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王青:一個八品小吏在時代齒輪中的浮沉

2025年03月22日11:23:13 歷史 1187

——白月

王青是誰?
不過元代一個八品小吏罷了。
晉南的平陽府是他的故里,
晉北的大同府是他的生長之地。
扛着刀槍的父親壯年早亡,
幼年的他跟隨母親改嫁,
自此,他姓了繼父的姓,
改名王青。


從小小軍戶的小兵,
一步步成長為大同府的錄事司,
雖只是八品小吏,
倒也是生活無憂。
兒孫滿堂,承歡膝下,
若不是這墓誌寥寥數語,
誰能知道歷史上還曾有個他?

元代王青:一個八品小吏在時代齒輪中的浮沉 - 天天要聞


元代王青:一個八品小吏在時代齒輪中的浮沉 - 天天要聞

王青墓出土文物

圖源:《山西省大同市元代馮道真、王青墓清理簡報》


1957年,在大同北郊白馬城發現了一座元代墓葬。墓室平面呈方形,坐北向南。墓室後部磚砌棺床,停有木棺兩具,棺內分別安置男、女屍骨一具。墓葬中出土各類遺物54件,包括陶傢具、銅鏡、墓誌、藤帽、拐杖、念珠等。
  

墓中出土墓誌一方,內容如下:
  

「大同府錄事司,贊德坊居住……祖父實平陽府汾西縣……父因兵革而至西京,自幼亡其父……後改王成為妻,隨與繼父王成同……庄附籍簽充軍戶,世為農商,同母兄弟四人。壽年六十五歲,於元貞二年(1296年)八月十九日亡化。妻高氏、衛氏,長男仲璧、次男仲信、次男仲誠、幼男金剛奴,孫男典驢、次孫帖疙疸、次孫伴哥、次孫迴光奴、孫女妙哥,大德元年八月末旬吉日男王仲璧志」。
  

墓誌雖有殘缺,但隻言片語中,依然有很多信息,為我們勾勒了元代一位名叫王青的八品小吏的人生軌跡,也揭示了元代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
 

元代王青:一個八品小吏在時代齒輪中的浮沉 - 天天要聞

王青墓誌



晉南祖籍,平陽汾西



墓誌記載,王青「祖父實平陽府汾西縣……」,此為王青祖籍。根據《元史》記載,「晉寧路,金為平陽府,元初為平陽路,大德九年(1305年),以地震改晉寧路。戶一十二萬六百二十,口二十七萬一百二十一。領司一、縣六、府一、州九。」晉寧路(平陽路)治臨汾縣(臨汾市堯都區),轄境相當於今山西石樓、靈石、榆社、和順等縣以南地區。府領六縣:臨汾、襄陵、洪洞、浮山、汾西、岳陽。王青在世時,晉寧路尚名平陽路,墓誌中所稱的「平陽府」,沿用了金代舊稱。王青祖籍,大致在今臨汾市汾西縣一帶。
  

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兵南下出兵攻打北宋,佔領宋朝河東路(今山西),天會六年將宋朝河東路分為河東北、南兩路。河東北路,治所在太原府(今太原市),下轄山西北部1府12州。河東南路,治所在平陽府(今臨汾市),下轄山西南部2府10州。包括汾西縣在內的平陽府全境,都歸入了金的版圖。
 

元代王青:一個八品小吏在時代齒輪中的浮沉 - 天天要聞

元代晉寧路轄境

圖源: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元》



幼年喪父,隨母改嫁



根據墓誌中記載的卒年和年齡推斷,王青出生於1232年。此時,蒙古與金的戰爭正處於關鍵時期。窩闊台繼承成吉思汗與木華黎的遺志,按照成吉思汗制定的「聯宋滅金」戰略計劃,「假道於宋,下兵唐鄧,直搗大梁」。1234年,蒙古滅金。墓誌記錄王青父親因戰爭而至西京(今山西大同),其父參與的戰事,可能就是蒙古與金朝大小戰爭中的其中一場。
  

沙場隔斷了王青父子之間的親密,幼年王青還不曾明白父愛為何物,父親就已早亡,母親改嫁王成為妻。自此,王青便跟隨繼父姓王。在元代相對寬鬆的社會環境之下,婦女再嫁者比比皆是,「江南風俗僥薄,婦人有夫,尤受雇於人,夫亡不嫁者,絕無有也。」王青父親因兵革而至西京,其父親大概是兵將之類。關於軍妻再嫁,《元典章·兵部》中有記載,元廷於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規定,「今後莫若將此等鰥夫寡婦,照對年貌相應,官為配對成戶。」元廷會強制喪夫的軍妻嫁給喪妻的軍人,所生的男子將繼世為軍。
 

元代王青:一個八品小吏在時代齒輪中的浮沉 - 天天要聞

王青墓出土的料珠串



附籍在冊,簽充軍戶



隨母親改嫁後,王青附籍,簽充軍戶。附籍,即登記入戶籍,獲得官方的戶籍許可,相當於現在的上戶。蒙古滅金之後,開始在原金朝統治地區清理戶籍土地。1235年,蒙古大汗窩闊台任命失吉忽禿忽為「中州斷事官」,主持對中原戶籍的全面清理,得戶八十七萬餘,口四百七十五萬餘,史稱「乙未括戶」。王青的附籍,極有可能就是在這次人口大普查中完成的,其戶籍類型為軍戶。
  

