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2025年04月04日17:20:25 歷史 2271

4月4日,清明節上午,在遼寧瀋陽一家陵園工作的蒲女士帶上水桶和鮮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年清明節都是她全年工作較為忙碌的時候,除了陵園日常的管理外,幫逝者家屬「代掃墓」也是其重要的工作之一。今年清明節這一天,她就要代掃十多座墓。

紅星新聞近日採訪發現,由於逝者家屬工作生活在異地等原因,近些年找人代掃墓的並不少,不少陵園管理方都有代掃墓服務,而兼職代掃墓的情況在鄉村或鄉鎮更多。

陵園工作人員:

多年前就有此業務,代掃墓後會拍照存檔

蒲女士在瀋陽一家陵園工作已經快10年的時間,「當年從學校畢業後我就來這裡了,因為家裡有其他人也從事殯葬行業,所以並沒有什麼忌諱,覺得就是一個正常的工作。」她說。

蒲女士告訴記者,陵園的日常管理工作相對簡單,一般是園區保潔、祭祀品清理,或與購置墓地的逝者家屬溝通等,但清明和春節前後是相對忙碌的時候,會有很多逝者家屬聯繫陵園管理方幫忙代掃墓。今年清明節前後,蒲女士就已經幫幾十位逝者家屬清掃墓碑並代掃墓。

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 天天要聞

▲資料圖

根據蒲女士工作的陵園收費標準,清理墓碑及擺放鮮花的費用為80元。近些年開始,工作人員會在打掃後向墓碑三鞠躬,以示祭掃,「這個業務其實從十多年前我來這裡工作之前就有了,包括清理墓碑、擺放鮮花,有些逝者家屬會要求在代掃墓後拍照發給他們,儘管在我們陵園大多數家屬都對工作人員比較信任,但我們仍然會拍照存檔。」

蒲女士認識的一位逝者家屬常年在國外生活,其父母都葬在了這座陵園,「近些年她年紀也大了,很少回來,每年春節和清明節她都會聯繫我幫她祭掃,有一年她還給我發了自己在國外的照片,讓我打印出來擺在她父母墓碑邊上。陵園沒有這項業務,我個人幫她實現了這個願望,也並沒有收費。」蒲女士說。

在蒲女士看來,「很多人是在外地工作生活實在趕不回來,有些人是因為身體不便,但是他們對逝者的感情是在的。」

有在校研究生嘗試兼職代掃墓

有殯葬店「個性化」代掃墓

紅星新聞記者還在多個社交平台上了解到,一些個人也在嘗試做代掃墓業務,並發佈了可以代掃墓的信息。

在北京讀研究生的小霍清明節前發佈了一條可以代掃墓的消息,並主打自己「在校研究生」的「賣點」。「我清明節假期不打算回家,之前看過一篇關於代掃墓的文章,我就想嘗試幫人代掃墓,我開始定的價格是每次300元,可以鞠躬、擦拭墓碑等。」

不過小霍也坦言,自己是第一次嘗試發佈這樣的信息,而消息發佈了一周,除了個別諮詢者,並沒有逝者家屬下單,「多數逝者都是安葬在陵園,感覺大家最後還是會找陵園管理方或者殯葬行業的人清掃祭祀。」

清明節的代掃墓人:有陵園工作者一天代掃十多座墓,有大學生趁假期嘗試兼職代掃 - 天天要聞

▲交易平台上的代掃墓服務

在江蘇南通經營殯葬店的葛先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年清明節前他一共接到了3個請幫忙代掃墓的客戶,葛先生說,相比於陵園的代掃墓業務,殯葬店能夠提供的代掃墓會更「個性化」。

「我們會按照家屬的要求,帶去點心和熟食等祭品,有一些還會播放緬懷音樂、讀紀念祭文等。」葛先生說,自己最近在嘗試用手機里的應用(軟件)來給逝者寫祭文,「以前我們都是會有一些祭文的模版,但是近些年很多逝者家屬希望寫一些更走心的內容。」

葛先生介紹,相比於墓園,殯葬店的代掃墓會更貴一些,基礎價格在300元,如果逝者墓地相對較遠,或者要帶的祭品比較多,價格還會有調整,也都會主動給家屬發去代掃墓的視頻或者照片,「我們目前接到的這類服務單子,多數都是逝者沒有葬在統一的陵園,只能找我們這樣的殯葬店來代掃墓。」

民俗專家:

紀念方式隨時代變化,表達的都是懷念

陝西民俗學家王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隨着時代的變化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特別是空間上的變化,在紀念逝者的文化傳承方式上,也逐漸發生着變化。

「在以前的農業時代,大家一輩子可能都走不出自己的村子多遠,祖先也會統一安葬在後人居住地不遠的地方,方便祭祀。但是現在時代變化,很多人在外地甚至國外工作生活,或者由於個人生活的羈絆而沒辦法在清明節等節日親自趕回來。」王智說,但是傳統文化還在,大家還是希望能夠紀念自己的祖先,因此出現代人掃墓的情況,「其實這也是一種傳統紀念的延續,表達的都是對逝者的懷念。」

紅星新聞記者 付垚

編輯 張尋 責編 官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硝煙玫瑰:女少校單槍匹馬逆轉戰局的生死72小時 - 天天要聞

硝煙玫瑰:女少校單槍匹馬逆轉戰局的生死72小時

1944年湘西的雨像裹着鐵鏽,李潔攥着望遠鏡的手沁滿冷汗。望遠鏡里,潰逃的士兵正像沒頭蒼蠅般撞碎營區鐵絲網,三八大蓋的寒光已經刺破晨霧——日軍追兵比預計的早到了整整兩小時! "副營長!三連連長帶着人要往南跑!"通信兵小順子跌跌撞撞滾進戰壕,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張天蔚病逝,享年71歲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員、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原社長、總編輯、編委會主任、編審張天蔚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6月29日21時19分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逝世,享年71周歲。張天蔚老師長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潛心編審、躬耕出版工作,把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出版事業,為上海交通大學出...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着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