃刻間也就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