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2025年03月31日19:42:08 歷史 1325

董清峰說,原本在新疆烏魯木齊衛生學校上學,在上了半截後,隨學校到了新疆伊寧市。此前據說,新疆烏魯木齊衛生學校,本身就是1952年從新疆伊寧搬到烏魯木齊的。它和烏魯木齊市衛生學校所不同的是,面向全國招生,培養的學生在全疆範圍內進行分配。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董清峰沒有想到的是,1961年2月,新疆烏魯木齊衛生學校搬遷至新疆伊寧市,董清峰就隨同學們到了新疆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雖然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才一年的時間,但董清峰老人卻記憶猶新。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他說,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新疆伊寧和老家河南一樣,雨水多的很。在那裡生活身邊要具備三大件東西,那就是防雨的靴子、雨傘和手電筒。否則,學習完以後,出門下雨,就沒辦法。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為實現自給自足,當地給伊寧衛校分了1400畝地。開春了,衛生學校的師生假日或星期日都要過去種地。所種的作物有哈密瓜、西瓜、黃蛋子、南瓜,西紅柿、辣子,馬鈴薯、豌豆,平時能吃的都種。因為那個地方莊稼不需要灌溉,都是靠雨水澆。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當時,那個地方種麥子粗放的很,前面撒上種子,後面就把它埋到地底下去,長出來以後就都不管了。吃的時候把麥穗弄到那個地方擱上,打成糧食就行了。

因為伊寧天好,地多、地也好,黑土地,因此莊稼種進去以後不用過多的維護管理,就長成了。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參加生產勞動沒有機械,沒有牛馬,主要農具就是坎土曼。剛到伊寧市的時候,他說學校師生們天天吃列巴、喝甜菜湯,基本上能吃飽,但對於有些人飯量大的還是吃不飽。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當時伊寧盛產甜菜,市場上的東西便宜,西紅柿賣四分錢一公斤,羊肉是八毛錢一公斤。

他說,那時候人的工資也低,他衛校畢業到和田參加工作轉正的時候,跟他一塊去的同學每月工資才46塊錢。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年逾八旬退休醫師董清峰,談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伊寧市衛生學校上學 - 天天要聞

董清峰從1961年2月28日到伊寧,1962年2月28日學習畢業,離開伊寧被分配到和田縣人民醫院工作,在和田縣人民醫院一干就是38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安徽種田區up主,靠天吃飯,逆襲成地主後塌房 - 天天要聞

安徽種田區up主,靠天吃飯,逆襲成地主後塌房

賽珍珠是唯一同時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和普利策獎的女作家,堪稱文學界的「雙料頂流」。更魔幻的是,這位「頂流」是個美國人,卻靠寫中國農民的故事封神。她出生三個月就被傳教士父母帶到中國,一住就是近40年。
從開天闢地到三皇五帝:中國上古帝王大系簡表 - 天天要聞

從開天闢地到三皇五帝:中國上古帝王大系簡表

綜合古籍記載來看,古人認為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最早統治世界的帝王是混沌氏。混沌氏處於天地初分混沌初始時期,是世界最早的統治者。混沌氏後裔成為伏羲王朝的十七世帝王之一。混沌氏之後是初三皇:初天皇、初地皇和初人皇。初三皇的歷史久遠縹緲,已經只存在
河南襄城枯井發現近百「烈士」遺骸? - 天天要聞

河南襄城枯井發現近百「烈士」遺骸?

河南許昌襄城縣挖掘現場被收殮的骸骨。 受訪者供圖 出土的刀鞘、彈殼等遺物。 受訪者供圖「河南一枯井發現近百名烈士遺骸」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南都記者注意到,相關信息最早由微博賬號「英魂回家」發佈,該微博認證為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英魂回家項目所屬。4月1日,湖南省龍越和平公益發展中心秘書長余浩回應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