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勺之戰,齊魯兩大霸主之戰,最終以魯國的勝利告終;是繼干時之戰後又一戰

2020年05月17日22:24:03 歷史 1213

長勺之戰,發生在中國春秋時代齊國與魯國之間的一場戰役,發生於公元前684年的長勺。此次戰役,是繼干時之戰後齊、魯另一次重要戰役。魯國在此次戰役取得勝利,間接促成數年後齊魯息兵言和。

長勺之戰,齊魯兩大霸主之戰,最終以魯國的勝利告終;是繼干時之戰後又一戰 - 天天要聞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起,中國歷史進入了諸侯兼并、大國爭霸的春秋時代。齊國和魯國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重要諸侯國,又互相毗鄰,在當時的動蕩局面下,不免發生各種矛盾,而矛盾衝突的激化,又勢必造成兩國間兵戎相見的結果,長勺之戰正是這一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周莊王十四年初,齊國軍隊進攻魯國。魯人曹劌往見魯庄公,詢問其作戰的理由。魯庄公以平時用度與臣下分享及祭祀時不濫設祭品為理由,均未

長勺之戰,齊魯兩大霸主之戰,最終以魯國的勝利告終;是繼干時之戰後又一戰 - 天天要聞

被曹劌接納。魯庄公隨後稱自己在司法方面盡量做到合情、公平,曹劌便認為魯「可以一戰」,並獲魯庄公批准隨行督戰。

同年齊軍仗着兵強馬壯,侵入魯境。魯庄公暫時避開齊軍鋒芒,撤退到有利於反攻的地方——長勺。由於干時戰爭的勝利,鮑叔牙以下將士都輕視魯軍,認為不堪一擊,於是發起聲勢洶湧的攻擊。魯庄公見齊軍攻擊魯軍陣地,就要擂鼓下達應戰的命令。

曹劌勸阻說:齊兵勢銳,我軍出擊正合敵人心愿,勝利沒有把握,「宜靜以待」,不能出擊。

長勺之戰,齊魯兩大霸主之戰,最終以魯國的勝利告終;是繼干時之戰後又一戰 - 天天要聞

庄公遂令魯軍固守陣地,只令弓弩手射擊,以穩住陣勢。齊軍沒有廝殺到對手,又沖不進魯軍陣地,反而受到魯軍弓弩猛射而無法前進,只得向後撤退。經過稍事休整,鮑叔牙又下令展開第二次攻擊,曹劌勸庄公仍然不要出擊,繼續固守陣地。齊軍攻勢雖猛,但仍攻不進陣內,士氣不免疲憊,再退回到原陣地。

齊軍兩次進攻,魯軍都沒有應戰,鮑叔牙和齊軍將領都認為魯軍怯於應戰,決定再次發動進攻。於是齊軍聲勢浩大的第三次進攻,迅即出現於魯軍面前。曹劌看到這次齊軍來勢雖猛,但勢頭沒有上兩次大,認為出擊時機已到,立即向庄公提出反擊齊軍的建議。庄公親自擂起戰鼓,發出攻擊命令,隨後魯軍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長勺之戰,齊魯兩大霸主之戰,最終以魯國的勝利告終;是繼干時之戰後又一戰 - 天天要聞

長勺之戰是齊桓公爭霸鬥爭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魯齊長期鬥爭中魯國的一次罕見的勝利。它對齊桓公調整完善自己的爭霸戰略方針具有一定的影響。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陳後主:擺爛界的祖師爺,憑啥比隋文帝楊堅活得還滋潤? - 天天要聞

陳後主:擺爛界的祖師爺,憑啥比隋文帝楊堅活得還滋潤?

前言今天咱們來聊一個堪稱「史上最強躺平學大師」——南陳後主陳叔寶。要說這位爺,那可真是把「擺爛」這門藝術玩到了極致,憑一己之力,硬生生把一個本就搖搖欲墜的王朝,加速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但最騷的操作是啥?是他亡國之後,居然比雄才大略的隋文帝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 天天要聞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1956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在瀋陽首次開庭,在兩個月的時間裏審判了36名日本侵華戰犯。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在中國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國人擔任審判官,獨立地審判外國侵略者。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愛結拜。那結拜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愛結拜。那結拜靠譜嗎?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很多種。比如親屬關係、結拜兄弟、同學關係、戰友關係、同事關係、鄰里關係等等等等。在這些關係中最親的就是血緣關係。這種關係是與生俱來的,也是最親密的。那麼除了血緣關係,什麼關係最親近呢?在古代,結拜兄弟是僅次於血緣的一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