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覆滅後,突厥為何秘密扶持「後隋」政權?

2025年06月03日18:04:04 歷史 1384

公元618年,隋煬帝楊廣在江都宮變中殞命,隋朝轟然崩塌。但鮮為人知的是,在這片廢墟中,竟悄然生長出一個名為「後隋」的政權。它偏居突厥庇護之下,延續了隋朝的血脈與國號,成為歷史長河中一段令人唏噓的「續章」。這段故事,不僅關乎一個王朝的餘暉,更折射出權力博弈的殘酷與人性的複雜。

隋朝的滅亡,常被視作「二世而亡」的典型。但翻開史書,隋朝宗室的命運遠比想像中曲折。李淵攻入長安後,並未將楊氏趕盡殺絕,而是先後擁立楊侑楊浩等傀儡皇帝,借隋室之名鞏固自身合法性。然而,真正的「後隋」卻誕生於千里之外的突厥草原。

隋朝覆滅後,突厥為何秘密扶持「後隋」政權? - 天天要聞

竇建德起義時,意外發現了一個關鍵人物——楊政道。他是隋煬帝之孫、齊王楊暕的遺孤,血脈純正的隋室後裔。竇建德將這對孤兒寡母送至突厥,突厥處羅可汗竟以「報恩」為由,划出一片土地供其建國。原來,處羅可汗之父啟民可汗曾受隋文帝庇護奪回汗位,這份恩情最終化作對楊政道的庇護。突厥人不僅提供軍事保護,更允許「後隋」沿用隋朝制度,儼然一個縮微版的流亡政權。

這一舉動背後,藏着突厥的深謀遠慮。隋末亂局中,突厥早已成為左右中原的重要勢力。他們扶持「後隋」,既是對隋朝舊恩的償還,更是對新興唐朝的牽制。每當李淵要求遣返楊政道時,突厥總以「恐其遭害」為由拒絕,實則藉此向唐朝施壓,攫取更多利益。

隋朝覆滅後,突厥為何秘密扶持「後隋」政權? - 天天要聞

楊政道的存在,成了隋朝舊臣心中一根隱秘的刺。當李世民李靖奇襲定襄、終結突厥威脅時,楊政道與蕭太后被迫歸降長安。這場投降本應成為歷史註腳,卻意外掀起軒然大波——突厥降臣爆料:許多唐朝高官曾暗中與「後隋」通信!

朝堂瞬間沸騰。中書舍人楊文主張徹查,以絕後患。但李世民的反應令人意外:「既往之罪,何須問也!」他不僅未追究,反而以皇家禮儀迎接蕭太后,封楊政道為員外散騎侍郎。這番舉動,恰似楚莊王的「絕纓之宴」——當年楚莊王寬容調戲王妃的臣子,換得戰場上的誓死效忠;而李世民的大度,則讓隋朝舊臣卸下心防,為初建的唐朝凝聚人心。

隋朝覆滅後,突厥為何秘密扶持「後隋」政權? - 天天要聞

更深層的算計藏在李世民的帝王術中。彼時突厥雖敗,但門閥勢力盤根錯節,若貿然清算「通敵」舊案,必將引發朝局震蕩。與其糾纏過往,不如以懷柔之策將隋室遺脈納入體系,既彰顯新朝氣度,又消解復辟隱患。正如他所說:「今天下已安,既往之罪,何須問也!」

回望這段歷史,「後隋」的存在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亂世中權力遊戲的真相。對突厥而言,它是制衡中原的棋子;對舊臣而言,它是情感寄託的符號;對李世民而言,它則是彰顯胸襟的工具。當楊政道最終融入唐朝官僚體系時,「後隋」的幻影也徹底消散,只留下史書中的寥寥數筆。

但正是這曇花一現的政權,讓我們窺見歷史的另一重可能:王朝的更迭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斷裂,而是利益、情感與權謀交織的綿延。那些被刻意遺忘的名字,那些被寬容掩蓋的暗流,共同編織成華夏大地上最真實的政治圖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 天天要聞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感謝黨接納了我。終於有這樣一天,我成為了預備黨員。太光榮,太不容易了。感謝黨,接納了我。」七一前夕,在鮮紅的黨旗下,92歲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完畢,他用微微顫抖的手,珍重地撫摸着胸前閃亮的黨員徽章,他說,「現在,我是黨的一名『老學生』了。」為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於1...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 天天要聞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昨天,「印見榮光——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全國職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上,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等百位全國勞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們不僅承載着歷史記憶,更展現了勞動者的精神風貌。這些肖像的背後,是上海畫家劉雙和他的團隊在短短半個月內攻克難關、完成創作的故事。傳統版畫邂逅AI...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 天天要聞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系列活動啟動禮6月30日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為主題為「同心攜手創輝煌 由治及興譜新篇」的系列慶祝活動揭幕。 作者:閻月巧、梁嘉駿、黃茜恬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 天天要聞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圖片來源:新川創新科技園提供最近,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會搭建全球產業合作平台,促進優質資源在蓉彙集,為產業園區「特色立園、企業滿園」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撐。在眾多園區中,新川創新科技園有些特殊。它是中國內陸省市與新加坡合作的首個大型示範性項目,也是四川國別園區的排頭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