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條英機死前留下四字遺言,子女遵循六十年,卻被孫女徹底打破

2020年04月15日14:44:20 歷史 1232

引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第6條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第5條規定,戰爭犯罪包括3類:危害和平罪;戰爭罪;違犯人道罪。

二戰,對於很多年齡稍大的長輩而言,絕對是一輩子最刻骨銘心的慘痛記憶。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拉、墨索里尼和東條英機並稱為法西斯三大魔頭,這三個人一手策划了這場史無前例的巨大浩劫,罪行滔天,可謂是罄竹難書。其中,東條英機主導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全盤計劃,製造了無數件泯滅人性的罪行,是無法饒恕的千古罪人。

東條英機死前留下四字遺言,子女遵循六十年,卻被孫女徹底打破 - 天天要聞

01

1945年9月11日,美國憲兵將一座名為東條別墅的寓所重重包圍,站在二樓窗口的日本男人神態從容,憲兵們卻不敢大意,畢竟此人正是二戰時期臭名昭著的東條英機。果然,在憲兵踢開他房門的同時,屋內傳來一聲槍響。東條英機自殺了。

誰也沒想到東條英機會來這一出。慌亂中,美國憲兵連忙叫來了醫生,將東條英機送去急救。畢竟,對於東條英機的審判還沒有最終結果,不能讓他輕易死了。痊癒後的東條英機,被送到了東京巢鴨監獄關押,等待最終的審判。然而沒想到的是,這一等便等了長達3年的時間。

東條英機死前留下四字遺言,子女遵循六十年,卻被孫女徹底打破 - 天天要聞

直到1948年12月12日下午,遠東軍事法庭庭長威廉•韋伯(澳大利亞籍),終於對東條英機作出了歷史性宣判:「東條英機, 65歲,東京人,歷任陸軍大將、陸相、內相、首相、參謀總長,處絞首刑。」

那時,在場的觀眾便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東條英機一聽到自己的宣判結果,臉上的神色就發生了變化——不僅沒有臉色蒼白,反而露出了淡淡的微笑。宣判結束後,東條英機繼續回到巢鴨監獄,又開始等待他的死期。不過這次他並沒有等太久,12月21日,東條英機便收到了即將在22日被絞死的通知。

東條英機死前留下四字遺言,子女遵循六十年,卻被孫女徹底打破 - 天天要聞

02

作為二戰時期的三大魔頭之一,東條英機的臨死遺言自然是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於是,在全世界的關注下,東條英機臨死前提出了兩點要求:第一件事,再見一面教誨師花山信勝;第二件事,上絞刑台前吃一頓日式飯菜。監獄方面同意了他的請求。從被逮捕到入獄,東條英機的表面都表現得十分平靜,然而在這段等待死亡的日子裏,他的體重肉眼可見地下降,可以看出死亡的逼近令他身心頗受折磨。

1948年12月22日午夜23點30分,東條英機在睡夢中被叫醒,隨即士兵帶他來到了絞刑台旁邊的房間。監獄方完成了他提出的第一件事——教誨師花山信勝已在此等候多時,在誦經過程中,東條英機全程臉色慘白,似乎已支撐不住。

誦經結束,監獄方又完成了東條英機提出的第二件事,為他準備了最後一頓日式飯菜。至此,東條英機自知命數已盡,便召集了自己的七個孩子,交代往後關於自己的罪行「不語一切」。

東條英機死前留下四字遺言,子女遵循六十年,卻被孫女徹底打破 - 天天要聞

03

然而子女雖然終生謹記父親的遺言,一生低調。孫輩卻不一樣了,東條英機的孫女,東條由布子在得知祖父遺言後,反而做出了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她不僅為其祖父打抱不平,甚至還高調歌頌東條英機:「我的祖父東條英機是一位戰爭英雄。作為島國的日本,從地形上處於各個敵對勢力的包圍之中,是他帶領日軍努力走向復興。」

在日本婚姻習俗中,女方出嫁後隨丈夫姓氏是約定俗成的規矩,東條由布子卻堅決不改名。她四處活動,甚至還著書立作,誓要為東條英機「洗刷罪行」。事實上,東條英機的罪行早已是世人皆知,不管東條家族的後人們如何狡辯,騙人騙己,依舊改不了這鐵一般的事實。

東條英機死前留下四字遺言,子女遵循六十年,卻被孫女徹底打破 - 天天要聞

結語

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戰爭已經是很遙遠的記憶。然而歷史就像永遠維持着殘破模樣的圓明園,不會被改變,不會被抹殺。因此,不管日本教科書如何美化侵略歷史,東條英機如何死不認罪,南京大屠殺鐵案如山,抗日英雄紀念碑森然佇立。真相不容被歪曲,歷史不能被遺忘。

參考資料:

《東條英機自殺析疑》

《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 天天要聞

琉球有權獨立!中國將領一句話讓全日本集體破防:這是宣戰

「琉球不該屬於日本!」中國將領一句隨口拋出的話,瞬間讓日本上下炸開了鍋。這話聽着平淡,可威力不亞於扔了顆輿論炸彈。日本急了,網友怒了,連官員都坐不住了。琉球這塊小島,背後藏着什麼秘密?將領的驚人發言一名中國退役將領在某次東亞安全會議上,淡淡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 天天要聞

剛宣布要加入我國,並升起五星紅旗,卻在3小時後消失的國家

「錫金國王下令升起五星紅旗,宣布加入中國!」——1975年4月10日,這條消息短暫傳出,震驚周邊國家。然而,僅三小時後,印度軍隊開進錫金首都甘托克,這場「中國夢」瞬間破滅。錫金,這個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小國,為何會在關鍵時刻做出如此決定?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聞

庫頁島的老百姓,日子有點難,對中國人嚴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國人的錢,我們想要,可又怕他們把島『吞』了。」庫頁島一位漁民的話,透着點無奈。曾經的中國東北寶地,如今成了俄羅斯的「後院」,島上資源多得能閃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卻緊巴巴。面對中國伸來的橄欖枝,他們既眼饞又犯怵。嚴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饒的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聞

山河壯歌丨發「中國抗戰第一聲」 擔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廣網北京7月1日消息(總台記者王東宇 齊莉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國主義在瀋陽北大營附近製造了柳條湖事件,悍然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並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瀋陽小西邊門附近,一...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鐵嶺的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從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來曾在東北求學3年,這也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1946年9月,已經成為黨的重要領袖人物的周恩來在同美國記者李勃曼談個人的求學和成長經歷時說:「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