軍戶的劃分出自元朝的「諸色戶計」制度,色指種類,計為統計。元朝將全國的人戶以職業、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劃分為數十種戶計,如民、軍、站、匠、鹽、儒、僧、道等。其中軍、站、鹽、匠等戶是國家強制籤充的,儒、僧、道等戶是國家通過考試或其他方式認可的。每種戶都對國家承擔特定的封建義務,如軍戶出軍、站戶當站、僧道念經等,賦役負擔各不相同。
  

軍戶有蒙古軍戶、探馬赤軍戶、漢軍戶和新附軍戶之分。專服軍役的蒙古人戶稱為蒙古軍戶和探馬赤軍戶。從窩闊台在位到忽必烈至元初期,多次簽發漢地產多丁壯的「殷實人戶」充軍,世襲軍役,稱為漢軍戶。漢軍戶按貧富相資,規定富家每戶出兵一名,稱獨軍戶;貧家合兩、三戶出一名,稱正軍戶,其餘為貼軍戶;士卒之家,為富商大賈,則又取一人充軍,稱余丁軍。元朝滅南宋時收集南宋的軍隊,稱為新附軍,有家屬者便稱為新附軍戶。
 


步履維艱,官至八品



元朝軍戶必須出成年男子到軍隊服役,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世代相襲。王青成年後,自然也按照軍戶要求,在軍隊服役。想來王青定是聰慧機敏,表現出色,才能從軍隊小小兵卒,一步步成長為西京的錄事司。《元史·百官志》中記載,「錄事司,秩正八品。凡路府所治,置一司,以掌城中戶民之事。」按照《元史》記載,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西京道大同府為大同路,隸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管轄一領事八州。一領事是錄事司,設在大同。
  

關於元代大同錄事司的考古發現,除了王青之外,1986年7月發現的大同齒輪廠元墓中,也有墨書題記「大元大德二年歲次戊戌五月上朔日建;大元國山西路大同府錄事司毛宅封」。錄事司的設置,「中統二年,詔驗民戶,定為員數。二千戶以上,設錄事、司候、判官各一員;二千戶以下,省判官不置。至元二十年,置達魯花赤一員,省司候,以判官兼捕盜之事,典史一員。若城市民少,則不置司,歸之倚郭縣。」
  

元代王青:一個八品小吏在時代齒輪中的浮沉 - 天天要聞

王青墓出土的灰陶香爐



桑榆晚景,兒孫滿堂



雖然只是八品小官,但王青也算是生活安穩、衣食無憂。他娶妻高氏、衛氏,生有四子,長男仲璧、次男仲信、次男仲誠、幼男金剛奴。又有孫子孫女5人,孫男典驢、次孫帖疙疸、次孫伴哥、次孫迴光奴、孫女妙哥。值得注意的是,王青子孫的名字——金剛奴、典驢、帖疙疸、迴光奴、妙哥等,非常趣味且口語化,反映了當時起名的特色。
  

以「奴」為名,魏晉南北朝時期就開始流行。如王獻之小字官奴,劉裕名寄奴(「人道寄奴曾住」所云)等。金剛奴這種有明顯佛教色彩的名字,則是與佛教信仰相關。父母會給孩子取宗教或神佛的小名,希望菩薩神佛保佑他健康長大。這種起名在遼代猶為多見,如遼聖宗耶律隆緒小名叫「文殊奴」,遼國長公主耶律觀音奴、將領蕭觀音奴等。王青的幼男名為「金剛奴」,應當也是受到這種起名觀念的影響。
  

元代王青:一個八品小吏在時代齒輪中的浮沉 - 天天要聞

王青墓出土的木珠串


在王青墓中,合葬的女性墓主人身邊,隨葬佛念珠、蓮花紋銅缽、銅盤等與佛教信仰密切相關的文物,表明王青的這位夫人極可能是佛教信徒。由此,給幼子取名金剛奴也是情理之中了。以「哥」為名的多是契丹貴族女子,如景宗有女名淑哥,聖宗有女名燕哥、陶哥等。1980年發現於內蒙古巴林右旗烏圖山前(遼黑山)的《黑山崇善碑題名》,碑文中即載有「劉釋迦奴」「孫王家奴」「孫西京奴」「六院司契丹郭家奴」「劉千家奴」「張百家奴」「田長講奴」以及「妻永哥」「妻蕭哥」「妻延哥」「妻巧哥」等類似稱謂。元代顯然也沿襲了這種起名方式。王青孫女名「妙哥」,想來是取「美好少女」之意。
  

「帖疙疸」之名,則更多地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影響。「疙疸」是晉北地區方言中的詞語,如「乃心疙疸」,意為「寶貝疙瘩」。用於人名中,多為男性,家中兄弟數人者,常按排行取「二疙疸」「三疙疸」「四疙疸」等名。直到現在,大同地區也常見此類人名。


而至於「典驢」這樣的名字,《遼代石刻文編·補編》於《耶律宗教墓誌》下云:「按,《皇子表》耶律隆慶有五子:『查葛、遂哥、謝家奴、驢糞、蘇撒。』」《元典章》中記載了元代秀哥與王驢哥的婚書:「若女婿驢哥遊手好閒,打出調入,不紹家業,不伏丈母教令,此文字便同休離」,以及至元三年孟野驢與哇哥的婚書:「已後並不得走出調入,不着家業,不做活計,此文字便當休離。」其中的驢糞、野驢、驢哥等名字,筆者想大致和「狗剩」這樣的名字類似,取「起賤名好養活」之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着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佈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